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早就有把内经五体痹即皮痹、筋痹、肌痹、骨痹、脉痹的临床认识与灵枢九针的刺法做一下总结的想法,由于一直忙于诊务没有成行,最近的一次在我的群里的讨论,我把自己对皮痹及鑱针的认识做了一个简要的论述,得到了很多九针爱好者的认可,我认为鑱针作为九针之首肯定有古人的暗示,但是很多爱好九针的朋友也有疑问,如九针践行者钟伟邦就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把我多年对灵枢九针的临床心得写出来以供九针爱好者参考。
要说皮痹我们一定要对古人是怎样认识皮部及皮痹做一个简要的梳理。《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说:“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癛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溯然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腘破,毛直而败。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不与而生大病也。帝日:善。”关于这一段话的白话注解我在这里既不做著述了,大家可以参考内经的白话文。这一段话的基本意思就是说: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先从皮毛开始的。病邪先从皮毛开始侵犯逐步向经络、脏腑、筋骨发展,如皮部有病变却不予治疗,邪气就会沿经络内传脏腑,以致发生大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其传变的一般顺序依次是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藏。传至五藏,终至难治。所以感受外邪,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这里谈到的“善治者”即指善于治疗疾病的医师,不仅能通过四诊进行准确地辨证,而且对于药物及针法的使用也得心应手.《黄帝内经太素》注道:“善知声色形脉之候,妙识本标……”,“疗皮毛,能愈脏腑之病,亦疗脏腑,能除皮毛之疾……病在皮毛,疗于皮毛,病在五脏,疗于五脏……皆愈……”。由此可以看到治疗皮毛可以治疗脏腑之病,治疗脏腑可以治疗皮毛的疾病,我们临床针灸皮部鑱针毛刺皮部都可以治疗脏腑疾病,中药调理脏腑又可以治疗皮肤疾病。西方的肌筋膜连理论也已经证实了皮肤肌肉都与各系统脏腑又互为因果的联系。但是内经时代早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论述,可见古人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当今的很多医者却对内经嗤之以鼻认为是糟粕。
以上分析病位外邪侵袭首先伤及卫外之阳气,而能开发皮腠,故风寒湿邪最先伤于皮毛,是邪中人体最轻浅的表现.随着“邪风”侵人人体后经过表里传变,由”皮毛”到达“五脏”,说明病情由轻渐重,病位由浅入深,治疗由易到难,预后由吉到凶的转变过程。虽为同一疾病,但“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的治疗情况却大不相同。滑寿《读素问钞》中提到:“治皮毛为止于疾病始萌,治肌肤为救其已生,治筋脉为攻其已病,治六腑为治其已甚,治五脏为续治其已成……”。张介宾《类经》道:”皮毛尚浅,用力少而成功易也,……邪愈深则治愈难,邪及五脏而后治之,必难为力,……”.
“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故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化,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不使内入于阴也。即“止于萌也”。“其次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之次也。即“救其已生”。“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身形,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于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即“攻其已病”。“其次治六府”: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故止可从府而解。即“治其已甚”。“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
上文主要体现了《内经》“治未病”思想中的一部分,即“邪伏防发,既病防变”。“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容易治疗。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入里,逐渐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致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所谓“见微知著,弭患于未萌,是为上工。”由此可以看出”善治者治皮毛”,《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将鑱针列为九针之首,这可能是古人的用意吧!
皮痹证为五体痹证之一。凡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皮肤,皮肤络脉阻闭,气血凝滞,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的肿胀、硬厚、变色,患部感觉迟钝、麻木仁或寒冷者谓之皮痹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