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0( 38.5士2.6)岁、病程5个月一21年,平均11.8士2.7年、皮损面积>30%者34例、10%-30%者8例、< 10%者8例;疾病发展分期:进行期32例、静止期13例、消退期5例。其中有多种药物治疗史30例,家族有银屑病史31例。患者均表现为:皮损处有多层银白鳞屑,其下为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将薄膜刮除之后,能看到筛状出血点。
治疗方法:给予熏蒸、微创穴位埋线、中药内服联合治疗。
微创埋线:先选穴 l)背俞穴:肝俞、心俞。(2)任督脉穴位:大椎;(3)远端穴:足三里、血海。取适当体位,对进针点进行碘伏消毒,用一次性镊子将PGLA线体慢慢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内、右手持埋线针呈20°角斜刺,针身进入3cm左右,压下弹簧将PGLA线体留在穴位内,按住弹簧同时出针,贴上圆形贴,保持十燥,24h内不能接触水,PGLA高分子线体由甜瓜及玉米提取物组成,在体内7d左右即可自行吸收。一周1次,4w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中药熏蒸法:将大青叶3飞,蒲公英3飞,苦参3飞,百部3飞,忍冬藤3飞,紫花地丁3飞,地肤子3飞,蛇床子3飞,夏枯草3飞,煎煮2次,得2000m1药液,置于中药汽疗仪下方高压锅内加热沸腾产生中药蒸汽,当舱内温度到达理想条件后,患者进入舱体,开始熏蒸,2次//w ,4周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内服中药:处方组成为:菊花20g、蒲公英20g、生地30g、金银花25g、连翘15g、白鲜皮20g、蝉蜕12g、白蒺藜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生石膏20g(先煎)、生甘草10g、每日1剂,以水煎服,分2次口服。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红斑及丘疹大小、鳞屑多少等,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程度超过95%,仅有少数点状损伤残留;显效:皮损消退60%-95%;有效:皮损消退30%-60%;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甚至恶化。
经治疗,50例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头皮、背部及四肢伸侧出现红斑鳞屑。银屑病的病程长、无法完全治愈,且治疗效果易反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影响。
银屑病有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等不同的类别,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发病时.以红色炎性丘疹为主要表现.且面积不断扩大.直至融合形成棕红色斑块,以多层的银白色鳞屑覆盖,刮去鳞屑可见淡红色半透明薄膜,将薄膜刮去后可见点状出血现象、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西医认为环境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或炎症等都是可能诱发银屑病的因素,西医治疗只能起到短期控制的效果,无法根治,且可能出现较多的副作用。中医认为,银屑病的病机在于风热、风寒或血热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治疗则以活血通络、行气化瘀、祛风止痒为主要治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