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4|回复: 1

产后尿潴留的针灸治疗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发表于 2016-7-12 16: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部患者均为妇产科住院患者,且均为初产妇,均已导尿12天,年龄最小20岁,最大30;顺产16例,会阴侧切术11例,剖腹产9;病程多比较短,为12天。

          治疗方法:1.取穴:神阙()、关元()、中极()、足三里()、委阳()、三阴交()

          2.方法:先用新鲜葱白捣烂填满神阙穴,然后用艾条行雀啄灸30 min,每日2次。关元、中极穴行温和灸,余穴用230号针直刺11 .5寸,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加脉冲电刺激15 min,每日1次。大部分患者治疗1次即可,部分患者治疗2-4次。

       经治疗1次后白行排尿21例,治疗2-4次后自行排尿15例,均获痊愈,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患者,女,23岁,2010118日住妇产科,在会阴侧切术下分娩一足月男婴。因患者精神紧张,加之体质虚弱,产后小便不能白解,小腹胀满不适6 h,因患者拒绝导尿而请我科会诊。症见精神不振,面色无华,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腹部胀痛,小腹胀满,小便欲解而不得解,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患者为初产妇,精神紧张,且平素气血虚弱,复因产后失血耗气,气血两万,中气不足,膀肤气化失司,传送无力,致小便不通而为癃闭。治当温补脾肾,益气启闭。艾条温和灸神阙、关元、中极穴,每日2次,灸后患者觉有热感入腹内,腹内烘热而舒适。针刺委阳、足三里、三阴交穴,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上传,治疗20 min后,排出尿量约600 m 1,但需用力方能解出。继续按上法治疗1次,小便完全自解,不再出现潴留,痊愈出院。

         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癃闭”范畴,是以排尿困难,甚者小便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症,常发生于临床各科疾病中,如产后、泌尿系结石、肿瘤等。针灸治疗主要对非阻塞性尿潴留有效。

     《素问·五脏生成》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矣。”膀胱为贮尿之所,而决渎之权出于三焦。尿潴留为三焦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膀胱气化无权所致。而膀胱的气化,又必须依赖肾阳。由于产妇平素体质虚弱,产后失血耗气,气血两万,中气不足,肾气虚惫,致膀胱气化失司,传送无力而致癃闭。针灸治疗原则为温补肾阳,补益中气,通调水道。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6: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灸神阙穴可以交通心肾,制约膀胱,且加葱白灸有温通上下阳气之功。关元穴,又名丹田,为强壮保健的要穴,具有补肾阳、壮真火的作用。《类经》论关元主“诸虚白损”,严用和曰:“’肾气若壮,丹田(命门)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白治”。而任、督、冲三脉同出胞宫,为“一源三歧”,三者与肾关系甚密,’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故灸任脉之关元穴具有振奋人身阳气及温调任、督、冲三脉的功能。中极为膀胱经之募穴,为任脉与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有补肾培元,通利膀胱气机,促进气化之功。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能活血通络,疏利气机,促进水液运行及膀胱气化,配足三里健脾以升中气,《灵枢·口问》篇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因而针委阳、足三里、三阴交,灸神阙、关元、中极治疗本病而获良效。此外,病程越短治愈率越高,恢复越快。本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非常适合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0 02:58 , Processed in 0.17282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