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浮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 15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4例,采用浮针针刺方法,接电针仪行疏密波治疗;对照1组52例,采用常规辨证循经取穴,针刺得气后行电针疏密波治疗;对照 2 组 44 例,采用符仲华浮针进行治疗。各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 个疗程后、2 个疗程后、治疗后 4星期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治疗 2 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4%,对照 1 组为 82.7%,对照 2 组为 93.2%,治疗组与对照 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 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针配合浮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电针治疗,与浮针疗法效果一样,且针刺过程中无疼痛,操作比浮针简单,成本比浮针低廉。 【关键词】 针刺;电针;椎间盘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浮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三种学说,即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症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中医学归属于“腰痛”或“腰腿痛”范畴,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我院从 2009 年 2 月至 2010 年 2 月采用电针配合浮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4 例,并与常规辨证循经取穴电针治疗 52 例及浮针治疗 44 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0 例,其中单个椎间盘突出(L4/L5椎间盘突出 64 例,L5/S1椎间盘突出 40 例)104 例,2 个及 2 个以上椎间盘突出 46 例。根据就诊时间,按 Doll 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 1 组和对照2 组,其中治疗组 54 例,对照 1 组52 例,对照 2 组 44 例。三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组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和胡有谷编著《腰椎间盘突出症》(第 3 版)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本病的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标准;②患者神经根症状源于腰椎部位的机械压迫,临床表现为腰背痛或(和)根性神经痛,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无神经功能缺失或障碍;③经 CT 或 MRI 证实为 L4/L5、L5/S1椎间盘轻度或中度突出,突出物不超过 5 mm 或突出物压迫硬脊膜囊不超过 30%,并与临床定位体征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和纳入标准者;②合并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④存在其他相关骨关节疾患,包括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脊髓肿瘤等病变,或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者;⑤排除脊柱各部位骨折、黄韧带肥厚、干性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等病症者;⑥合并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者;⑦发生于除 L4/L5、L5/S1椎间盘以外间隙;⑧L4/L5、L5/S1椎间盘突出物超过 5 mm,或压迫硬脊膜囊大于 30%者;⑨观察阶段中断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进针点 ①腰部,L4/L5、L5/S1棘间病变压痛点两侧,旁开6~10 cm 处为进针点,每一病变椎间盘有左右 2 个进针点;②臀部,距痛点上下或者左右旁开6~10 cm处为进针点,每个痛点有上下左右4个进针点或者2个进针点;③大腿部及小腿部,距痛点上下旁开6~10 cm处为进针点,每个痛点有上下 2 个进针点,如疼痛为一条线,则在该线上下二端延伸线旁开6~10 cm 处为进针点;④足部,距痛点上下旁开6~10 cm处为进针点,上点可以在踝关节以上(也可在足部),下点在足部。 2.1.2 针刺方法 患者俯卧位,在进针点用 75%乙醇棉球消毒,用0.35 mm×50 mm 毫针向痛点进针,痛点上下或者左右的 2 根针需与痛点成一条直线;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30°快速进入略达肌层,然后沿皮下向前推进2~4 cm;进针时避开皮肤上的瘢痕、结节、破损及浅表血管,并且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最好不要有关节(足部除外)。 2.1.3 电针方法 采用 CMNS6-1 型电子针灸治疗仪,同一组输出线连接在一个痛点两边的针柄上,选疏密波、低频率,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 30 min。每天治疗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观察 2 个疗程。 2.2 对照 1 组 以辨证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腰骶部以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为主穴,以患侧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悬钟等为配穴。得气后用CMNS6-1 型电子针灸治疗仪,选疏密波、低频率,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 30 min。每天治疗 1次,10 次为 1 个疗程,观察 2 个疗程。 2.3 对照 2 组 患者俯卧位。先治腰部,采用一次性使用浮针(中号),确定椎间盘突出的病变痛点,在痛点旁开 6~10 cm 处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后,针体与皮肤呈 15°~30°左右进入,一般进入5 mm略达肌层即可,进针后沿皮下向前推进,从外侧向棘间方向平刺,若两个椎间盘突出,可并排针刺,然后行扫散手法 2~3 min。再治疗痛点,从痛点的外侧、上方或下方针刺,针尖对准痛点,行扫散手法 2~3 min;若有放射痛,可在膝关节上方和/或踝关节上方等放射痛线路上选择一个点进针,针尖向上,行扫散动作 2~3 min。到患者疼痛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然后取出针芯,用胶布贴敷软套管留针24 h。每 2 天治疗 1 次,10 d 为 1 个疗程,观察 2 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 JOA 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打分。 JOA 总评分最高为 29 分,最低 0 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 29 分-治疗前评分)]×100%。通过改善指数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改善率可了解临床治疗效果。 3.2 疗效标准 根据 JOA 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临床痊愈 疗程结束后,各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评分积分增加≥90%。 显效 疗程结束后,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评分积分增加≥70%。 有效 疗程结束后,各主要症状均有好转,评分积分增加≥30%。 无效 疗程结束后,活动无改善,各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评分积分增加不足 30%。 远期疗效随访评定,采用 JOA 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 3.3 统计学方法 三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 个疗程后、2 个疗程后、治疗后 4 星期进行综合评分。统计分析采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均数、标准差、构成比,做 t 检验、卡方检验,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选择多因素分析模型。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 值小于或等于 0.05 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各组患者脱落情况 纳入患者150例,分为三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 3.4.2 各组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电针配合浮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电针治疗,与浮针疗法效果一样,且针刺过程中无疼痛,操作比浮针简单,成本比浮针低廉。 3.4.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评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综合评分为(24.2±2.1)分,治疗2个疗程后为最高,治疗后4星期评分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1组(P<0.05),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该组疗效满意,近期和远期疗效稳定。对照1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综合评分为(20.2±2.4)分,治疗2个疗程后为(22.2±2.6)分,治疗后4星期评分为(19.07±2.64)分,为所有评分中最低,表明该组疗法近期与远期疗效一般,远期疗效明显下降。对照2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综合评分(24.6±2.9)分,治疗2个疗程后为(25.8±2.3)分,治疗后4星期评分为(24.8±2.3)分,表明该组疗法近期和远期疗效较好。 3.4.4 各组副反应观察 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各组患者未因有副反应而终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