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3|回复: 1

中医的脾虚证

[复制链接]

582

主题

89

回帖

199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92
发表于 2014-9-12 23: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3-12-30 11:10 编辑

脾虚包括三种:1,没有胃口吃东西、不想吃任何食物;2,消化不良,刚刚吃的东西都没有消化就通过粪便排出来;3,吸收营养的功能差。
纳呆,中医症状名,指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故名,也称“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胃纳呆滞”。纳是容纳的意思。中医讲水谷(饮食)由口经食道,进入、容纳于胃,故称胃主受纳(受,接受;纳,容纳)。胃的受纳功能降低,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或食少。
食少纳呆之证,大抵不外虚、实两类。所谓实者,是由邪气有余,干犯胃府而致胃气不降。凡证属实者,皆有实证实脉等一派有余之象。去其有余之邪,则胃气复常,而饮食自能如常。
所谓虚者,由于正气不足。其中有脾胃自身之虚者,也有由其他脏腑之虚损而累及于脾胃者。
食少纳呆,无不关乎脾胃。脾胃之气健旺,升降自如,则能纳能化;脾胃之气虚或气滞,则出现食少纳呆。食少纳呆有虚实之分。其实者,或由气滞、或因湿困、或由食伤、或因热盛,皆可导致脾胃气机不畅而致食少纳呆。其虚者,不外脾胃阳气虚弱与阴血亏少。大抵实证多见于暂病,虚证多见于久病。亦有虚实挟杂者。
纳呆夹杂的症状
纳呆食少:伴腹胀便溏,精神疲乏,舌淡者,为脾胃气虚。
纳呆脘闷:伴头身重困,便溏苔腻者,属湿邪困脾。
纳呆厌食:兼见嗳气酸腐,脘痛胀痛,苔厚腻浊者,为宿食停滞。
纳少厌油:兼恶寒发热者,为感冒所致;兼疲乏身困,胁肋胀痛,或有黄疸者,属肝胆湿热。
饥不欲食:兼见胃中嘈杂、灼热,舌红少苔脉细者,为胃阴不足,虚火内扰,若兼胸胁苦满或腹满,心烦喜呕,脉弦者,为少阳胆热或肝胃不和。
实证之治以祛邪为主。邪气去则脾胃之气复而自能饮食。因于气滞者,多由情态不遂、喜怒不解而肝郁不疏,肝气郁结不能疏泄则脾胃之气也因而呆滞。此证之治当分久暂而辨虚实。大抵初病可见胸胁胀满或疼痛者,为肝郁不疏,当以疏肝解郁为主。若久病肝郁已解而唯脾胃受损者,宜补益脾胃。若肝郁脾虚者。
湿困脾胃,也较多见,或由外湿、或因内湿,皆可困阻脾胃气机而致食少纳呆,其症多见脘腹痞闷,身肢困重,舌苔白腻,治宜芳香辛散之剂等,宣气化湿以苏醒脾胃。
食伤脾胃者,在上者以消食和胃为主;在下者以导滞通腑为主。若食伤脾胃,吐泻太甚,或攻伐太过,或迁延日久,脾胃受伤而难存虚证者,按虚证治。
因于热盛而食少纳呆者,多见门苦苔黄等一派热象,但清其热,热去则胃气复,自能饮食。
虚证之治以补益为主,当分阴阳气血。再辨是因于脾胃自身之虚,还是由他脏之病而累及者。
对脾胃阳气虚者,可用甘温补益法。若由下焦阳虚,火不生土而致者,可用(补骨脂、肉豆蔻)补命火以生脾上。若脾胃气虚而兼食滞者,可用消补兼施。
至于胃阴虚者,前面已经谈过。若由肾阴不足或血虚而致者,可用滋阴补血之品。
脾胃气虚或气滞,食滞不化,肝郁乘脾,痰湿困阻或下焦肾阳不足,火不生土等。后世治食少纳呆者,亦多以甘温补益、辛香行滞、消导之品为主,这对胃阴不足之食少纳呆者,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胃阴不足: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又称胃阴不足。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证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
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食欲不振是指进食的欲望降低。完全的不思进食则称厌食。
食欲不振:布渣叶、独脚金,神曲;神曲——促进金石药物(磁石、朱砂)消化吸收之功。
食积不化:鸡内金、鸡矢藤、枳壳、厚朴、皂荚、槟榔、水红花子;谷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增加胃液的快速消化:鸡内金、厚朴。
九积:食积、痰积、癖积、涎积、水积、酒积、血积、气积、肉积九积。疳积。
治疗疳积:五谷虫、独脚金、鸡矢藤、鸡内金、隔山消、神曲、秦艽、鹅不食草、。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 兼化痰:莱菔子、布渣叶、沙棘。
大麦茶具有降温解毒、健脾减肥、清热解暑、去腥膻、去油腻、助消化的功效,可以消除胸闷腹胀之感,消除老人饭后感到腹胀肚撑之症,增强胃动力。久坐电脑前的白领一族不妨每天喝上几杯大麦茶。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不仅自己的肠胃功能好了,便秘慢慢消失了,整个人也清爽起来,真是“一举多得”。
催乳:隔山消、瓜蒌籽。回乳:麦芽、神曲。
山楂: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沙姜:温中,消食,止痛。前胡:疏风清热,降气化痰,开胃止呕。
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大便秘结:莱菔子、枳实。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全瓜蒌。
开胃消食:山楂、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肉豆蔻、莱菔子、麦芽、稻芽、沙姜、沙棘、前胡、薄荷、皂荚、沙枣、虎杖、余甘子;麦芽——能消化米面类食物。阿魏与山楂——消肉食积滞。
助消化:怀山药、红豆蔻;呕吐少食:玳玳花。
饭中吃这些帮助消化的药粉:厚朴、槟榔、谷芽、甘松、核桃;饭后半小时吃这些帮助消化的药粉:皂荚、神曲、枳壳、瓜蒌仁。饭前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吃这些帮助消化的药粉:沙枣、枳实、草决明、红豆蔻、虎杖、;茯苓、肉豆蔻、瓜蒌仁。
醒脾:温:刘寄奴、甘松、白豆蔻、葛花、胡荽、红豆蔻;
增强吸收营养的功能的中药:胡麻仁,厚朴,生地,肉豆蔻、蒲公英、黄色的桂花,槟榔、炮姜、白豆蔻、茯苓,川芎、沙姜、木瓜、广藿香。
何医师(发表于宁波慈溪)
中医认为,吸收不良综合症属中医“虚劳”、“虚损”、“脾痿”范畴,多因胃肠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导致长期厌食、久泻,终而引起脾气痿弱、肾气受损、精气匮乏,整个机体失充营养的虚损病证,病位在脾、胃、肾,病性以虚为主。我们将其中医辨证分为脾虚血亏、脾虚湿困、脾胃虚寒、脾肾阳虚四型施治,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脾虚血亏型:症见久不欲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脾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西洋参、炙黄芪、炒白术、朱茯神、炒枣仁、桂圆肉、广木香、当归、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首乌、黄精等。
  脾虚湿困型:症见脘腹胀痛、肠鸣腹泻、恶心呕吐、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治宜补脾益气、除湿止泻。方用苍白二陈汤化裁。药用苍术、白术、法半夏、陈皮、茯苓、党参、炙甘草、砂仁、炒苡仁、炒扁豆等。
