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7|回复: 0

艾炷间隔灸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9-15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间隔灸,又称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因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易于被患者接受。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隔姜灸和隔蒜灸。
  隔姜灸:
  隔姜灸,是用姜片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取新鲜生姜一块,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0.5cm厚的薄片(大小取决于施灸部位及所选用艾炷的大小),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平放在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稍停放下,亦可随即更换艾炷,再行灸治,根据病情反复进行,直到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散寒,温中健脾,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
  隔蒜灸:
  隔蒜灸,是用蒜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在古代流传很广,许多中医外科书中都有论述。最早的记载见于《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又《千金方》记载可治瘰疬,《医学入门》谓治痈疽肿毒,《医宗金鉴》载述可治疮毒。
  临床上常用的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3~0.5cm厚的薄片,或捣成蒜泥,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患处(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上置艾炷点燃施艾,每灸2~3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本法多用于治疗未溃疮疖等。
  铺灸或长蛇灸:其法取大蒜500克,去皮捣成泥膏状,使患者俯卧,于其脊柱正中,自大椎穴至腰俞穴铺蒜泥一层,约2.5cm厚,6cm宽,周围用棉皮纸封固,用手将艾绒搓捏紧实后放于蒜泥中间,在头、中、尾三处点火施灸,直到患者自觉口中有蒜味时停灸。灸后,以温开水渗湿棉皮纸周围,移去蒜泥。因蒜泥和火热的刺激,脊部正中多起水泡,局部应注意防护。此灸法有消肿、拔毒、止痛、发散的作用,目前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痈、疽、疮、疖、蛇蝎毒虫所伤,腹中积块及肺痨等。
  隔盐灸:
  隔盐灸,是用食盐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因本法只适于脐部,故又称神阙灸。
  其方法是:患者仰卧,以纯净干燥的食盐适量研细或炒热,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隔姜灸样施灸。加放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临床上一般施灸3~9壮,对于急性病症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
  周氏万应点灸笔:
  周氏万应点灸笔:是由全国著名老中医周楣声主任医师在古代内府雷火针、观音救苦针、阴症败毒针以及阳燧锭等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结合其功效与操作特点,特正式命名为“万应点灸笔”。因在使用时,一次操作大多在1~2分钟内完成,故称此种方法为“快速点灸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0:11 , Processed in 0.24801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