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8|回复: 0

临床用阳陵泉穴心得

[复制链接]

925

主题

95

回帖

310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106
发表于 2014-9-17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陵泉穴临床应用刍议
阳陵泉,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 历代针炙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阳陵泉又治筋病,如《录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二十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阳陵泉又治疗足少阳经体表循行通络上的病变。
由于平素谨遵医经巨典,继承先师吴效仁超群医技,为我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中我始终按照祖国医学辨证施针的治疗原则,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得心应手,在不同程度上都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并对较为棘手的顽症痼疾,在某些方面,自己也有独到的见解。现将我二十多年临床实践中对该穴的心得分述如下:
一、 阳陵泉穴的取法
本穴取法,历代文献其说不一。《灵枢·本输篇》:“伸而得之。”是让患者将下肢伸直,然后取穴;《针炙大成》:“蹲而取之。”是嘱病人取下蹲姿势再定穴;《中国针炙学》:“坐,屈膝重足……取之。”本人从多年临床实践观察体会,以上方法对于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均不适宜。基原因是易发生晕针及弯针。我则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二、 主治范围
(一) 胆腑病证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 ,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二) 筋的病证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外。《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三) 经脉通络上的病证
依其足少阳经的循行、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循经取穴,本穴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络上的下肢、髀枢、胁肋、颈项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眼、耳、头部病变。
三、 临床应用
(一) 胁肋痛
《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肝与胆相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过季胁,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循经取穴,取泻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杂病穴法歌》载有:”胁痛只须阳陵泉“。我在临床上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在下列三型的胁肋痛中主要运用阳陵泉穴治疗,尚可辅用其它腧穴。
1. 瘀血胁痛
瘀血胁痛者取泻阳陵泉外,可辅以血会膈俞,配三阴交以活血。跌仆损伤者,尚可取阿是穴。诸穴相伍有通经活络,行血祛瘀之功。
2. 肝郁胁痛
肝郁胁痛者取泻阳陵泉通调气机外,尚辅肝之原穴太冲感肝之募穴期门,以疏肝理气。诸穴相任共奏疏肝解郁、通络止痛之功。
3. 湿热胁痛
湿热胁痛者多与今之胆囊炎有关。阳陵泉、支沟泻之能和解少阳而清热化湿。期门、日月是肝胆之气募集之处,泻之能疏利肝胆的气血。诸穴相任共达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之效。
例一:
王某某,女,55岁,教师,1995年6月20日来诊。主诉:左胁疼痛五天。痛如针刺样,咳嗽加剧。查体: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遂针左侧阳陵泉,以快速捻转进针,深1.5寸,得气后,施以泻法和调气法,病人胁痛即减轻,咳嗽时已无疼痛,留针三十分钟,起针,疼痛完全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按:本症属气滞血瘀型,不通则痛。故用阳陵泉(左)调气法。(右)泻法。以通调气机,针后病人其痛若失。
(二) 肩痛