  脾胃虚寒型:症见长期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溏如油状、脘腹胀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食纳呆滞、畏寒肢冷、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或见水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治宜温中散寒、化湿止泻。方用良附丸合理中汤加味。药用高良姜、香附、炒白术、炙黄芪、干姜、党参、炙甘草、炒苡仁、炒扁豆等。
  脾肾阳虚型:症见久泻不愈、腹痛隐隐、肠鸣腹胀、大便稀溏、形寒肢冷、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方用自拟愈肠煎。药用炒石榴皮、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煨柯子、炙米壳、吴茱萸、大枣、附子、干姜、茯苓、苡仁、赤石脂、禹余粮、杜仲、锁阳、台乌、沉香、肉桂、小茴香等。
杜仲30克、生地20克、白术10克、归身10克、红藤10克、金荞麦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玳玳花10克、香橼10克、鸡矢藤10克、红参10克、炮姜10克、蚕沙10克、姜半夏10克、竹茹10克,改善肠胃功能差(吸收营养的功能低弱)的药方(可以汤服也可以打粉)。
健脾的药方:桑葚25克、女贞子25克、胡麻仁20克(敲碎)、茯苓20克、川芎20克、白术20克、姜半夏或法半夏15克、广陈皮15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皂荚10克、红参10克、炙甘草8克,水煎服,功效:开胃口助消化吸营养退腹胀。肺热或血热者加桑叶35克。
治疗一切腹胀为之症的药方:胡麻仁60克(敲碎)、广木香30克、川芎2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皂荚10克、广陈皮5克、救必应5克、吴茱萸5克,水煎服。肺热者加桑叶25克
吃一点点就饱(腹胀)、不吃也饱,甚至看见食物就饱、等等原因没胃口吃饭或者平时本来喜欢吃的食物也不愿意吃——不想吃任何东西,都可以考虑下面的药物来刺激食欲:枳实14-46克、地榆10-24克、当归11-13克、川贝母37-11克、川芎25-59克(癸未)、使君子8-10克。草决明10-52克。
比如,枳实30克、川芎10克、草决明10克、熟地30克、砂仁20克(后下),水煎服,买一剂。
举一个验方之案例(不吃也饱,男性患者):枳实50克、月季花30克、川牛膝15克、川芎10克、熟地30克、砂仁20克(后下),水煎服,买一剂。
通便药:火麻仁与杏仁、番泻叶与郁李仁、草决明与大黄、芒硝与蜂蜜、芦荟与桃仁、桔梗与当归、胡麻仁与柏子仁。解决大便干燥的单药之剂量:北五加皮30克、当归50克、麦冬55克、山楂10克、厚朴10克、火麻仁20克、白豆蔻55克、小茴香35克、佛手30克、广木香50克、木瓜40克、枳壳15/40/60克、乌药35克、秦艽、楮实子10克、桑椹子10克、阿胶30克、枸杞子30克、熟地10克、制首乌30克、白芍30克。
消食药
清热
泻火药
寒:
鸡内金、五谷虫(罗仙子)、水红花子
微寒:
枳壳、
凉:
独脚金、沙枣、余甘子
平:
麦芽、莱菔子、鸡矢藤、稻芽、谷芽、鸡内金、布渣叶
微温:
山楂、隔山消、
温:
阿魏、神曲、豆蔻、红豆蔻、草豆蔻、肉豆蔻、厚朴、沙姜、沙棘、槟榔
清肺:桑叶、黄苓、芦根、知母、石膏、枇杷叶。
润肺:麦门冬、玉竹、百合、玄参、天花粉。百部、款冬花、黄精、川贝母、明党参、罗汉果、鸡蛋花、
清肠:黄柏、大黄、黄连、鸡蛋花、胖大海。
润肠:火麻仁、瓜蒌仁、肉苁蓉、当归、桃仁、杏仁、罗汉果。
收敛固涩
固表止汗药
凉:浮小麦、
平:糯稻须根、麻黄根、
敛肺涩肠药
寒:五倍子、
平:乌梅、罂粟壳、禹余粮、诃子、
温:五味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
固精缩尿止带药
寒:椿皮、
凉:鸡冠花、
平: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莲子、莲须、芡实、刺猬皮、
微温:山茱萸、海螵蛸、覆盆子、
脾虚证的宜忌食物
宜食食物: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芡实、龙眼、人参果、香菇等。
忌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主要指脾气、脾阳或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症候。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中医脾虚症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虽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若虚则生寒,令人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吞酸,食辄呕吐,霍乱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气结,恶闻人声。
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必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肿属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属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
脾虚呕吐
【症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病机病理】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止呕。
脾虚多涎
【症见】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
【病机病理】《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治法】补益脾气
脾虚泄泻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病理】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
脾虚水肿
【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病机病理】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
【治法】温脾利水消肿。
脾虚出血
【症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病机病理】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脾虚带下
【症见】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
【病机病理】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剂】完带汤,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脾虚经闭
【症见】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
【病机病理】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治法】补脾胃、养气血。

