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喝艾叶水:在皮肤瘙痒时,把新鲜的艾叶(整根的艾草)煮开当水喝,坚持喝一段时间的艾草水,瘙痒自退;
2、肘窝拍痧
莫名的全身皮肤奇痒,可以试着拍打肘窝排解湿毒,就能止痒。这种拍打肘窝的方法,次日早上,肘窝会出现黄豆大小的痧点或者是一片淤黑。不少人每天试着拍半个小时,到了晚上睡觉时,会发现身体不痒了!
这是因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所谓肺主皮毛,所以皮肤发痒,身上脸上长痘,这实际上,就是肺经不通,肺受到伤害。
而肘窝上有两个重要的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尺指前臂部。泽,浅水低凹处);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位于肘横纹正中,居肘弯凹陷处)。尺泽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曲泽穴降逆、镇惊、泄热、宁心,所以拍打肘窝使淤邪散开,正气自复,肺经心经一通,自然就没有皮痒,长痘之类的毛病了。
3、揉“止痒穴”
人体自带有四大止痒穴:血海穴、三阴交、行间穴和太溪穴。坚持按摩这四个穴位就能够改善皮肤瘙痒的症状。
1)脾经——血海穴:血海穴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
2)脾经——三阴交:三阴交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它就像一个聚会点,肾、肝、脾都必须经过这里才能行走。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3)肝经——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4)肾经——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补水的作用,水多了,自然克风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