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3|回复: 0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复制链接]

261

主题

131

回帖

9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20
发表于 2014-9-15 2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
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於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 的,但中医的现状是令人懮虑的。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 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 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 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有独当一面、敢 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不要让西医课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只能培养出伦不类的「半瓶醋」。要在短短5年内,集中精力学好、学透中医。
山野村夫之见,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反思与沈思!
=================================
以上内容选自『李可』先生大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之「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下面这篇可以印证上面的真实性 ... 不过加上分次服用的概念 ... 伤寒中的剂量看起来就没那麼吓人了 ...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 (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於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 「凡云若於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於15g。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麼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於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 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 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麼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麼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 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於《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 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 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於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於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 於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於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 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 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7:03 , Processed in 1.02487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