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5|回复: 1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的中医铍针治疗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1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发表于 2016-7-21 16: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年龄28岁一53岁,平均年龄37岁。病史2个月一7年,平均时间1. 5年。慢消失,脊柱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进步:疼痛明显减轻,劳累或弯腰时仍有痛感。无效:疼痛无减轻,活动无改善。
      本组69例病历中,治疗2次症状消失者18例,治疗3次症状消失者36例,治疗4}-5次症状消失者15例。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一1年,平均7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缓解:37例,显著:19例,进步: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65 %。
       棘上、棘间韧带是连接棘突之间的健性组织,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作用,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当脊柱前屈900C时,骼棘肌和多裂肌完全松驰,由棘上和棘间韧带纤维维持脊柱姿势,故其受牵张拉力很大。长期弯腰或伏案工作,不能够或未注意定时改变姿势,棘上、棘间韧带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纤维持续承受牵拉应力,而造成损伤;脊柱外伤后,韧带损伤可致脊柱不稳定,而不稳定的脊柱又加重了韧带损伤。由于以上原因,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引起细微损伤,此种创伤引起的充血、渗出、纤维化和疤痕形成,可刺激或压迫分布在韧带上的脊神经后支的分布,产生疼痛川。通过被针治疗,可直接在病灶处减压、减张}z7,松解剥离,使肌肉、健膜、肌间膜等的挛缩、瘫痕、粘连得到松解,动态平衡得到恢复3],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起到能“开通”的作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的运用解决进针疼痛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使松解剥离较为彻底。术中应注意晕针的发生,若出现晕针,立即停止治疗,一般平卧片刻即可缓解。
       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后视患者体质状况如局部皮肤反应有红肿感染者,暂不可再作治疗,给于抗生素对症治疗。本篇报道69例统计资料表明无1例因被针而使局部感染者,每周1次,另外疼痛处减少活动度,使局部得到休息,疼痛处垫软枕以减少局部张力,促使炎性水肿吸收使其早日康复。一般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恢复多在3周左右,所以以2}4次痊愈为多。
       铍针治疗具有创口小、痛苦小、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是治疗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的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性劳损者32例,急性损伤后遗者37例。病变部位:T6棘上韧带25例,L4,5棘间韧带12例,L5 , S1棘间韧带15例,T12韧带12例,L4-5., L5 . S1棘间韧带合并者5例。腰背部有外伤史和劳损史;疼痛为钝痛或针刺样痛,轻者酸痛、疼痛可向棘旁扩散,重者不能仰卧,弯腰或低头时加重;在棘突可触及一梭形肿块,质地硬或棘突间隙有压痛;胸腰椎CR摄片未见骨质病变。
      治疗方法:铍针规格为长0.6mmX50 m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程序:定位,消毒,进针,松解,出针。①定位:患者取俯卧位,诉有明显疼痛处,医者先用右手拇指指尖按压最痛点,在棘突及棘突上、下两端或棘问处触诊找到体表压痛点后,用指端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或用紫药水做出标记。因棘上韧带位置较浅,痛点亦较表浅,稍按压后即感明显疼痛。②消毒:用碘伏或酒精一碘酒一酒精常规消毒皮肤,以标记为中心螺旋向外,其范围略大于治疗的操作范围2倍。③进针,松解:用无菌注射器抽取0. 5%利多卡因注射液2m1,在标记处注射一皮丘。铍针刀口线与脊椎纵轴平行从注射点刺入,深度达棘突顶部骨面,先在压痛点处数次点刺,然后将针体倾斜45°,在疼痛棘突的上缘或下缘,行纵行剥离,刀下如遇韧性硬结,则纵行切开后出针。对棘间韧带损伤棘突间隙进钗针,针体与进针平面垂直刺入lcm左右,当针下有坚韧感,患者诉有酸胀感时,即为病变部位,数次点刺后,再将针体倾斜和纵轴成30°角,在上下椎骨棘突处纵行疏剥2-3下即可。④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棉花签压住针孔2min,以防针孔出血,贴上创可贴保护针孔以防感染,此时患者腰背疼痛减轻或缓解,嘱患者卧床休息5—l0min,每周1次,2-4次为一疗程。
       评估效果:缓解:疼痛消失,脊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著:疼痛基本消失,脊柱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进步:疼痛明显减轻,劳累或弯腰时仍有痛感。无效:疼痛无减轻,活动无改善。
      本组69例病历中,治疗2次症状消失者18例,治疗3次症状消失者36例,治疗4-5次症状消失者15例。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一1年,平均7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缓解:37例,显著:19例,进步: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65%。
       铍针疗法是九针中一种特殊针刺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该疗法对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疾病有独特疗效。
       棘上、棘间韧带是连接棘突之间的腱性组织,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作用,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当脊柱前屈90℃时,骶棘肌和多裂肌完全松驰,由棘上和棘间韧带纤维维持脊柱姿势,故其受牵张拉力很大。长期弯腰或伏案工作,不能够或未注意定时改变姿势,棘上、棘间韧带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纤维持续承受牵拉应力,而造成损伤;脊柱外伤后,韧带损伤可致脊柱不稳定,而不稳定的脊柱又加重了韧带损伤。由于以上原因,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引起细微损伤,此种创伤引起的充血、渗出、纤维化和疤痕形成,可刺激或压迫分布在韧带上的脊神经后支的分布,产生疼痛。通过铍针治疗,可直接在病灶处减压、减张,松解剥离,使肌肉、腱膜、肌间膜等的挛缩、瘢痕、粘连得到松解,动态平衡得到恢复,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起到能“开通”的作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的运用解决进针疼痛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使松解剥离较为彻底。术中应注意晕针的发生,若出现晕针,立即停止治疗,一般平卧片刻即可缓解。



87

主题

81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6: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后视患者体质状况如局部皮肤反应有红肿感染者,暂不可再作治疗,给于抗生素对症治疗。本篇报道69例统计资料表明无1例因铍针而使局部感染者,每周1次,另外疼痛处减少活动度,使局部得到休息,疼痛处垫软枕以减少局部张力,促使炎性水肿吸收使其早日康复。一般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恢复多在3周左右,所以以2-4次痊愈为多。
      铍针治疗具有创口小、痛苦小、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是治疗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的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1:32 , Processed in 0.1362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