肩痛一证,病因多与感受风寒之邪有关,亦有因经脉受损,气血不和,不通则痛之故,我认为根据上病下取的法则,选筋会——阳陵泉一穴治之,疗效尚感满意,尤其对新病患者或扭伤或挫伤所致者,疗效尤著。
例二:
李某,男,54岁,民警,1987年12月30日初诊。主诉:两肩疼痛二月余。二月前无特殊原因忽感两肩疼痛、沉重、酸麻。且遇寒加重。抬举受限,以右侧为重。曾服中药多日不果。查体:局部外观无明显改善,外展60°,上举100°,试摸对侧耳朵,仅达百会处。舌淡苔白,脉沉弦。随取双侧阳陵泉,以快速捻转刺入,得气后,施以泻法,留针三十分钟,每日隔五分钟行针一次,在行针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运动法),范围由小到大,针1次后疼痛缓解,活动范围增大,外展80°,上举120°,摸对侧耳朵过百会穴10厘米处。又针1次,右肩疼痛消失,高举150°,已能摸到对侧耳朵。再针1次,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患者要求再针2次后肩关节活动自如,追访未再复发。
按:患者肩痛,多因营卫虚弱,复因局部感受风寒,遂致气血阴滞而致筋脉失养,不荣则痛。现医多在肩关节局部进行治疗,效果均多不佳。根据“筋会阳陵”多用阳陵泉以疏通调理气血,治之每每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痿证
取刺筋之会穴阳陵穴,有健壮和舒利下肢筋脉的作用。
1. 肺热灼阴型
在取泻尺泽、内庭,补复溜,清肺润燥,养阴荣筋的处方中,配补阳陵泉,佐以强壮筋脉。
2. 气血双亏型
在针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的处方中,配补阳陵泉,佐以强壮筋脉。
3. 湿热浸淫型
在取泻阴陵泉、内庭,清利湿热的处方中,配泻阳陵泉,舒利筋脉。
4. 肝肾亏虚型
在取补曲泉、复溜或太溪,补益肝肾的处方中,配补阳陵泉,强壮筋脉。
5. 肝热筋痿型
《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此型瘘证,可泻阳陵泉、合谷、太冲,清利肝胆,舒筋活络。
6. 脾热(胃热)肉痿型
《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此型痿证,可在针泻内庭、合谷清热益胃的处方中,加补阳陵泉、阿是穴,佐以壮筋补虚;如标亦属实者,阳陵泉和阿是穴改用泻法,舒筋祛邪。
例三:孙某,女,33岁,农民。1990年3月7日就诊。主诉:左下肢麻木无力一月余。一月来发现左下肢麻木,继之则软弱无力,迈步时足尖下垂,且有拖动之势。查体:左下肢肌张力低下,膝反身减弱,胎举不能自立。舌淡苔薄白,脉细弱。遂针阳陵泉(左),阴(左),用补法。留针三十分钟,行针时患者有酸麻胀重感,且有向脚趾尖放射现象。嘱其抬腿时即可抬高15厘米,又针治3次,病即痊愈。
按: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选用足阳明经穴阴市用补法,以调补阳明气血。加用补阳陵泉,以舒筋活络,通条气血,则筋脉得养,痿证自消。
(四) 痉证
对症治疗,取泻本穴多用于治疗下肢筋脉拘急,以收舒筋解痉之效。整体治疗,取泻阳陵泉,合谷,太冲,共奏疏风祛邪,息风解痉之效。对于因失治、误治、或汗下太过,机体极度虚弱,经筋失其濡养,导致气血虚弱之破伤风,和素体气血亏虚,或因亡血,或产后血亏,不能荣养经筋,或汗下太过,导致阳气阴血两损之痉病,均不可施本穴。
例四:
潭咏玲,女,46岁,1995年4月12日诊。病案号:12428。主诉:斜颈二年余。患者述两年多来,颈向右侧偏斜,伴有头晕,坐立不能持久。二年多来多方求医无效。诊见患者性情抑郁,语低气怯,头部向右偏转90°,右侧胸锁乳突肌僵硬,舌红苔白脉弦细。遂针阳陵泉,太冲,均用泻法。行针期间,患者头向正中偏转45°,又加用颈夹背穴,左侧用补法,右侧用泻法。针一次后,头部基本位于正中,持续四小时,随继针10次,头部位于正中,余症状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按:此患者斜颈属痉证范围,患者平素抑郁,肝郁化火,灼伤真阴,乃至肝木失于濡养,肝风内动,血不养筋。故用阳陵泉、太冲用泻法以疏风祛邪。又因患者久病,故在患部用补虚泻实法,使经脉通利,筋得濡养,故痉证自除。
四、 针法的补泻
1. 针刺方向与针感走向
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少阳经下行至足部,略向上斜刺,在不断地捻转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沿足少阳经循膝股,髀枢走至腹,胁肋,肩等处;少数病例走至颈项。其斜刺方向视病位而定。
2. 下肢瘫痪,属于驰缓性者,本穴针感由不明显逐渐转为明显,便针感逐渐走达远处,则示病情好转。外伤性截瘫,本来针感应该是不明显的,如果患肢自感针感明显,或仍存在有传导感觉者,则属幻肢感。临床应注意观察,以免同正常针感混淆。
(二) 补泻
筋病之实,多取本穴治之;筋病之虚,多配补肝、肾经有腧穴施治。胆病多阳亢火旺,胆腑病多实证,肝胆同病亦多实证,故临床本穴多用泻法,少用补灸。
