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灸行天下 于 2016-7-7 16:32 编辑
全部病例来自医院门诊,年龄16-23岁未婚患者73例,24-50岁育龄期患者25例,50岁以上绝经期患者28例,平均年龄30.2岁。病程3个月一1年,平均病程7.8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诊断标准,均经B超、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排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卵巢癌等恶性病变。 辨证治疗:肾阳虚:带下量多,淋漓不断,色淡,质清稀。伴见腰酸,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舌淡苔薄,脉沉迟。治疗:温补肾阳、固摄止带。药物:白芷、附子、十姜、菟丝子、桑螵蛸、小茴香、白术、麝香。 肾阴虚:带下量增多,色白或赤白,质私无臭。伴见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尿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滋补肾阴、清热止带。药物:白芷、熟地、山萸、杜仲、山药、泽泻、芡实、冰片。 脾虚:带下量多,绵延不断,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气,伴见神疲气短,面色恍白或萎黄,纳少便塘。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治疗:健脾益气、除湿止带。药物:白芷、白术、茯苓、山药、金樱子、乳香、蛇床子、冰片。 肝胆湿热:带下量多,色黄白,质黏滞,味臭,伴见头部昏疼,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舌淡苔白,脉弦数。治疗:清肝利胆、化湿止带。方药:白芷、龙胆草、茵陈、黄柏、赤芍、麝香、香附、芡实、椿根皮。 湿热(毒):带下量多,色黄白或赤白相间,质私腻或如泡沫状,或质私如豆腐渣样,或如脓样,有异味伴见小腹作疼,烦热、口干,尿黄、便干,舌红苔私腻或黄,脉洪数。治疗:白芷、黄芩、黄柏、苍术、金银花、蒲公英、白术、芡实、冰片。 以上各型中药均研细末,用醋和蛋清调匀,用两层纱布固定,置于患者干净的脐部,然后用纱布垫敷盖固定,1d换药1次,7d为1个疗程。 腹部理疗:北京科迪信双头红光治疗仪,照射神阙穴及腹部30min,1次/d。 疗程:7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断。①治愈: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均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消失。②好转:阴道分泌物之量、色、味、质及伴随症状减轻。③未愈:带下诸症无变化。 本组126例患者中,治愈102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5.2%;无效6例,无效率4.8%。 带下病属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指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笔者临症采用辨证脐疗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带下病,以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深受患者青睐。 带下指妇人阴中流出之黏液,有润泽阴户、净化阴道的作用,属人体阴液之一,其量不多,不致外溢。若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化为水湿下注冲仟,带脉失约,不能禁止,即发为带下病。或感受湿热毒邪亦可发为带下病,中医治疗带下病一般用口服汤剂加外洗治疗。西医带下一般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出现带下增多,非炎症带下过多则和内分泌失调、盆腔充血以及精神因素等有关。西药一般口服或阴道纳药等对症治疗。有的患者带下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不愿意长时间口服或阴道用药,有的未婚、年老等患者不适合口服或者不适合阴道纳药等不得不放弃治疗,据此,笔者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治疗优点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仪器,采用辨证脐疗配合红外线腹部理疗治疗带下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