脾虚生风
【症见】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
【病机病理】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
【治法】补脾祛风。
脾虚生热
【症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
【病机病理】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
【治法】以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
脾虚如球
【症见】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
【病机病理】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眼部五轮理论:脾属土曰肉轮,为上下胞睑,脾在此指胞睑。
【治法】以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
胃热,即是胃火。中医分为热郁胃中、火邪上炎和火热下迫等。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胃热症状
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胃热病因
胃热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热犯胃,或气郁化火所致。火热内炽,胃腑脉络气血壅滞,故脘部灼热疼痛,热邪伤津,则口渴喜冷饮,火能消谷,则消谷善饥;若肝火犯胃,则吞酸嘈杂;火邪循经上炎,则口臭,牙龈肿痛,衄血等。阳明热或伤津,则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热临床诊断
胃热与胃阴不足的根本区别在于胃热属实证,胃阴属虚。胃实热,脘部灼痛,呕吐酸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胃虚热,脘部隐痛,干呕,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胃热中医辨证
胃热,中医认为是胃受了邪热,或过量食用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苦、口臭、口干、口腔糜烂、牙龈肿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胃热病人平常喜欢吃冰冷的食品,不喜欢吃热的食品,常常在大量饮食冰冷食品后有舒适感;胃热疼痛时,多伴有胃内糙杂感。部分胃热患者会感到胃胀、没食欲,而某些胃热患者则由于胃部过度活跃、蠕动加快,表现为胃口大开,不断进食。
引起胃热的原因有很多,嗜酒、嗜食辛辣、过量食用肥腻食物等饮食不当问题都可能引起胃热;而气滞、血 胃热临床诊断:淤、 痰、湿、食积等也会郁结化热、化火,导致胃热(胃火);此外,肝胃不和,也会引起胃热(胃火)。
简介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编辑本段记载
痰饮一词,首出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当时称痰饮为饮证,以痰饮停聚与侵袭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故此时的痰饮从广义上可理解为诸饮的总称,狭义的则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尤其是加深了对痰的认
识,认为痰饮既是体内病变的病理性产物,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痰与饮在成因与致病上都有区别。
编辑本段形成痰
既指排出体外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等痰凝之征象。临床上以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
病因病机 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肾司开阖,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为痰。由于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之异。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
辨证论治 对痰证的辨证论治原则有二:一是掌握该病证的脏腑虚实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二是依据痰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法则,热痰宜清,寒痰宜温,燥痰宜润,湿痰宜燥,风痰宜散,郁痰宜开,顽痰宜软。而具体的辨证论治,一般按痰的所在部位进行。①痰阻于肺。常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咳喘日久,以致肺不布津,聚而为痰。可见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寒热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治疗以宣肺化痰为原则。②痰蒙心窍。多因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等,或感受湿浊邪气,阻塞气机,以致气结而痰凝,阻闭心窍。可见神昏癫狂,胸闷不痛,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症状。应以化痰开窍为治疗原则。③痰蕴脾胃。多由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脾胃受伤,脾失健运,生湿成痰所致。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腻,舌胖,脉濡缓等症状,治疗以健脾化痰为原则。④痰郁于肝。多由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痰气互阻所致。可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苔薄白腻,脉弦滑等症状。治疗以解郁化痰为原则。⑤痰动于肾。多因久病及肾,肾阳亏虚,蒸化无权,水湿内停,上泛为痰,或肾阴亏耗,阴虚火旺,虚火灼津为痰。可见喘逆气促,动则尤甚,或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等症状。治疗原则为肾阳虚者应温肾化痰,肾阴虚者应滋肾化痰。⑥痰留骨节经络。因多种原因形成的痰浊流窜于骨节经络,能导致气血郁滞,络脉痹阻。可见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治疗以软坚消结、通络化痰为原则。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停聚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水液。因其停聚与侵袭的部位不同,能引发一类病证。又因饮与痰、水相关,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故饮又常被称为“痰饮”或“水饮”。痰饮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含义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含义指诸饮中的一种类型。目前一般仍将饮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其中溢饮与水肿、支饮与哮喘有
关联。 病因病机 饮的形成,多由脾肾阳气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之伤,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水液在体内不得输化,停聚或流注于某一部位所致。饮停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侵犯胸肺者为支饮。其病机性质总属阳虚阴盛。
辨证论治 对饮证的辨证论治原则有二:一是须掌握饮为阴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不仅阳虚而饮邪不甚者应予温化,而且逐饮、利水、发汗之剂中均应佐以温药。二是应分清标本缓急、表里虚实的不同,在表宜温散发汗,在里宜温化利水,正虚宜补,邪实宜攻,如邪实正虚则攻补兼施,寒热夹杂又须温凉并用。①痰饮。多因脾阳虚弱,水饮停留于胃肠所致。可见
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舌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等症状。治疗以温阳化饮或攻逐水饮为原则。②悬饮。多因水饮流注于胁间,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所致。可见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剧,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治疗以攻逐水饮为原则。③溢饮。因肺脾之气输布失职,水饮流溢于四肢肌肉所致。可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脉弦紧等症状。治疗以温散化饮为原则。④支饮。因水饮侵犯胸肺,肺气上逆所致。可见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等症状。如寒饮伏肺者,治宜温肺化饮;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
编辑本段特征
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由于痰饮可停留于人体各部,特别是痰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因此,临床病证繁杂,随着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病证特点。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痰阻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常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痰火扰心,则失眠心烦,躁狂妄动,语言错乱,或打人毁物;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胆郁痰扰,则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耳鸣;痰浊上犯于头,干扰清空,则眩晕、昏冒、头重;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按痰的性质而言,痰热互结,则为热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痰兼湿象,则为湿痰;痰兼燥象,则为燥痰。若为外痰,则热痰黄稠;寒痰白而清稀;风痰清稀而多泡沫;湿痰白滑而量多;

