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4|回复: 0

胡光老师论十大关系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85

回帖

117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0
发表于 2014-10-12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光老师的论十大关系
[color=]论十大关系[color=]
[color=]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color=]
[color=]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color=]
[color=](1)心与肺[color=]
[color=]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color=]
[color=]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气为血之帅.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才能维持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进行.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发肃降,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淤的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color=]
[color=](2)心与脾[color=]
[color=]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color=]
[color=]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color=]
[color=]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化方面.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症状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color=]
[color=](3)心与肝[color=]
[color=]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 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行正常,肝有所藏.如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所以临床上"心肝血虚",也常常同时出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color=]
[color=](4)心与肾[color=]
[color=]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以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立,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那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病理表现.临床常见于,失眠、心悸、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color=]
[color=](5)肺与脾[color=]
[color=]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肺之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有助于脾之运化水液的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传输津液,散精于肺;为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以及肺维持其生理功能之营养;故而肺与脾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互相为用。肺脾二脏在病理上主要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的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可出现咳喘痰多。反之肺病日久,可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或水肿等现象。[color=]
[color=](6)肺与肝[color=]
[color=]肺与肝在生理关系上主要体现肺主降肝主升二者相互调节,为全身气机调畅重要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灼肺伤津,出现胁痛易怒咳逆、咳血等症,称之为"肝火犯肺",反之,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肝生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隐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color=]
[color=](7)肺与肾[color=]
[color=]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上之源,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与肾的蒸腾气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若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失职,必影响肾,而致尿少,尿闭,甚至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二者相协助才能使气经肺之肃降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欠虚,久病伤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动则气喘等症。此外,肺肾之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液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虚,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肺肾阴虚会出现面红、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color=]
[color=](8)肝与脾[color=]
[color=]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形成肝脾不和,临床常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反之,脾痛也影响肝痛,如果脾气不足,消化呼吸功能不健,血无生化之流,或脾不统血,均要影响于肝,形成肝血不足,此外,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是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而见,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在病变上常是互为影响的。[color=]
[color=](9)肝与肾[color=]
[color=]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的滋养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说法。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月经周期的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精、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上亢,如肝阴不足,可致肾阴的亏虚,而至相火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color=]
[color=](10)脾与肾[color=]
[color=]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它们的关系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脾主运化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脏的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的充盈和成熟.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症。[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17:11 , Processed in 0.34932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