患者均来自医院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病房。符合以下纳入标准:腹腔术后未排气的患者,意识清晰,理解能力可,接受并配合完成研究过程。
排除标准:自身存在严重影响胃肠动力的疾病如免疫缺陷、重度低蛋白血症、肠寄生虫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严重电解质紊乱、第5胸椎及以下骨折引起内脏运动神经损伤者;近2周内应用大量激素或非类固醇抗炎制剂、影响电解质代谢的药物;术后,16小时已排气者;中途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导致退出研究者。
治疗方法:空白组术后予常规治疗,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疝气、阑尾手术除外),补液及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止痛、止血等对症处理。
针刺组 常规处理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取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采用天协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足三里用1. 5寸毫针刺人约1. 2寸,三阴交、太冲用1寸毫针刺人约0. 8寸。行针手法:拇、食、中三指持针候气,辨针下气之虚实,结合辨证,施行徐疾提插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实不虚则徐人徐出导之,并配合呼吸调气,在患者完成1次呼吸的同时将针插人至相应深度,再呼吸1次时则将针提出浅层。每次行针约2 min/穴,留针30 min后出针。
电针组 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电针治疗。选穴和针刺深度同上。刺人得气后针柄接SH08SDZ一Ⅱ型电针机输出电线,足三里连负极,太冲连正极,三阴交不加电。采用连续疏波,频率2 Hz,电流大小以患者耐受为度,30 min出针。
疗程:治疗每日2次,直至出现排气为止,5天仍未排气者终止治疗。
疗效观察:观察指标①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②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大便是否成形;③开始流质饮食时间;④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肠鸣音评分。测量方法:在左上下腹、右上下腹及脐周区5个部位分别用听诊器听诊1 min。评分标准:5个各听诊区均未闻及肠鸣音,用手指轻扣或搔弹腹部仍无肠鸣音出现,为肠鸣音消失(3分);4个及以上听诊区肠鸣音调低而短,<3次/min,为肠鸣音减弱(2分);2个听诊区发现连贯性较强的中等响度肠鸣音,3一5次/min,为正常(1分);2个听诊区声音响亮、高亢甚至出现金属音,>5一10次/min,为肠鸣音活跃(0分)。⑤腹胀痛评分。0分:无腹胀腹痛;;1分:轻度腹胀,感到气体在腹内转动,切口无胀痛,腹部轻度隆起,腹壁张力略大;;2分:中度腹胀,恶心,切口胀痛影响休息和睡眠,腹部中度隆起,腹壁张力较大;;3分:重度腹胀,呕吐,切口胀痛,烦躁不安,呻吟,不能休息和睡眠,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腹部明显隆起,腹壁张力大。⑥胃肠反应评分.0分:无胃肠反应;1分:恶心,无呕吐;;2分:呕吐1一2次;;3分:呕吐>3次。
疗效标准: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积分评价公式: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一疗后积分)/疗前积分x100%。根据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评价疗效。疗效标准按治愈:术后24 h内或针刺过程中或针刺后<24 h排气,主要症状消失;显效:术后24一48 h恢复排气排便,腹胀痛消失,肠鸣音基本恢复正常,食后无胀满恶心呕吐等不适;好转:术后48一72 h排气,无或少量排便,腹痛腹胀减轻,肠鸣音较前增强,能进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进食后轻度腹胀,呕吐反酸或偶有恶心;无效:术后>72 h未排气,腹胀痛明显,肠鸣音无或极弱,恶心呕吐较重。
从疗效对比来看,针刺组治愈2例,显效16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电针组治愈1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29%,空白组治愈0例,显效11例,好转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86%。
胃肠运动是消化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消化排泄的基础。腹部术后,由于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的影响,胃肠收缩乏力,排空延缓,导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障碍,甚则出现肠粘连、肠梗阻。针刺能有效调整胃肠动力且起效不需经胃肠消化吸收,将其应用于术后可早期介入,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探讨不同针刺疗法对术后胃肠运动的调整作用,笔者观察了手法针刺、电针和常规处理的术后患者胃肠运动恢复情况,本研究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针刺调整胃肠动力的穴位主要分为腹部穴位、背部穴位、四肢远端穴位3类。腹部术后患者常处于仰卧位,且腹部有敷料和腹带等遮挡,远端取穴最为可行。本研究依据远道取穴法选用的“足三针”组穴,由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组成,是靳三针疗法里使用频率最高的组穴之一。足三里与三阴交脾胃经表里相应,配以肝经原穴太冲,借肝气之升发疏泄助脾升胃降,尤适合治疗脏气疏泄运化失司、腑气壅塞不畅的术后胃肠运动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