燥痰量少质粘而难咯出;痰黄而带鲜血者为热伤肺络;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属肺痈;咳吐涎沫,口张气短,是肺痿。
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饮在腹中,则腹胀大如鼓,腹壁青筋显露,形体消瘦,尿少。
中医认识痰、饮证,除上述临床病证特点外,还结合舌苔、脉象进行判断。有痰饮的患者舌苔多滑腻,脉象多滑、弦或沉迟。
关于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因为痰病的种类繁多,所以治疗应有所不同。对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湿化痰;对火热内郁,炼津为痰者,宜清热化痰:肺燥阴虚,虚火灼津为痰者,宜润肺化痰;脾肾阳虚,寒痰内停者,宜温阳化痰。若外邪袭肺,肺失宣降,聚液为痰者,宜宣肺化痰;痰迷心窍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心者,应清心豁痰;痰停于胃,宜健脾燥湿化痰;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者,宜熄风化痰;胆郁痰扰者,宜清化热痰、降逆和胃;痰浊上犯于头,宜健脾去湿、化痰熄风;痰气凝结于咽喉,宜化痰利气解郁;痰阻经络筋骨,宜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饮为阴邪,遇寒而凝,得温而行,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病悬饮者,应攻逐水饮;支饮为寒饮伏肺,应温肺化饮。脾肾阳虚者,则宜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编辑本段治疗
痰饮【证见】 形体消瘦,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漉漉,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润,脉弦滑。
【治法】 温阳化饮。
【方药】
主方苓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12克,生姜lO克。水煎服。
若小便不利者,加猪苓15克、泽泻12克。脘部冷痛、背寒者,加干姜10克、吴茱萸9克、肉桂6克。饮郁化热者,可改用己椒苈黄丸(张仲景《金匮要略》)。
悬饮【证见】 病侧胁间胀满刺痛,转侧及咳唾尤甚,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 宣利逐饮。
【处方】 肉豆蔻(煨)50g 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 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 槟榔50g 使君子仁100g
【方解】本方由7味药组成。本方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所致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等症。方中神曲、麦芽消食导滞、健脾益胃为主药;木香辛苦而温,为三焦气分之药,肉豆蔻暖胃理脾、下气调中,二药温补脾胃、行气消胀并为辅药;佐以槟榔、使君子仁杀虫消积,伍以胡黄连清热消疳,取其反佐之义。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消积杀虫之功。
【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 肥儿丸
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 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
少腹胀泄泻。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用药禁忌】1.该品为驱虫消积药,不可作为补品长期服用,非因虫积所致消化不良不宜用。
2.与该品仅一字之差的肥儿散,是以调中为主的成药,具有健脾、和胃、止泻的作用,两者一攻一补,临证要分辨清楚。
3.忌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封。
方剂《万病回春》卷七
【异名】参术肥儿丸(《幼科证治大全》)。
【组成】人参12克白术(去芦)茯苓各9克黄连(姜炒)12克胡黄连15克使君子(去壳)12克神曲(炒)麦芽(炒)山植肉各12克甘草(炙)6克芦荟12克(碗盛,泥封固,置坑中,煨透用)
【用法】上药为末,黄米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20~30丸,米汤化下。
【功用】益气健脾,消疳化积。
【主治】小儿疳积。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异名】七味肥儿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组成】神曲(炒)黄连(去须)各30克肉豆蔻(面裹煨,去面)使君子(去皮,细锉)麦蘖(炒)150克槟榔2个(不见火)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或猪胆汁为丸,如粟米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熟水送下。
【功用】健脾益胃,消积杀虫。
【主治】小儿疳病,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步行,面黄口臭,二便不调,肌体发热。
《婴童百问》卷八
【药物组成】黄连1两,陈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加三棱、莪术),白芜荑半两,川楝子1两(去核,炒)。
【处方来源】《婴童百问》卷八。
【方剂主治】小儿因缺乳食肉太早,或患脏腑胃虚所致疳,黄瘦,肚急。肌肉消瘦。小儿脾疳,饮食少思,肚大颈细,发稀成穗,项间结核,发热作渴,精神倦怠,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

