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6-7-4 16:40 编辑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引起视神经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在眼科领域内为一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病,现被认为是终身性的眼病。在盲人群体中调查,其中2D%为青光眼所致。原发性青光眼,与遗传有关。4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一2%。目前对青光眼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眼科界重要的课题之一,受到广泛重视。因此探索有效,快速,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针灸疗法是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是根据经络学说,辩证取穴,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针灸治疗青光眼具有较好疗效,尤其在降眼压和减轻症状,改善眼部微循环方面突出。 青光眼属中医的五风内障,分脏腑:肝开巧窍于目,肝火生风,肝阳化风,所以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肝关系最大。又因瞳神属肾,肝肾同源,故肝胆风火上攻,肝肾阴阳偏盛,肝脾气机郁滞,痰浊内生,皆可引起气血失和目窍不利,神水寮积而发生本病。该病分急缓,别虚实,须辩证论治。 眼针疗法是全国首批五百位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在总结60余年行医生涯之针灸秘验基础上,以经络原理为基础,经过10余年潜心研究基础理论和前人的学术思想基础上而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已证明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均直接或间接循行于眼内,眼周,该疗法一方面为就近去穴,可激发眼部经气,活血通络,濡养经筋。以固目系;另一方面可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目前应用眼针治疗眼病的报导和研究少见报端,尤其在眼针治疗青光眼降眼压作用方面尚无报道。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尝试应用,以眼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作用的临床观察为切入点,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探。以丰富青光眼治疗手段。 患者均来自眼科门诊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而由于各种因素而不能手术病人,共32例,32眼;(每例只观察1只眼)。年龄39-71岁。男性14例,女性18例,治疗前平均眼压为4. 87kPa (36. 52rnmHg ),眼压最高6.l0kPa(45.76nmHg),最低3.86kPa(28.97mmHg)。患者多有眼球胀痛、视物模糊、头胀、头痛症状。 治疗方法:眼穴取肝、上焦、胆区、肾区,如伴失眠,心悸多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者,配心区、脾区。多配球后穴,针刺剂量以酸、麻、胀、重等得气感觉为标准,留针20分钟。眼压测量:测针刺前、后5分钟即刻眼压和治疗结束后眼压。眼压计为修氏压陷指针眼压计,眼压测量由同一人专门负责。每天门诊治疗,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 疗效标准:显效:眼压≤2.92kPa (21mmHg),视力提高5行以上,或达到1.0,全身自觉症状消失;良效:眼压在2.93一3.17kPa (22一24mmHg),或较治疗前下降1.1kPa(8mmHg)以上,视力提高3-4行以上,全身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眼压≤3.34kPa (25mmHg),但较治疗前下降0.4kPa( 3mmHg)一0.93kPa (7mmHg),视力增进1一2行,自觉症状好转。无效:眼压下降不明显≤0.27kPa(2mmHg)或有增高,视力无变化,自觉症状无好转。 经治疗,显效6例,占18.75%;良效16例,占50%;有效8例,占25 %;无效2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 % 。结果表明眼针能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症状,提高视力;病程短疗效好,疗程长疗效好。 据报道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归纳为:眼压中枢神经性障碍,神经血管性障碍与房水排出机械性障碍等三方面。其中神经一血管调节方面的不稳定为最根本的原因 1)分布在房角隐窝的睫状体神经末梢有压力感受器,当眼压高时,房水的生成减少,眼压下降;当眼压低时,房水的生成增加,眼压升高;(2)巩膜及Schiemm管内壁附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装置,可调节房水流出的阻力;(3)受血管舒缩神经控制的脉络膜血管床的血容量和巩膜静脉压增加,眼压增高。(4)中枢神经系统性调节:眼压中枢位于间脑,大脑皮层与间脑间有眼压反射通路,间脑的活动是通过血管运动神经的调节维持眼压在一定范围之内,当外界刺激传至大脑皮层,发生冲动,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调。其影响传至间脑,使眼压调节中枢与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发生了紊乱,一些激素和体液因子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眼内血容量、血压和眼内组织结构,从而引起眼压异常的状态。 以现代医学对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对照中医的理论,以情志波动作为发病诱因,以及以眼局部脉络郁滞作为病理基础,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情志变化,可促使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使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调节眼压的血管运动神经失调,导致眼压上升。所以眼压升高是由于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导致的。按中医理论,就是肝经阴阳失调,其中多数为阳亢。总体来说,本病通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发病机理主要由于肝经阴阳偏盛,它可由本经自病,也可因其它脏腑与肝的升华关系失调而引起。论病因,则多由七情,致使肝郁气滞脉络痕阻,房水排泄障碍,因而导致眼压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