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5|回复: 0

董氏奇穴的系统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53

回帖

188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881
发表于 2014-10-12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氏奇穴之特色

1、多種獨特之特效治法

董氏針法內容浩瀚,完全別樹一格,自成一家,其中或有與經外奇穴位置相同者,然其主治功能卻大相逕庭,其中較精華之部分是『董氏七十二絕針』、『董氏三十二解穴』、『左右傳針法』、『上下傳針法』、『倒馬針法』、『動氣針法』、『不定穴針法』、『米粒針法』。



2、區段系統

傳統十四經穴道的分布系統是『線性』方式,而其三百六十個左右的穴道,就分布在十四條經線上。但是董氏奇穴穴道分布的系統是採區段方式,將全身分成十個區段及前胸後背部位,這些穴道分布在這些區域上。而每個區域接各自獨立,從手指一~一部位到頭面十~十部位,任何一個部位都可自成一治療保健的體系,把傳統十四經絡『點』及『線』的取穴觀念,擴展到『面』,甚至『立體化』的區域空間觀念。



3、穴道組成

董氏奇穴中有將近百分之七十的穴道是採組穴型態出現,即一個組穴由兩個以上的穴道所構成,出現最多的是三個穴道所構成的組穴,這種型態所成的穴道組合,在針灸的應用上有一個特別的針法產生,稱為『倒馬針法』按:因為馬若只有三隻腳就會倒下來,故稱。這種三個穴道所成的倒馬針法穴道,因為其穴道間的關聯性,使的效果有加乘的作用,例如上三黃、下三皇、三重穴、足駟馬等穴,都是董氏奇穴中常用的倒馬組穴,臨床使用效果極佳。穴性理念

所謂『穴性』,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穴道的特性作用,某些穴道具有『補』的效果,某些具有『瀉』的效果;某些具有提升的作用,某些具有抑制的作用。董氏針灸對穴性的理念是:穴道本身具有自動調節的雙向性,也就是說即使刺激同一穴道,如果這個人需要『補』時,穴道自動達到捕的目的,所以,董氏針灸強調不用傳統十四經針灸的手法補瀉、捻轉、搖彈、燒喙等針灸手法達到補瀉的效果,認為穴道本身即可自動調整,如此可減少患者的疼痛。結合心氣

在哂醚ǖ纴碜鳛橹委煏r,有一個特色是董氏奇穴常會配合使用的方法,即是氣與心念的應用。通常的方法即是一邊刺激穴道,一邊要求活動患者、按摩患部,俗稱動氣療法,這就是穴道刺激與氣的結合應用,例如腰痠、腿痠時可以一邊刺激中白穴、下白穴,一邊動動腰及腳;腸胃不適時,一邊刺激四花穴,一邊按摩腸胃,此結合應用效果會更好。



4、注重刺絡療法

刺絡療法。董公稱之為出血針法,為董公最擅長之針法之一,內經至真大要論云:『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及『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等等俱為活血去瘀,刺絡療法之理論基礎,葉天士亦有『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之說,也認為久會產生瘀血,對此董公就肯定認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痛病必有瘀』、『重病必有瘀』的說法。因此,董公治病非常重用三稜針,刺絡穴位遍及全身而不泥於古籍。凡病經數次循經取穴治療未見反應時,即應查明血管有無阻滯現象,若有則在相關部位以三稜針刺絡放出瘀血,再行對症取穴,病症自然能迅速痊癒,尤以瀉絡遠刺之效果更為顯著,即頭痛醫腳理論的實際印證



5、安全適用

傳統經穴經過一、兩千年的流傳,有許多失傳或誤解之處,加上現代人的體質與過去的人有所差異,尤其現代怪病是以前所沒有的,而董氏奇穴為近代針灸大師董景昌先生所創,流傳才三、四十年,非常符合現代人的體質與疾病,而且在這環境污染、抗生素濫用的情況下,董氏特重的放血療法與各種特殊針法,即是特別適合現代人的身體狀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4 16:54 , Processed in 0.34489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