口鼻头疮,肚见青筋,啮齿下痢,便白五疳。
【方剂功效】化虫,消疳,退疳热。
【制备方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吞下。
《医学启蒙》卷三
【药物组成】陈皮1两(洗),青皮5钱(醋炒),神曲5钱(炒),麦芽5钱(炒),槟榔5钱,木香3钱,黄连5钱(姜外炒),使君肉5钱(煨)。
【处方来源】《医学启蒙》卷三。
【方剂主治】小儿一切脾虚疳积,面黄体瘦,饮食减少,身热肚大,或泻且坠。
【制备方法】上为末,饴为丸,如芡实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汤化下;10岁者2丸,冬月姜汤送下。
《卫生总微》卷十二
【别名】七味肥儿丸、大无肥儿丸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二。
【组成】黄连(去须)1两,神曲(炒)1两,使君子仁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去面)半两,麦糵(炒)半两,木香2钱,槟榔2个(不见火)。
【功效】进饮食,健脾胃,杀虫消积。长肌退黄。
【主治】小儿乳食不节或病久脏腑胃虚虫动所致诸疳,羸瘦面黄,肚腹胀大,发竖坚黄,不能行走,烂龈口臭,好食泥土,神疲发热,二便不调,或颈项结核。诸疳,久患脏腑胃虚虫动,发竖作穗,肌体发热,精神衰弱。发坚,面无精光。面黄口臭。食积五疳,口渴。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用法】每服20-30丸,熟水送下,食空服。
【禁忌】忌生硬冷物。
【各家论述】《张氏医通》:此方近世所传,尚多胡黄连、雷丸、芜荑等味,大苦大寒,大伤元气,而因名误实,故世喜服之,意谓有益于儿也。曷知立方之义,本为疳热腹胀羸瘦,故用祛热伐肝之剂,消去疳积,元气得复,儿自肥矣。若本无疳热服之,与引寇破家何异?尝见富有之家,从幼好服此丸至十岁外,渐至蒸热咳嗽,盖缘真阳亏损,不能振生发之令,而成童劳者不少。奈何习俗成风,多所未悟,因特表而出之。
【附注】七味肥儿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大无肥儿丸(《不居集》上集卷三十)。
【临床医案】小儿疳积:汪石山治一小儿病多,因缺乳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不能行,发竖,发热,无精神,用大无肥儿丸一料而愈。
《医林纂要》卷九
【来源】《医林纂要》卷九。
【组成】黄连2两,肉豆蔻1两,木香1两(勿见火),神曲(炒)1两,麦芽(炒)1两,使君子1两,槟榔5钱,川楝子(去核,炒)1两。
【功效】统治诸疳,杀虫消热。
【主治】疳积,腹大筋急,色黄体瘦,头皮光急,毛发焦稀,腮缩鼻干,口馋唇白,两目昏烂,揉鼻挦眉,脊耸身黄,斗牙咬爪,焦渴自汗,尿白粪酸,腹胀肠鸣,癖结潮热,酷嗜瓜果,或炭或米,或土或布,嗜酸嗜咸。
【制法】上为末,用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每服20-30丸,空心米汤送下。
【各家论述】黄连苦寒,泻旺火,燥脾湿,厚肠胃,杀虫(匿虫),为治疳君药;肉豆蔻辛温,补命火而行之脾胃,以去土中之积郁;木香辛苦温,升下焦无形之气,以达于上,而蒸水谷,和气血,降上焦有形之物以行于下,而司决渎,去壅滞;神曲甘辛温,和中开胃,消滞去胀,破结行痰,能消能伐,而无伤于正气;麦芽甘咸平,能变化有形之坚积,而自含发生之气;使君子味甘而能杀虫,兼可消积;槟榔苦涩甘温,攻坚破积,降泄逆气,而达之下极之下,且其苦能杀虫,其涩能敛阴;川楝子苦寒,泻热杀虫,达于下极而散之。谷以养人,而过食成积,神曲、麦芽以变化之;食积则气郁,木香、槟榔以升降之;气郁则生湿热、黄连、川楝子以燥之泄之;湿热则生虫(匿虫),使君子、黄连、川楝子以杀之;其肠胃薄而太阴未足也,君黄连以健之厚之;要其本,元火不足,而脾胃不能化食也,肉豆蔻以壮命火而温之。此依《局方》原本,他书有去肉蔻、木香、使君子、槟榔,而用陈皮、三棱、莪术、芜荑者,则全失制方之意。盖陈皮虽亦行气,然性平缓,而不如木香之畅;芜荑虽亦杀虫,然质轻薄,而不及槟榔、使君子之快;至若三棱、莪术,则又过于攻破,多用恐非脆弱之肠胃所能胜也。且此方君黄连而佐以肉蔻,所以根柢于命门而养脾胃之正,然后消伐、降火、杀虫之药,可以次第而施;而神曲、麦芽皆从谷化,使君子、槟榔亦有甘味,破邪而实兼养正,有胆识者或且加用参、术。今去肉蔻而用三棱、莪术,岂制方之旨欤?
【处方】 肉豆蔻(煨)50g 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 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 槟榔50g 使君子仁100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该品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
【功能与主治】 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
少腹胀泄泻。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封。
方 名:化虫丸(杀虫之剂)
类 别:中草药
组 成:鹤虱 胡粉 苦楝根 槟榔 芜荑 使君子 枯矾
主 治:治肠胃诸虫为患。
归 经:此手足阳明药
方 义:数药皆杀虫之品也,单用尚可治之,类萃为丸,而虫焉有不死者乎?
煎服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人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
药物作用:所以本品对蛔虫、绦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服用化虫丸以后可能会出现大便泄泻的情况,这是因为其中有通下大便的大黄、玄明粉,以及既能通便又能驱虫的牵牛子的缘故,加用了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寄生虫排出体外。
化虫丸-《医方集解·杀虫之剂》
【组成】鹤蝨、胡粉炒苦楝根东引未出土者槟榔一两芜荑、使君子五钱枯矾二钱五分。
【用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人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
【主治】 治肠胃诸虫为患。
主 治:治肠胃诸虫为患。
肠胃之中无物不容,所以变生诸虫者,缘正气虚衰,或误食生虫之物,或溼热蒸郁而成,亦犹物必先腐而後虫生之义也。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数药皆杀虫之品也,单用尚可治之,类萃为丸,而虫焉有不死者乎。吴鹤皋曰:古方杀虫,如雷丸贯众乾漆蜡尘百部铅灰之类,皆其所常用者也。有加附子乾姜者,壮正气也;加苦参黄连者,虫得苦而伏也;加乌梅诃子者,虫得酸而软也;加藜芦瓜蒂者,欲其带虫吐出也;加芫花黑丑者,欲其带虫泻下也;用雄黄川椒蛇床、樟脑、水银、槟榔者,治疮疥之虫也;用胡桐泪莨菪子韭子蟾酥者,治龋齿之虫也;用川槿皮、海桐皮者,治风癣。
化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胡粉(炒)1.5千克鹤虱(去土)1.5千克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白矾(枯)375克
【用法】上药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服5丸,温浆水人生麻油1~2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功用】杀肠中诸虫。
【主治】小儿虫积。腹痛时作时止,往来上下,或结聚成团,或呕吐清水涎沫,多食而瘦,面色青黄。
【附注】化虫丹(《幼幼新书》卷三十一)。
化虫丸-《医略六书》卷十九
【组成】鹤虱2两,槟榔1两,胡粉6钱,白矾1两,芜荑3两,使君3两,楝根皮2两,人参1两。
【来源】《医略六书》卷十九。
【主治】虫证,体弱脉不虚者。
【论述】湿积生虫,气弱不能运化虫湿,脏府体亏,脉不甚虚者,宜主此方。槟榔破滞杀虫;鹤虱祛湿杀虫;胡粉体重坠,防虫之上窜;白矾性却湿,杜虫之生源;楝根皮泻湿热以杀虫;芜荑仁温中气以杀虫;使君健脾胃以消虫积;人参扶气弱以助药力也;丸以白蜜,诱入虫口。洵为扶元、化滞、杀虫之剂,乃体弱虫湿不化之专方。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量虚实服。
