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7|回复: 1

经筋疗法诊治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复制链接]

582

主题

89

回帖

199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92
发表于 2014-9-12 15: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患者行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结果:本组30例中,治愈16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疗效显著。关键词: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壮医经筋疗法;针灸于2012年10月一2013年8月间,笔者在应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研究的30例入选患者均为门诊确诊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的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23岁一62岁,平均(42. 3士2. 1 )岁;病程最短12 d,最长5 a,平均(1.2士0. 5) a 。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10例,风寒阻络20例。诊断依据为站立时患侧臀部翘起,行动困难,检查时,在臀部坐骨神经出口体表投影位置(大粗隆与坐骨结节连线中内1/3上方约2. 5 cm - 4 cm处),有明显压痛点,压之并向人腿后下方或小腿后、外侧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屈颈试验,下肢内旋试验均呈阳性(站立时,双足自然分开,令患者双足及下肢向内旋转,可诱发臀部疼痛并向下肢,小腿放射者为阳性)但腰部一般无压痛点及阳性体征。X线检查,常无阳性改变,但可排除因脊椎病、转移癌等症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临床检查排除严重心功能障碍,合并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2治疗方法壮医经筋疗法包括:壮医经筋手法,壮医针刺或壮医火针,拔罐。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疼痛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干性症状,而治疗主要松解足太阳、足少阳和足阳明经筋。2.1壮医经筋手法根据所松解的经筋部位不同,患者体位有所不同(在松解足太阳经筋时,患者取俯卧位,松解足阳明经筋时,患者取仰卧位,松解足阳明经筋时,患者取侧卧位)。医者立于患者患侧,用右手肘部沿足太阳、足少阳和足阳明经筋的下肢走行分布部位,进行推、揉、点、按、弹拨等手法,方向从足至腰臀部,重点推按足次趾筋结(踇长伸肌)、足背筋结(中三趾),足跟筋结、踹外筋结(腓肠肌)、腓侧筋结(腓骨长肌、腓神经)、腘内筋结(腘绳肌)、膝外筋结(股四头外侧肌)、伏兔筋结(二半膜肌、缝匠肌)、大腿后筋结(股二头肌)臀部筋结(臀大肌)、尻筋结(梨状肌)等筋结病灶点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2.2经筋针刺与拔罐在经筋手法的基础上,采用壮医针刺或火针疗法。针刺原则:以灶为腧,固灶行针,快进快出,减压消肿,行气止痛。具体针法:采用1寸一3寸毫针,重点选取臀部筋结(臀大肌),大腿后筋结(股二头肌)、腘内筋结(腘绳肌)、踹外筋结(腓肠肌)等筋结病灶进针,快进快出,以有针感传电到足底为佳。针后加拔火罐即可。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3疗效分析3. 1疗效标准痊愈:疼痛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活动正常,能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遇天气变化偶有不适,能从事一般工作,或半年内复发;好转:症状减轻,体征较治疗前有改善,疼痛时轻时重,但行走稍远或某一特定体位时仍有疼痛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无效:治疗2个疗程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3. 2治疗结果本组30例中,治愈16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2 15: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4讨论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被命名的,本病提出是对软组织病变引起慢性腰腿痛病因认识的一个飞跃,长期以来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曾与该症相混淆,甚至把坐骨神经干性受累症状统认为是梨状肌的病变所致,现经研究查明,梨状肌病变只是构成本症的原因之一,而且仅仅是很少一部分,据统计仅占10%,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指的是盆腔出口处因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该出口狭窄,致使从其间穿过的坐骨神经受到卡压或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坐骨神经受到卡压主要表现为干性受累的特征,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区的运动(股后,小腿前,后及足部诸肌群)、感觉(小腿外侧、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和跖反射)障碍等。其发病初期,开始为臀部钝痛,刺痛伴有酸胀、沉重感。多为单侧发病,并累及同侧下肢,疼痛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小趾放射(有时有麻木感),或向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走路时疼痛加剧,以致患侧下肢不能迈步。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这个病名,但是其发病的表现可归属于“痹证”、“伤筋”等范畴。多因感受风寒等外邪,出现经脉痹阻,气血不调,或者外伤跌扑,气滞血瘀而发病。治疗当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灵枢·经筋》中记载“足太阳之筋……结于臑外,上腘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病“腘孪,脊反折”;“足少阳经筋……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病“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足阳明经筋……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其病“急转筋,髀前肿”。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患者多在臀大肌、股二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等处能触摸到条索样筋结,经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后,这些部位的筋结都能消除,患者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以及下肢麻木等症状经治疗后,都能解除。
虽然该疗法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是临床例数有限,随访时间不够长,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寻找一种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作用持久的治疗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5 17:00 , Processed in 0.28998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