除此之外,我在临床上还根据辩证施治的不同,采用烧山火,透天凉,从附引阳,从阳引阴之复式补泻手法,充分发挥针灸双向调节作用,对于上虚下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病症,均有良好的针灸效果,甚至超过药物,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阳陵泉,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 历代针炙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阳陵泉又治筋病,如《录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二十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阳陵泉又治疗足少阳经体表循行通络上的病变。
由于平素谨遵医经巨典,继承先师吴效仁超群医技,为我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中我始终按照祖国医学辨证施针的治疗原则,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得心应手,在不同程度上都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并对较为棘手的顽症痼疾,在某些方面,自己也有独到的见解。现将我二十多年临床实践中对该穴的心得分述如下:
一、 阳陵泉穴的取法
本穴取法,历代文献其说不一。《灵枢·本输篇》:“伸而得之。”是让患者将下肢伸直,然后取穴;《针炙大成》:“蹲而取之。”是嘱病人取下蹲姿势再定穴;《中国针炙学》:“坐,屈膝重足……取之。”本人从多年临床实践观察体会,以上方法对于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均不适宜。基原因是易发生晕针及弯针。我则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二、 主治范围
(一) 胆腑病证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 ,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二) 筋的病证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外。《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三) 经脉通络上的病证
依其足少阳经的循行、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循经取穴,本穴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络上的下肢、髀枢、胁肋、颈项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眼、耳、头部病变。
三、 临床应用
(一) 胁肋痛
《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肝与胆相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过季胁,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循经取穴,取泻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杂病穴法歌》载有:”胁痛只须阳陵泉“。我在临床上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在下列三型的胁肋痛中主要运用阳陵泉穴治疗,尚可辅用其它腧穴。
1. 瘀血胁痛
瘀血胁痛者取泻阳陵泉外,可辅以血会膈俞,配三阴交以活血。跌仆损伤者,尚可取阿是穴。诸穴相伍有通经活络,行血祛瘀之功。
2. 肝郁胁痛
肝郁胁痛者取泻阳陵泉通调气机外,尚辅肝之原穴太冲感肝之募穴期门,以疏肝理气。诸穴相任共奏疏肝解郁、通络止痛之功。
3. 湿热胁痛
湿热胁痛者多与今之胆囊炎有关。阳陵泉、支沟泻之能和解少阳而清热化湿。期门、日月是肝胆之气募集之处,泻之能疏利肝胆的气血。诸穴相任共达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之效。
例一:
王某某,女,55岁,教师,1995年6月20日来诊。主诉:左胁疼痛五天。痛如针刺样,咳嗽加剧。查体: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遂针左侧阳陵泉,以快速捻转进针,深1.5寸,得气后,施以泻法和调气法,病人胁痛即减轻,咳嗽时已无疼痛,留针三十分钟,起针,疼痛完全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按:本症属气滞血瘀型,不通则痛。故用阳陵泉(左)调气法。(右)泻法。以通调气机,针后病人其痛若失。
(二) 肩痛
肩痛一证,病因多与感受风寒之邪有关,亦有因经脉受损,气血不和,不通则痛之故,我认为根据上病下取的法则,选筋会——阳陵泉一穴治之,疗效尚感满意,尤其对新病患者或扭伤或挫伤所致者,疗效尤著。
例二:
李某,男,54岁,民警,1987年12月30日初诊。主诉:两肩疼痛二月余。二月前无特殊原因忽感两肩疼痛、沉重、酸麻。且遇寒加重。抬举受限,以右侧为重。曾服中药多日不果。查体:局部外观无明显改善,外展60°,上举100°,试摸对侧耳朵,仅达百会处。舌淡苔白,脉沉弦。随取双侧阳陵泉,以快速捻转刺入,得气后,施以泻法,留针三十分钟,每日隔五分钟行针一次,在行针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运动法),范围由小到大,针1次后疼痛缓解,活动范围增大,外展80°,上举120°,摸对侧耳朵过百会穴10厘米处。又针1次,右肩疼痛消失,高举150°,已能摸到对侧耳朵。再针1次,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患者要求再针2次后肩关节活动自如,追访未再复发。
按:患者肩痛,多因营卫虚弱,复因局部感受风寒,遂致气血阴滞而致筋脉失养,不荣则痛。现医多在肩关节局部进行治疗,效果均多不佳。根据“筋会阳陵”多用阳陵泉以疏通调理气血,治之每每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痿证
取刺筋之会穴阳陵穴,有健壮和舒利下肢筋脉的作用。
1. 肺热灼阴型
在取泻尺泽、内庭,补复溜,清肺润燥,养阴荣筋的处方中,配补阳陵泉,佐以强壮筋脉。
2. 气血双亏型
在针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的处方中,配补阳陵泉,佐以强壮筋脉。
3. 湿热浸淫型
在取泻阴陵泉、内庭,清利湿热的处方中,配泻阳陵泉,舒利筋脉。
4. 肝肾亏虚型
在取补曲泉、复溜或太溪,补益肝肾的处方中,配补阳陵泉,强壮筋脉。
5. 肝热筋痿型
《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此型瘘证,可泻阳陵泉、合谷、太冲,清利肝胆,舒筋活络。
6. 脾热(胃热)肉痿型
《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此型痿证,可在针泻内庭、合谷清热益胃的处方中,加补阳陵泉、阿是穴,佐以壮筋补虚;如标亦属实者,阳陵泉和阿是穴改用泻法,舒筋祛邪。
例三:孙某,女,33岁,农民。1990年3月7日就诊。主诉:左下肢麻木无力一月余。一月来发现左下肢麻木,继之则软弱无力,迈步时足尖下垂,且有拖动之势。查体:左下肢肌张力低下,膝反身减弱,胎举不能自立。舌淡苔薄白,脉细弱。遂针阳陵泉(左),阴(左),用补法。留针三十分钟,行针时患者有酸麻胀重感,且有向脚趾尖放射现象。嘱其抬腿时即可抬高15厘米,又针治3次,病即痊愈。
按: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选用足阳明经穴阴市用补法,以调补阳明气血。加用补阳陵泉,以舒筋活络,通条气血,则筋脉得养,痿证自消。
(四) 痉证
对症治疗,取泻本穴多用于治疗下肢筋脉拘急,以收舒筋解痉之效。整体治疗,取泻阳陵泉,合谷,太冲,共奏疏风祛邪,息风解痉之效。对于因失治、误治、或汗下太过,机体极度虚弱,经筋失其濡养,导致气血虚弱之破伤风,和素体气血亏虚,或因亡血,或产后血亏,不能荣养经筋,或汗下太过,导致阳气阴血两损之痉病,均不可施本穴。
例四:
潭咏玲,女,46岁,1995年4月12日诊。病案号:12428。主诉:斜颈二年余。患者述两年多来,颈向右侧偏斜,伴有头晕,坐立不能持久。二年多来多方求医无效。诊见患者性情抑郁,语低气怯,头部向右偏转90°,右侧胸锁乳突肌僵硬,舌红苔白脉弦细。遂针阳陵泉,太冲,均用泻法。行针期间,患者头向正中偏转45°,又加用颈夹背穴,左侧用补法,右侧用泻法。针一次后,头部基本位于正中,持续四小时,随继针10次,头部位于正中,余症状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按:此患者斜颈属痉证范围,患者平素抑郁,肝郁化火,灼伤真阴,乃至肝木失于濡养,肝风内动,血不养筋。故用阳陵泉、太冲用泻法以疏风祛邪。又因患者久病,故在患部用补虚泻实法,使经脉通利,筋得濡养,故痉证自除。
四、 针法的补泻
1. 针刺方向与针感走向
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少阳经下行至足部,略向上斜刺,在不断地捻转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沿足少阳经循膝股,髀枢走至腹,胁肋,肩等处;少数病例走至颈项。其斜刺方向视病位而定。
2. 下肢瘫痪,属于驰缓性者,本穴针感由不明显逐渐转为明显,便针感逐渐走达远处,则示病情好转。外伤性截瘫,本来针感应该是不明显的,如果患肢自感针感明显,或仍存在有传导感觉者,则属幻肢感。临床应注意观察,以免同正常针感混淆。
(二) 补泻
筋病之实,多取本穴治之;筋病之虚,多配补肝、肾经有腧穴施治。胆病多阳亢火旺,胆腑病多实证,肝胆同病亦多实证,故临床本穴多用泻法,少用补灸。
除此之外,我在临床上还根据辩证施治的不同,采用烧山火,透天凉,从附引阳,从阳引阴之复式补泻手法,充分发挥针灸双向调节作用,对于上虚下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病症,均有良好的针灸效果,甚至超过药物,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7:37 , Processed in 0.32896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