化虫丸-《医方考》卷六。
【来源】《医方考》卷六。
【组成】鹤虱(去土)1两,胡粉(炒)1两,苦楝根(东引不出土者)1两,槟榔1两,芜荑5分,使君子5分,白矾(枯)2钱5分。
【主治】鹤虱(去土)1两,胡粉(炒)1两,苦楝根(东引不出土者)1两,槟榔1两,芜荑5分,使君子5分,白矾(枯)2钱5分。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经》曰:肠胃为市,故无物不包,无物不容,而所以生化诸虫者,犹腐草为萤之意,乃湿热之所生也。是方也,鹤虱、槟榔、苦楝根、胡粉、白矾、芜荑、使君子,皆杀虫之品,古方率单剂行之,近代类聚而为丸尔!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数药皆杀虫之品也,单用尚可治之,类萃为丸,而虫焉有不死者乎!
3.《医林纂要》:萃诸杀虫之品,合为一方,亦过峻矣,然杀虫莫效于此,不惟治蛔。鹤虱可治下部蛲虫,及皮肤间虫;楝皮可治下部寸白诸虫;芜荑可治口齿鼻孔诸虫;胡粉除虫,无不可至;白矾除皮肤疮疥;槟榔、使君子乃专治腹中虫。尝用此为末,吹鼻治鼻疳;和麻油为膏,敷疮癣脑疮,亦多得效。
【附注】 《医方集解》本方用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儿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成方便读》有百部、雷丸、雄黄各五钱。
化虫丸-《活人方》卷六
【别名】化虫丹
【来源】《活人方》卷六。
【组成】大黄3钱,槟榔3钱,黑丑2两(头末),锡灰5钱,雷丸5钱,木香5钱,使君子5钱,芜荑4钱。
【主治】男妇小儿素有蛔结胸中,及寸白诸虫,喜食茶米泥炭等物,面黄肌瘦,痛止如常,久远难愈者。
【制法】葱汤为丸,如芥子大。
【用法】每服或3钱,或2钱,量虚实加减;小儿或1钱,或5分,以大小酌用,择天气晴明早粥时分,不可进食,殊觉饥饿即以砂糖汤吞服。
【禁忌】忌肉3日。
【处方】乌梅肉120g 花椒12g 细辛18g 黄连48g 黄柏18g 干姜30g 附子(制)18g 桂枝18g 人参18g 当归12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药物来源在好多古书有记载。
《伤寒论》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方歌】
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趣味歌】富贵新疆人 手支白脸美
附归辛姜人 蜀枝柏连梅
【药物】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去皮) 人参黄柏各六两
【方解】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乌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用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9克,日三服。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效】温脏驱蛔。
【方义】本方是寒热并用之剂,专治寒热夹杂的蛔厥症。乌梅、川椒杀虫驱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桂、附、姜、辛,温中散寒;人参、当归,补气和血。
【临床体验】乌梅丸对胆道蛔虫症以及部分过敏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治胆道蛔虫症,编者将其改为汤剂,重用乌梅至30克,轻者每日一剂,分二次服,重者可一日两剂。待痛止后,即去人参、当归、附子、桂枝、黄柏,并加苦楝根皮15克,槟榔9克,续服二三剂,以善其后。至于治疗过敏性结肠炎,仍以丸剂为宜,每服6克,一日二次,开水送下。
《太平圣惠方》卷十三乌梅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组成】乌梅肉22克(微炒) 黄连22克(去须,微炒) 当归22克(锉,微炒) 诃黎勒皮22克(煨微黄) 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 干姜7.5克(炮裂,锉)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千金》卷十五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4两,当归3两,桂心2两,黄连4两,吴茱萸4两,干姜4两,蜀椒1两半。
【来源】《千金》卷十五。
【功效】消谷,下气,补虚。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食后服10丸,1日3次。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乌梅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
【组成】乌梅30克(微炒)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川升麻30克柴胡45克(去苗) 甘草20克(生用) 麦门冬30克(去心,焙) 虎头骨60克(涂酥,炙令黄) 天灵盖30克(涂酥,炙令黄)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 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于空腹时以粥饮下20丸。
《丹溪心法》卷三乌梅丸
【组成】乌梅1斤,半夏8两,白矾8两,生姜1斤,神曲4两,麦芽4两,陈皮4两,青皮4两,莪术4两,枳壳4两,丁皮4两,大腹子4两。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功效】消食化痰。
【用法】先将前4味同为细末,新瓦两片夹定,火上焙3日3夜;次入后8味,用酒糊为丸。每服40-50丸,姜汤送下。
《千金》卷十乌梅丸
【药物组成】乌梅肉1合,豆豉1合,升麻1两,地骨皮1两,柴胡1两,鳖甲1两,恒山1两,前胡1两,肉苁蓉半两,玄参半两,百合半两,蜀漆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知母半两,桃仁81枚。
【处方来源】《千金》卷十。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细茶送下,1日2次。
《鸡峰》卷十四乌梅丸
【药物组成】乌梅肉2两,黄连3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酸石榴皮2两。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四。
【方剂主治】痢下纯血,脐腹绞痛,脉急大而散者;脓血痢,食入即注下不安。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乌梅丸
【药物组成】乌梅肉(炒)1两,猪肝1大叶(以醋煮令烂,研如糊),草豆蔻(去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1分,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3分,荜茇3分,肉豆蔻(去壳)3分,诃黎勒皮(炒)3分,桂(去粗皮)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方剂主治】气痢不愈,疲劣,变成冷劳痢。
【制备方法】上11味,捣罗10味为末,用猪肝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陈曲汤亦得。
《医心方》卷十一引《集验方》乌梅丸
【来源】《医心方》卷十一引《集验方》。
【组成】乌梅360枚(去核,熬令可捣),附子4两(炮),黄连12两,干姜4两。
【主治】久新寒冷下利,腹内不安,食辄注下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0丸,饮送下,1日2次。

