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0-14 15:39 编辑
[摘要]从历史沿革、理论基础、放血部位、放血工具、操作方法、放血量、适应证与禁忌证等方面,对中医学和藏医学的放血疗法进行了比较性研究。指出将在不同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医与藏医学放血疗法的理论、实践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与融合,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放血疗法。 [关键词]中医;藏医;放血疗法;比较研究 放血疗法是指使用一定的工具刺破人体体表局部,使其出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我国汉、藏、蒙、维、壮、哈萨克、回、苗、土、侗、畲和纳西等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放血疗法,其中尤以中医学和藏医学的放血疗法因具有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对其他民族的放血疗法有较大的影响,尤受瞩目。笔者试从历史沿革、理论基础、放血部位、放血工具、操作方法、放血量、适应证与禁忌证等方面,对中医学和藏医学的放血疗法进行比较性研究。 1 历史沿革 中医放血疗法,古称“刺络”“启脉”,为中医学的传统治疗技术之一,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先秦时期成书的《五十二病方》,其后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战国至唐代的理论奠基及经验积累阶段,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其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宋金元时期的理论创新及特色形成阶段,以刘完素等金元四大家的刺血成就为主要代表;明清时期的完善成熟阶段,以诸医家对瘟毒疫疠的刺血经验为其特征。在此过程中,随着各民族间的文化技术交流,中医放血疗法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其他民族医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由于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儒家文化的影响,加之刺血施治技术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放血疗法的发展。 藏医放血疗法是藏医传统的临床十八疗法之一,是根据体表固定静脉(少数细微动脉)的穴位,或炎肿疼痛处,用不同形状的针刀进行刺割,放出病血及与病血同行的毒气,达到治疗热性疾病目的的一种峻外治疗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名“达日卡”或“达日嘎”。根据在西藏昌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在4600年前西藏地区已有了用于放血的石制工具。公元3世纪吐蕃王托托日年赞时期,在《放血、艾灸疗法篇》的藏医书籍中,“达日卡”之名首次出现。公元6—7世纪,随着吐蕃与唐朝联姻,包括《黄帝内经太素》在内的大批中医医籍传入藏地,吐蕃王赤松德赞组织汉藏医家翻译《太素》,并以此为蓝本,结合藏医学内容修撰了藏医名著《月王药诊》,该书中有专述放血疗法的章节。同时期还形成了藏医学放血疗法的专著《放血疗法·铁莲花》。公元8世纪,藏族名医元宇妥·丹贡布编著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有专章论述放血疗法,成为后世藏医放血疗法的圭臬。公元9—10世纪,随着天竺《吉巴主巴》《放血术秘器五篇》《八支心要》及《八支心要注解》等医著的传入,藏医放血疗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8世纪《帝玛医著》著成,其中《放血疗法教诲·澄清谬误》所述的放血疗法,确立了藏医放血疗法 实践的 规范,沿 袭至今。 2 理论基础 中医放血疗法多遵循中医脏腑气血等基本理论,其中尤以经络理论中的“络脉理论”为要。在早期中医学的文献中,放血疗法多见于对外科病症的局部治疗。随着《黄帝内经》对包括经络理论在内的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完成,中医放血疗法的操作也从早期的“出脓血”发展到《内经》时代的“去血脉”“出恶血”,而《内经》提出的“宛陈则除之”“血实宜决之”则成为了后世遵循的刺血原则。《针灸甲乙经》以降,后世医家不断尝试对放血疗法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其中尤为注重与腧穴理论的结合。但总的来说,中医的放血疗法一直是作为一种临床技术手段被应用,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尚待建立。一般认为,中医放血疗法的主要治疗机制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具有祛邪解表、泻热开窍、祛瘀通络、排脓消肿等作用,主治范围为“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多用于实证、热证,但局部有气血瘀阻征象的虚证也可用之。 藏医放血疗法是建立在藏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对疾病病因病机认识基础之上,用特制的刀具,割刺患者既定的静脉或少数动脉部位,放出病血及与之同行的毒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藏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和赤巴(赤巴,藏医中构成人体的三要素之一,主导人体各内脏机能活动的热能,具有“火”和“热”的性质)等物质受内外因素刺激引起紊乱,失去平衡而产生扩散伤热等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弱化了身体运化精微的功能,使血液不能正常生化而变成坏血,造成脉管障碍,以及肌肤等组织的炎肿、充血、瘀血及溃烂。