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针针法
体位, 传统, 菩提, 足三里, 三阴交
指端发寸劲,脆入真皮下;
到位气须得,捻转徐疾察;
虚实与补泻,顺逆不复杂。
中病即可去,行针有时差;
快慢与轻重,新急重当家。
出针摇提拉,开合分寸拿。
易变发乎心,针针无尴尬;
大医必精诚,艺业永无涯;
此生当努力,济世菩提下!
左牵右连——“不对称”选穴组方理论:
即在传统双侧对称取穴的理念下,根据病情、体位等采取双侧不对称关联取穴,不对称中须有紧密联系。如:取了左侧足三里,不取右侧足三里,而取右侧三阴交;取了右侧曲池,不取左侧曲池,而取左侧手三里或肩嵎或左侧外关;取了右侧血海,不取左侧血海,而取左侧曲池或手三里或阳关?;取了左侧三阴交,不取右侧三阴交,而取右侧悬钟;等这样,既精简了穴位,也更加强了穴位和经络的协同作用,并使经络运行暂时处于不平衡状态,治病效果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上通下达:
针灸的最大功效就是可以更好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全身运动等,均赖人体的气机顺畅而活跃起来。在针灸治疗中,笔者认为:人体之气,若能上通下达,则四肢百骸莫不为之濡养,为之通利,而生机盎然。因此,在针灸治疗实践中,无论何种病症,均可考虑气机的通畅问题,以对治疗疾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一针膻中开气口,二针中脘开气路,三针下腕引气走——针尖均向下。针不多但效果非常,可达针到气舒之效。此针法理念可应用于所有病症治疗实践中,尤对气病有神效。——如治疗王素云气臌病一例,治疗周红军胃炎前列腺等一例。
健运乾刚精气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纯阳必赖督脉,故运乾刚须通督脉振奋阳气,不厌过激,勿使疏泄通达。如:捏脊、切脊、啄脊、摩脊、拿肢等综合应用,此是手法;梅花针扣脊,须微微出血,周身温热;大椎穴放血,玻璃罐扣穴吸血;3寸毫针大椎穴刺入,进补出泄;艾条灸命门等穴位,必待腹部温热舒畅为一次;摩、灸尾椎,勿使温热,勿使大腿温热甚至温热至小腿为一次;大椎穴下命门穴上脊椎旁开1.5寸或3寸,均匀选取2到8穴,用1.5或2寸毫针向下平刺,命门穴旁开3寸,用2—3寸毫针垂直脊椎方向向两侧平刺,并用力捻转,使纤维缠绕,针感强烈。等等。对一切腰背疼痛等疾病有立竿见影之效,对一切精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等症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顺遂坤柔血脉通:
地势坤,厚德以载物!纯阴必赖任脉,故遂坤柔须通任脉梳理阴气,不厌过激,勿使清泉潺潺,绵绵不绝,不涩不滞,随性随形。如:手法三指梳胸腹,耻骨蜻蜓驻又飞;灸胸腹中脘穴、关元穴等,必待腹部温热舒畅,下肢温热舒畅为一次;任脉自膻中至关元选取3—6穴用1.5—2寸毫针向下平刺、斜刺,水里、子宫等穴选一用3寸毫针斜向会阴方向刺入。等等。对一切胸腹疾患、妇科病等均有立杆见影之效,对一切血瘀、血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等症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小周天:
任督通畅百病不生——足见小周天在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根据病情选取任督穴位,前后上下随症取穴组方,勿使小周天恢复通畅。若上百汇下会阴、前膻中后命门、后大椎前关元、前中脘后灵台等。
大周天:
按周天循行之经络,根据病情或身体状况依次选取相应穴位,以针刺顺序和补泻等手段,人为运行大周天。针前、针中、针后等,若能配合手法拿摩,则效果当如有神助,效力非凡。
透穴刺:
减少进针次数,加强穴位刺激,有本经单病它经求援或顺势兼顾之意,有综合病症协同加强或顺势兼顾治疗之意。
1.意在加强本经调理机能,更快舒畅气机;
2.各经之间独立而关联,又都统一在脏腑功能发挥。
3.不拘病情和穴名,阿是取穴,以求速决。
周流六虚,阴阳易变:
诊病辨阴阳,施针须消长阴阳。简单的补母养子,泄子利母,仅可用于简单的病症,复杂的病症尚须慎选穴位以组方,察四季之变,五行生克,九州方位,阴阳向背,方可精准处方,无延医之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