《医方类聚》引《千金月令》乌梅丸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一引《千金月令》。
【组成】乌梅8分(熬),肉苁蓉6分,恒山6分,甘草6分,杏仁(熬,去皮尖)、桂心、知母、鳖甲(炙)、桃仁49枚(熬,去皮尖)。
【主治】疟疾,久不愈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每服25丸,空腹饮送下,加至35丸。
【禁忌】忌菘菜、人苋、生葱、油腻、热面。

何医师(发表于宁波慈溪)
常见证型有:
①乳食壅滞型疳积。证见精神烦躁,夜寐不安,纳呆,腹胀形瘦,腹痛,磨牙,毛发稀疏,手足心热,大便泄秽,小便混浊,舌苔厚腻,脉滑数。治宜消积导滞,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
②脾虚失荣型疳积。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发稀,厌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腻,脉濡。治宜益气理脾,方用肥儿丸等。
③气血两亏型疳积。证见精神萎靡,睡时露睛,食欲不振,便秘或泄泻完谷不化,面色?白,形瘦羸弱,四肢不温,啼哭无力,口唇干燥,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方用人参养荣汤等。
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
对于疳证的“疳”的两种解释:
其一为“疳”就是“甘”,这是因为本病起先多是由于过食甘而致。这是从某个侧面,对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
其二是“疳”有“干”的含义,这是因为本病会出现消瘦,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等临床表现。
病因
一、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二、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三、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症状
积滞伤脾
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气血两亏
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诊断疳症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赢瘦。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5)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
(6)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7)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以下。
积滞
(1)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溏泄或便秘为特征。
(2)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
(3)有伤乳食史。
(4)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
证候
分类疳症
(1)疳气:形体略见消瘦,而色稍萎黄,食欲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舌苔腻,脉细滑。多见于本病之初期。
(2)疳积: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烦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多见于本病之中期。
(3)干疳: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呈老人貌,皮肤干枯有皱纹,精神萎靡,啼哭无力,无泪。或可见肢体浮肿。或见紫癜、鼻衄、齿衄等。舌淡或光红少津,脉弱。多见于本病之晚期。
积滞
(1)乳食内积:面黄少华,烦躁多啼,夜卧不安,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泄酸臭或便秘,小便短黄或如米泔,伴有低热。舌红,苔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2)脾虚夹积:面色萎黄,形体较瘦,困倦无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腹满喜伏卧,大便稀糊。唇舌淡红,苔白腻,脉细而滑,指纹淡滞。
治疗积滞伤脾
(1)治则: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2)处方: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补脾经,分推腹阴阳,揉中脘,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3)方义:揉板门、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揉天枢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加强以上作用,并能理气调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开胃,消食和中。
气血两亏
(1)治则: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2)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
(3)方义:补脾经、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运内八卦、揉外劳温阳助运,理气和血,并加强前四法的作用;掐揉四横纹主治疳积,配按揉足三里调和气血,消导积滞。
其他
此外: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运内劳宫;烦躁不安,目赤多泪加清肝经;若有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便溏者加补大肠;便秘者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另外可单用捏脊配合针刺四横纹治疗。也有用板门割治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药膳食疗疳积,又称食滞、食积。小儿一旦患有此病,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会合并其它症,导致死亡。所以对小儿疳积的尽快治疗,显得格外重要。
积滞
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吐出奶块及食物,腹胀而硬,大便酸臭,烦躁哭闹,苔白厚腻,脉滑有力。治宜消食导滞。
(1)二丑消积饼 黑、白丑各60克,白面500克。将二丑炒香脆,研成细粉状,与白面调合,加适量白糖,焙制成每块重3克的饼干食用。每服1~块,日3次。
(2)鸡内金粥 鸡内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3克,粳米30克,白糖少许。先将前三味共研成细末,然后与粳米同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温服,早晚各1碗。
(3)鹌鹑大米粥 鹌鹑1只,大米适量,调味料少许。将鹌鹑处理干净,切成小块,与大米同煮作粥,调好味。空腹温热食,日2~3次。
(4)香姜子奶 丁香2粒,姜汁1茶匙,牛奶250毫升,白糖少许。将丁香、姜汁、牛奶同锅煮沸,去丁香,加白糖,温饮。
(5)莱菔子散 莱菔子6克,焙干研末。用温开水调服。
(6)五香散 芡实、扁豆、玉米、黄豆均炒熟各等份,焙鸡内金1/4份。将五味均匀研成极细的粉末状,每服15~克,温开水送服,日3次。可连用1~2个月。
疸证
长期胃纳不振,时时腹泻,面色黄白,毛发枯槁,形体羸瘦,精神不振,目光黯淡,睡间露睛,甚则浮肿,舌淡少苔,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胃,补养气血。
(1)二藤健脾糕 旋花根150 克,鸡血藤60克,粳米250克,白糖250克。将前三味共研细粉,混匀后加白糖,用水适量揉成面团,切块或搓成小团块,蒸熟。分顿随量食。
(2)山楂蜜膏 山楂、蜂蜜各500克。将山楂洗净,去核,切成薄片,加水适量煮糊,再加蜂蜜炼成膏。每服半匙,日3次。
(3)小米山药粥 山药45克(鲜品100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与小米共煮作粥,熟后加白糖适量调匀,空腹温热服食。
(4)木鳖榧子夜明砂散 鸡肝4具,木鳖、榧子各3克,夜明砂6克。将前三味炒至黑褐色,研成继末,分成4份,分别与不沾水之4具鸡肝(雄鸡经阉割的鸡肝)同蒸,熟后食用。每次服鸡肝1具。服后忌喝茶。
(5)内金鳝鱼 黄鳝1条,鸡内金6克,调料适量。将鳝鱼剖腹去内脏,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段,鸡内金洗净;将鳝鱼和鸡内金同放入蒸盆内,加生姜、葱、酱油、食盐、绍酒各适量,入笼蒸至熟透,调入味精。随意服食。
(6)炒扁豆淮山药粥 炒扁豆60克,淮山药60克,大米50克。将扁豆、淮山药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共煮粥。
(7)茯苓粉 茯苓适量,研粉。每服15克,开水冲服。
何医师(发表于宁波慈溪)
食积,九积之一。食滞不消,日久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食积,酸心腹满,大黄、牵牛之类,甚者礞石、巴豆。”《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食积,食物不能消化,成积痞闷也,宜青礞石、鸡内金、枳实、巴豆、香附,方用保和丸,连萝丸、佐脾丸。”《医医偶录》治肚腹胀硬拒按,吞酸嗳腐,不思饮食,用大和中饮。脾虚者,参用六君汤。参见肉积、面积、果菜积等条。
症状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称积滞。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季节,暑湿易于困遏脾气,发病率较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多见。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诸病源

