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进行临床对照试验,验证上矢状窦放血治疗外伤性难以控制颅内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伤后6小时以内, GCS 3~8分,并具有CT特征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26例,接受经上矢状窦放血疗法,以未采用放血疗法的同类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死亡率,致残率和ICP、VSP及GCS、GOS等指标变化情况,随访3~6个月。结果上矢状窦放血疗法治疗组死亡率、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P和VSP分析,经常规方法治疗后, ICP持续升高难以控制时,经上矢状窦放血可显著降低ICP,同时VSP升高,有助于脑静脉回流,改善脑瘀血。结论 放血疗法能降低外伤性难以控制颅内高压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 脑外伤颅内高压 放血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ICH),是目前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经脑静脉窦抽吸一定量的血液后,颅内压(ICP)可显著下降。为进一步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经上矢状窦放血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临床实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实验病例全部选自门诊收治的PADBS病人,病例入选标准: (1)年龄7~60岁; (2)闭合性颅脑损伤,无其它合并伤; (3)GCS评分3~8分; (4)伤后6小时以内; (5) CT扫描具有如下征象之一,Ⅰ型,第三脑室或基底池消失且颅内无明显占位性病变及中线结构移位<6mm。Ⅱ型:硬膜下薄层血肿,但血肿厚度与中线移位程度不成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共计50例。 2.观察指标: (1)年龄、性别、受伤后距接受治疗时间。(2)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3)主要临床表现如瞳孔变化,呼吸变化,血压脉搏及癫痫等。(4)治疗前后7天及3~6月后GCS和GOS量表评分。(5)记录放血数量及ICP和上矢状窦压(VSP)。(6)辅助检查,头颅CT,放血前后查Hb、RBC、Hct等。 最终疗效评定和统计学分析:根据上述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间死亡率,存活者生存质量和实验组ICP与VSP的水平差异,分别应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3.实验方法: (1) VSP和颅内压(ICP)的测量方法,实验组局麻下前额发际内1cm处颅骨钻孔,穿刺上矢状窦,置入内径1.2mm静脉留置导管4~5cm,尾端接三通接头,一端以压力传感器接Ganer-T10型多参数监护仪,监测VSP变化。另一端为抽吸血液通道备用。ICP测量方法:于右或左额部颅骨钻孔,硬膜外放置光导纤维传感器探头,外接ICP监护仪监测ICP变化。(2)经上矢状窦放血方法:实验组经常规治疗方法,如脱水、大剂量地塞米松、气管切开、脑室引流和开颅清除血肿等,如ICP>5.33kPa,持续半小时以上时经三通备用通道抽吸静脉窦血液,当ICP下降到3.33kPa以内时停止放血。每次放血量在200~500ml以内,同时快速经周围静脉通道补充等量液体以维持血容量的稳定,如果测得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10g和30%时,抽吸血液常规处理后立即经周围静脉通道回输。随后根据ICP的变化,继续常规方法治疗,必要时可再次放血降ICP。(3)对照组:除不进行放血疗法和VSP监测外,其它治疗均同实验组。 结 果 1.可比性检测:实验组男20例,女6例,男女比3.3:1,平均年龄38.3±16.5岁,伤后距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为3.5小时,入院时GCS评分3~5分14例, 6~8分12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单侧散大13例,呼吸异常或不规则7例,癫痫3例,CT扫描为PADBSⅠ型3例,Ⅱ型23例。对照组男19例,女5例,男女比3.8:1,平均年龄36.1±12.3岁,伤后距接受治疗平均时间为3.2小时,入院时GCS评分3~5分10例, 6~8分14例,瞳孔散大双侧5例,单侧9例,呼吸异常4例,癫痫3例, PADBSⅠ型3例, Ⅱ型21例。 两组间性别、年龄、伤后治疗时间,瞳孔变化、GCS评分及PADBS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例和13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 2.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前后ICP和VSP的变化差异,每例放血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2.3次,每次放血量最少200ml,最多500ml,平均约340ml。实验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34% (9/26)和62% (15/24), (P<0.05),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