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3 10:25 编辑
〔摘 要〕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方法:将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2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4例,分别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和针灸电针疗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浮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2.5% ,总有效率为95.3% ;针灸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8.1% ,总有效率为78.1% 。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浮针疗法治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电针疗法组。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浮针疗法;电针疗法;疗效观察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是肘部最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 4‰ ,以 40 ~ 50岁的人群发生率最高,无明显性别上的差异。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由Runge于1873年首次描述,主要以局部疼痛、前臂旋转不利和伸腕抗阻阳性为主要特征,患者肘关节外侧疼痛,尤其在前臂旋前背伸、提、拉、推、握拳时疼痛更明显,疼痛沿伸腕肌向下放射,病情严重者可见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8 年月以浮针疗法疗法治疗本病,经随机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 128例均来自本科室门诊病人,按简单随机化随机分为浮针疗法治疗组64例和电针治疗对照组 64例。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 之肱骨外上髁炎诊断标准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之肱骨外上髁炎诊断标准拟定。 ①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②肘关节外侧疼痛,尤其在前臂旋前背伸、提、拉、推、握拳时疼痛更明显,疼痛沿伸腕肌向下放射,严重时不能持物;③肌肉触痛点(阿是穴)和痛点处周围常可触及到痛性拉紧的带状或条索状结构,伴有特征性的远处牵涉痛;④伸肌腱牵拉试验(试验)阳性。 1.3治疗方法 1.3.1浮针治疗组 患者取仰卧位,在患侧肱骨外上髁局部找准压痛点及距痛点周围6-8cm处确定进针点,并做一记号,医者手指及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浮针针具,与皮肤呈15-25 (°)快速刺入皮下,提起针尖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痛点方向推进刺,深度为25-35mm之间,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摇摆针体使针在皮下作左右各15 (°)扇形平扫运动(在整个运针过程中,医者手感松软易进,患者应无酸、胀、痛感),当痛点消失或疼痛明显减轻时,抽出针具,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后用医用胶布贴附固定。以此法每天治疗1 次,5d 为疗程,疗程间休息2d ,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2电针治疗组 取穴:患侧曲池、手三里、外关、阿是穴(在肱骨外上髁部寻找压痛点,以最敏感位置作为阿是穴)。方法:患者仰卧位,将患肘屈于胸前,在最痛点(阿是穴)及患侧手三里、曲池、外关穴上用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0.25×40mm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垂直于穴位皮肤表面快速刺入所选取的穴位,行提插捻转法,平补平泻,得气后加Ⅱ型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频率150 次/min ,强度以患者感受适宜为度,留针20min 。每日 1次,5次 1疗程,疗程间休息2d ,治疗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疗效标准 1.4.1 疗效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之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评定及《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和功能评定标准》制订疗效标准。拟以下列 3项为观察指标:①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疼痛程度分为 4个等级,即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分别计30 、20 、10 、0 分。②肘关节活动度(内旋、外旋) :肘部活动度分屈、伸、旋转(内旋外旋)。屈伸达136 (°)以上计22分; 121-135(°)计18 分; 91-120(°)计15分;61-90(°)计 10分;31-60 (°)计5 分;16-30(°)计3 分;15 (°)以下计0分。旋转达151(°)以上计8 分;121-151 (°)计6 分;91-120(°)计 4分; 31-90(°)计2 分;91-120 (°)以下计0 分。 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分:包括梳头、洗脸、刷牙、解扣、系皮带、提物、拧毛巾、穿衣等8 项,每个动作完成情况分5 级:不能完成为0 分,帮助下完成为 1分,部分完成为2分,完成时间延长为3分,正常完成为 4分。满分为 32分,分数越低,病情越重。 1.4.2疗效评定方法 采用尼莫地平法,即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 -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疗效指数≥75% ;显效:疗效指数74-50%;有效:疗效指数49-25% ;无效:疗效指数 < 25%。 2效果 2.1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19d 内做出评定, 2组患者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经过治疗,浮针治疗组的有效率(95.3% )明显高于电针治疗组( 78.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 ),提示浮针治疗组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组。 2.2典型病例 患者黄某,女性36 岁,教师。 2009年8 月12日初诊。主诉:右肘疼痛1年,加重3d 。病史:患者 1年前右肘关节外侧出现疼痛,洗脸拧毛巾及扫地时加重,经口服消炎止痛药及行封闭、针灸和外贴麝香风湿膏治疗,治疗效果不显著3d 前因劳累用力过度使疼痛症状加剧,疼痛放射至前臂,而来我院求医。检查:右肘外侧微肿胀,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患臂握物或提物时无力,不能负重平举,前臂内旋肘时,疼痛加剧,并伴右肘屈伸受阻,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 征)阳性。右肘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诊断:右肱骨外上髁炎。用浮针疗法治疗2 次显效,5 次痊愈,随访 6个月未见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