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所记载的“宿食不消候”、“伤饱候”是本病的最早记载。其后《活幼心书》和《婴童百问》又分别提出了“积证”和“积滞”的病名。 《保婴撮要·食积寒热》说:“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明确指出了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2 23: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3-12-30 11:12 编辑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乳食内积,损伤脾胃。病机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食积可分为伤乳和伤食。伤于乳者,多因乳哺不节,食乳过量或乳液变质,冷热不调,皆能停积脾胃,壅而不化,成为乳积。伤于食者,多因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饱食无度,杂食乱投,生冷不节;食物不化;或过食肥甘厚腻、柿子、大枣等不易捎化之物,停聚中焦而发病。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乳食停积中焦,胃失和降,则呕吐酸馒不消化之物;脾失运化,升降失常,气机不利,出现脘腹胀痛,大便不利,臭如败卵;或积滞壅塞,腑气不通,而见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之症。此属乳食内积之实证。
食积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纳失常,复又生积,此乃因积致虚;亦有先天不足,病后失调,脾胃虚弱,·胃不腐熟,脾失运化,而致乳食停滞为积,此乃因虚致积。二者均为脾虚夹积、虚中夹实之候。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泻,臭如败卵或便秘。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二、鉴别诊断
厌食为喂养不当,脾运失健所致。除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外,一般无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之症。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伤乳、伤食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病者为伤乳,呕吐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乳凝块;普通饮食的幼儿发病者为伤食,多有较明显饮食不节史,呕吐物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食物残渣。
2.辨虚实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脘腹胀满喜按,神疲形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治疗原则
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为法,积重而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法;积轻而脾虚甚者,则用补中兼消法,扶正为主,消积为辅,正所谓:

“养正而积自除”。
食积的治疗,除内服药外,推拿及外治疗法亦常运用。
分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卧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腻。
分析:乳食内积,气机郁滞,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胃肠不适,则夜卧不安,烦躁哭闹。中焦积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腐秽壅积,脾失运化,则大便秽臭。中焦郁积化热,则有低热,肚腹热甚。舌红苔腻为乳食内积实证之象。
治法:消乳消食,化积导滞。
方药: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于、麦芽消食化积,陈皮、香附、砂仁理气消滞,茯苓、半夏健脾化湿、消胀除满,连翘清解郁积之热。脘腹胀满疼痛加厚朴、枳实行气消滞宽中;便秘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2.脾虚夹积
证候: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而滑。
分析:脾胃虚弱,中气不运,不能化生精微变为气血,濡养机体,则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唇舌色淡。脾胃虚弱,运纳失职,乳食积滞,气机不畅,故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上则呕吐酸馊乳食,下则大便溏薄酸臭夹不消化物。胃不和则卧不安。苔白腻,脉沉细而滑,皆为脾虚夹积之所致。
治法: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方药:健脾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枳实、陈皮理气消胀,虚实兼顾,消补并施。苔腻、纳呆,加藿香、砂仁化湿醒脾;舌淡、腹胀、便溏,加炮姜、厚朴、苍术温中运脾。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王氏保赤丸每服1/3-1支,1日2-3次。用于乳食内积证。
2.枳实导滞丸每服2-3g,1日2-3次。用于食积重且化热便秘者。
3.小儿香橘丹每服2-3g,1日2-3次。用于脾虚夹积证。
4.小儿健脾丸每服2-3g,1日2—3次。用于脾虚夹积证。
5. 食积颗粒 每服2g, 1日2次。 用于食积停滞所致偏食,厌食。
二、单方验方
1.炙鸡内金30g,研细末。每次1g,每日2-3次,开水冲服。用于乳食内积证。
2.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0.5—1s,每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乳食内积便秘者。
三、药物外治
1.玄明粉3g,胡椒粉0.5g,共研细末。填人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2.炒大黄30g,芒硝20g,研粗末。混和装入布袋,外敷患儿脐腹部。用于食积腹胀腹痛便秘者。
3.酒糟100g,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放腹部热熨,每日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脾虚夹积者。
四、饮食疗法
1.白萝卜500g,切成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食肉过多而致的食积。
2.槟榔l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锅,水煎20分钟,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数次,代茶饮。用于小儿食积兼有气滞者。
五、推拿疗法
推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2分钟,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内积者,加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缝。脾虚夹积者,加补脾土100次,运水入土100次。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应过饥过饱。食品宜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
2.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应偏食、杂食,合理喂养。
3.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二、护理
1.饮食、起居有时,不吃零食,纠正偏食,少吃甜食,更不要乱服滋补品。
2.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揉摩腹部。可用粟米饭焦锅巴,研细粉。每次5—log,每日2次,用糖开水冲调服,有助运消食之功。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纳受,脾主运化,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滞不消而疾成矣。”
《幼幼集成·食积证治》:“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作痞,以致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愈虚衰,因而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导之……若积因脾虚,不能健运药力者,或消补并行,或补多消少,或先补后消,洁古所谓养正而积自除。故前人破滞消坚之药,必假参术赞助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17:37 , Processed in 0.28551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