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已接受2个月靳三针基础治疗而再诊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头针留针1h组22例,头针留针30 min组21例。针刺病例采用靳氏头针四项(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为主穴,两组皆采用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四肢、躯干部穴位。头针留针Ih组穴位体针留针30 min,每间隔5 min运针1次,头针留针1h。头针留针30 min组穴位头体针均留针30 minx采用小儿脑性瘫疾粗大运动评价量表【共80项指标,分5个功能区。①仰卧、俯卧位结合翻身、原始反射残存及直立反射建立。②四点位跪结合爬。③坐结合平衡反射。④站。⑤走、跑、攀登。每一项指标以完成程度给分,完全不会为0分;完成动作<10 %为1分;10 %-90%为2分,100%为3分,神经反射以仍残存或未出现的年龄给分。最后评分有3项,①功能区得分,为该功能区总分x100。②实际得分,为检查功能区得分除以检查功能数。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分别在病例纳人时及治疗2个月后各评定1次。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3例患儿均进人结果分析。①头针干预后2个月脑性瘫痪2,3;4功能区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功能区得分和实际得分):头针留针1h组均明显高于头针留针30 min组(P < 0.05 )。结论延长头针留针时间更有利于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纳入标准:①性别、年龄不限,符合脑瘫诊断标准,已接受2个月靳三针基础治疗而再诊者。②能遵从医嘱坚持连续接受相应治疗措施2个月以上者。③诊断标准:参照1988-09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痛者。③脑白质营养不良症、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脊髓一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以及先天性克汀病、先天积水等现代医学通过病因治疗、手术治疗可获显效的患儿。接受2个月治疗而再诊的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头针留针1h组22例,头针留针30 min组21例。头针留针1h组男巧例,女7例,平均年龄(37土16)个月;头针留针30 min组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38士15)个月。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 0.05 ) 。 设计、实施、评估者:设计、干预实施为全部作者,评估为本院其他专业人员。评估者受过专业培训,单盲法评估。 方法:①取穴:针刺病例采用靳氏头针四项(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为主穴,两组皆采用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四肢、躯千部穴位。阴急阳缓型取阳经穴为主;阳急阴缓型取阴经穴为主;阴阳俱虚型取督脉与背俞穴为主。上肢瘫配手三针,下肢瘫配足三针,听力障碍配耳三针,语言障碍配舌三针、风府透哑门,智力障碍配手、足智针,注意力不集中配定神针,颈、腰软弱无力分别配颈三针、腰三针,大腿内收配股三针,尖足配踝三针,癫痫配痫三针。②针刺方法:均选用32号1寸毫针,头部穴位沿15°斜刺,体针多用直刺。阴急阳缓型的阳经穴用补法,阴经穴用泻法;阳急阴缓型的阳经穴用泻法,阴经穴用补法;阴阳俱虚型的在背俞穴及督脉穴上用补法。头针留针30 min组穴位体针留针30 min,每间隔5 min运针I次,头针留针1h,体针出针后,患儿可在家长或医务人员保护下活动,可主动活动或被动运动。头针留针30 min组穴位头体针均留针30 min。所有病例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家庭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