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0-17 16:26 编辑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纳入标准的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加放血疗法,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经4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电针结合放血疗法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放血疗法及单纯电针治疗面肌痉挛都能取得疗效,但电针结合放血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组。 关键词:面肌痉挛;电针;穴位放血 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本病多发于面神经炎的后期,常起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到口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部强烈痉挛。近年来,针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其中针灸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不但效果明显,而且对面肌痉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笔者试用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面肌痉挛,收效满意,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自我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的面肌痉挛的病人,并将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5~60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5年。病症表现均为单侧眼部肌肉不自主跳动或抽动,严重者见牵扯口角抽动等症状。 1.2 诊断标准 (1)早期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渐至同侧其他面肌; (2)抽搐程度不等,可因劳累、精神紧张及谈话等因素加剧,入睡则抽搐停止; (3)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I等检查无病变。 1.3 分型 (1)轻型:每日发作小于20次; (2)中型:每日发作大于等于20次; (3)重型:面部全部抽搐,且伴有同侧颈阔肌抽搐。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针刺选穴:风池、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针刺以疏风行气、活血通络为原则,并以局部与远端穴位相结合的取穴方法。眼肌抽搐严重者取太阳、攒竹、四白、下关;口角抽动较重者取地仓透颊车。操作方法:患者取平躺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及1寸毫针针刺。风池穴用1.5寸毫针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针感向患侧头部传导或扩散为宜;余穴位常规针刺,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然后在各穴接上G6805型电针治疗仪,使用连续波刺激15~20min,电针停后再留针10min,每次针灸时间为30min。每周针灸5次,周末休息,10次为1疗程,共4个疗程。针刺同时配合艾条施温和灸痉挛处,以局部红润、患者自觉温度适宜为度,施灸时应注意艾灰掉落、温度过热以致烫伤患者皮肤。取针后,选7号注射器针头在眼肌穴位点刺放血,每穴放血量约1根棉签,3天1次,疗程随针灸时间。 1.4.2 对照组 针灸取穴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但不加放血疗法。 1.5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眼睑或面部不再抽动;有效:治疗后症状缓解,抽动次数明显减少,抽搐得到缓解,形态不引起面容改变;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2 结果 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电针结合放血疗法的治疗组治愈率为85%,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的对照组治愈率为6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面肌痉挛现代医学认为是面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祖国医学早在《灵枢经》中即有所记载,并描述其症状及病机“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曰: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面肌及眼肌皆为脾所主。可见本病系肝风内动,上扰清空,气血运行失常,面部筋肉失于约束而发。治宜熄风止痉、养血通络为主。又,病人多因紧张而加重发作,故在治疗上应侧重于镇静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