通过割刺有关脉道和痛点,将坏血排除体外,以达到通经活络、祛瘀消肿的治疗目的。由于藏医学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借鉴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且也吸收了印度、尼泊尔等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同时又深受藏文化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藏医学是藏民族在特定的地域自然条件下,与疾病长期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在印度吠陀医学的理论基础上,把中医进行本土化处理后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这种认识,在藏医放血疗法的理论和操作中有鲜明反映。 3 放血部位 在经络理论的影响下,中医放血疗法主要施术部位为“血络”和“血脉”。《内经》中出现“血络”一词19处,其中有关放血治疗的有10处;有关“血脉”的记载中,明确提到放血治疗疾病者有4处。所取“血络”“血脉”的具体部位,大多在下肢部。此外,《内经》中类似“血络”“血脉”的放血部位,还有“盛经”“盛络”“结络”“大络”“小络”“横脉”“横络”“动脉”等。不可忽视的是,《内经》关于放血部位的表述中也包括病变局部和井穴、背俞、郄中(委中)等腧穴。《针灸甲乙经》以后,中医放血的施术部位开始主要集中于腧穴,一般多取患部穴、四肢末端穴(井穴)、关节部穴(委中、尺泽),且以阳经穴位为多,也有少量取远处瘀阻血络。现代中医放血疗法的主要施术部位,则多集中于毛细血管、小静脉和皮肤组织,也有少数酌取委中大静脉者。 藏医放血疗法的施术部位,由于疾病病变部位不同,放血脉位因之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放血脉位头颈部有31个、上肢38个、下肢28个、躯干5个,主要集中在藏医理论中的黑脉之不跳脉。如同中医理论中有经络理论,藏医学也有一套独特的脉络理论。藏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由白脉和黑脉共同构成的“连接脉”的管线系统。白脉即是脑、脊髓及白脉之统称,在《四部医典》中的描述与现代神经系统的概念相类似。黑脉则分为跳脉和不跳脉,为全身血液运行之脉道,又称血脉。从黑脉的描述和特点看,应该能对应现代医学血管系统的概念。不过关于放血脉位藏医文献记载不完全一致,也有文献阐述,全身可放血的脉道计有大的脉道77条,其中头颈部共21条,肩部及上肢部共34条,下肢共18条,腹部2条,男性生殖器2条。可见,藏医放血部位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四肢部和头颈部,且以小静脉为主,也有少量小动脉。 4 放血工具 中医的针灸针具有“九针”之说,其中的“锋针”,被认为是传统中医放血的主要工具,同时九针中的“大针”“馋针”“铍针”也被认为与放血疗法有一定的关联。现代中医放血主要使用的是三棱针、毫针、皮肤针、采血针等针具。 藏医经典《四部医典》有关于工具的详细记载:金属刀具原料要坚固,由精工巧匠经过多次锤炼后制成管翎针及弯尖新月状、斧状等锐利的刀具,长约六指,其锐利程度能剃断毛发为最佳。藏医文献《四部医典挂图》中所标示的放血刀具,有斧状刀、弯月刀、平头刀、圆头刀、羽状刀、镰状刀等多种形制,还有各种可以放血的穿刺针。临床中一般根据放血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形状的刀具。由于刀具所形成的创伤面积比针具所形成的大,因此,相较于中医,藏医放血疗法具有放血部位深、放血量大等特点。 5 操作方法 中医古代文献对具体放血操作方法描述甚少,且很零散。有学者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出中医传统放血疗法操作的4个步骤:①术前准备:在刺血前或先行针刺,以“开风路”;通过服药使痴筋显露;在刺血的穴位处涂以麻油;在所选穴位局部予以加热;对血管采用加压的方法,迫使血管充盈;用手按的方法使血液集聚于相应的穴位;用拍打的方法造成局部皮下出血;运用心理安慰的方法,消除病人的恐惧感。上述方法可选择使用。②施术阶段:除了一般的针刺出血外,还有“挑破出血”“挑断出血”“弹针出血”“贯刺血络”等方法。③辅助疗法:为了提高疗效,在刺血的同时,常常配合运用针法、灸法、吸拔法等。④术后护理:在刺血操作后,采取止血、敷药、避风、淋洗等术后护理措施。现代中医放血疗法的操作,一般分为点刺、散刺、刺络等,施术时基本仍循上述4个步骤。 藏医十分重视把握放血的时机,需要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症状、体征等,并查阅藏医天文历择时施治。而具体操作则一般分为术前准备、施术和术后护理3个阶段进行操作。术前准 备 因 疾 病 的 缓 急 不 同 而 有 别。所 谓“缓”,是指热证未完全成熟或与其他证型相混,病血与好血相混。此时需服用3~5日汤剂药物,以使好血与病血区分开来。所谓“急”,是指疾病已成型,或跌打损伤等病发后需立即进行放血治疗,此时不需服用汤剂药物,只需晒太阳或烤火取暖、沐浴等简单而必要的准备,即可实施放血。此外,也有将病情分为早、中、晚三期,而做相应术前准备。 藏医文献对血管放血的施术过程也有较为详尽的记述,并将之细分为辨脉位、鼓脉、进刀、察血象、定血量等步骤。辨脉位,是指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放血部位,并合理把握放血脉位的先后施术次序,以免将下部之血引向上部而导致正精逸失,或将上部之血迫降于下部导致胃火息灭等弊病。鼓脉是指在拟放血脉位上部三横指处衬以布垫,用绳子或橡胶管等绑扎该处使脉管鼓张,再以手指揉搓拟施术处,以减少进刀时的疼痛感。进刀时一般用左手拇指压迫血管并向下移动,使脉管平直固定不移,右手持刀。进刀法有侧穿法、直划法、横断法、复切法、斜切法等。察血象是指注意观察放出血液的质地、颜色、气味、泡沫、混杂物及压力等,以确定病血或正血,并分辨病性,把握好放血量。定血量是指确定治疗的放血量。术后护理包括加压包扎切口,病人避免过度活动,禁止一切可能引起失血和生风的饮食起居及行为方式。出血量大的常需卧床休息一日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