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词:中风(中医)/并发症 眼针 偏瘫/针灸疗法 失语,获得性/针灸疗法 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症,常常难以治愈,甚或终生残疾,是针灸治疗的传统病种,临床多以体针为主。笔者自1991年10月一1994年10月以眼针疗法治疗9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眼针组90例中,男67例,女23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51. 3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7年;其中脑梗塞55例(包括双侧多发性梗塞16例),脑出血21例,出血并梗塞14例。对照组90例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0. 44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5年;其中脑梗塞62例(包括双侧多发性梗塞12例),脑出血19例,出血并梗塞9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2治疗方法2.1眼针组 取穴双上焦区、双下焦区、双肝区、双肾区。选用28号0. 5寸不锈钢毫针,病人取仰卧位或端坐位。常规消毒后,双下焦区采用内刺法,双上焦区、肝区及肾区均采用外刺法,进针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不行针。留针期间嘱病人带针进行肢体锻炼,以主动运动为主。若不得气,采用双刺法加刺1针。出针时要缓慢且需干棉球按压1分钟左右。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4天。2. 2对照组(体针组) 取穴主穴曲池、合谷、足三里、环跳、阴陵泉;配穴上肢不遂可加肩髃、外关、后溪,下肢不遂加取阳陵泉、绝骨、太溪、昆仑,语言不利加廉泉、承浆,口眼歪斜加地仓透颊车、四白、迎香、翳风。选用28号1~3寸不锈钢毫针,病人侧卧位,取患侧穴位。常规消毒后,地仓透颊车,迎香采用平刺法,四白、承浆向下斜刺,廉泉向舌根部斜刺,余穴采用直刺法。进针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4次,出针时干棉球按压数秒钟。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4天。两组均治疗28天后观察疗效。3治疗效果3. 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语言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自理或正常工作,CT复查脑出血灶完全吸收或部分软化灶、梗塞灶消失或遗留软化灶。显效:语言明显恢复,肌力在Ⅳ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CT复查出血灶吸收60%以上,梗塞灶明显减小。好转:语言有一定恢复,肌力在Ⅲ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CT复查出血灶吸收不足60%,梗塞灶减小不明显。无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生活仍不能自理,或追踪随访1年复发者,CT复查改变不明显或再次出现新出血灶、梗塞灶者。3. 2疗效分析 两组治疗结果,对肢体瘫痪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眼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而对语言障碍及中枢性面瘫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均P>0. 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