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讨董氏奇穴针刺疗法治疗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针灸科门诊2013年1-7月收治的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即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针刺疗法。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d,共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质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腰臀比改善情况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有3例,治疗组有4例患者未完成第1个疗程的治疗,视为脱落;两组共15例患者在第1个疗程之后中止治疗,计入疗效统计。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腰臀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时腰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断针、血肿等。结论在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董氏奇穴针刺疗法治疗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满意,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其对患者腰围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肥胖症;处方,针灸;穴位,经外奇;治疗结果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除代谢性疾病、创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外,因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亚洲大多为中心型肥胖,特别是中国人,体脂分布倾向于腹部,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其体质指数较低时,防范疾病的警惕性较低,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等肥胖相关性疾病。因此,中心型单纯性肥胖问题己成为国内医学、营养学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士关注并迫切想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目前,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众多,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适宜人群,而传统针灸疗法具有疗效肯定、安全、远期效果稳定等优点,深受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青睐。笔者在临床上发现体质指数较低的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疗程较长,将董氏奇穴作为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补允,治疗效果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董氏奇穴治疗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 1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制定的标准,以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辨证分型参照第2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的单纯性肥胖症的辨证分型标准。1. 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男女不限;(2)年龄18 ~ 60岁;(3)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 60岁或0.05),具有可比性。
2. 2观察指标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体质量、体质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而腰臀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腰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 3治疗相关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断针、血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