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0-27 16:13 编辑
[摘 要]目的 研究特定腧穴艾灸治疗对晚期胃癌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胃癌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 WHO 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定腧穴艾灸,每日 1次,2 周为 1 疗程。治疗前及 1 疗程后,对 2 组患者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 3 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特定腧穴艾灸可减轻患者躯体疼痛及抑郁、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腧穴; 胃癌,晚期;疼痛; 生活质量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有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 934 000 例, 因胃癌病死的患者约 734 000 例,我国与日本约占其中的 56%。 晚期胃癌也称进展期胃癌, 相当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提出的 TNM 分期中的Ⅲ、Ⅳ期胃癌,而晚期胃癌患者多伴有疼痛、消瘦、食欲减退等情况,因此生活质量较低。为了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本研究通过选取相应穴位加以刺激,研究腧穴艾灸干预对晚期胃癌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对象 选取 2010 年 1 月—2012 年 3 月晚期胃癌患者 60 例,疼痛经常规治疗后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放、化疗,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其中观察组男 18 例,女12 例,年龄 38~83 岁;对照组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 24~82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 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不受病理类型限制);按 TNM 肿瘤分期为晚期胃癌者; 符合诊疗常规且以往未接受过穴位刺激治疗者;卡氏评分在 40 分以上者;疼痛经常规止痛治疗后疼痛数字量表评价≥3 分; 纳入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近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者;伴有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者; 伴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伴有脑转移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三阶梯止痛法基础上施腧穴艾灸治疗,各穴同时艾条悬灸 30min/次,以局部发热为准,每日 1次,2 周为 1 疗程,取穴为双侧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及中脘。对照组采用 WHO 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 2.2 评价方法 于治疗前及 1 疗程后, 对 60 例患者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1)简明健康调查问卷(the MOS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 是在 1988 年Stewartse 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edical outcomesstudy-short from,MOS SF)的基础上,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发展而来。 1991 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翻译了中文版的 SF-36。 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 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 8 个维度。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2)中文版 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 氏于 1965 年编制,20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 1~4 级评分,反映近 1周的实际情况。总标准分≥50分者为抑郁症状。 (3)中文版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1971 年编制,20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 1~4 级评分,反映近 1 周的实际情况。总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问卷调查者经过系统培训,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且患者对其有充分了解后,3 个量表均由受试对象自行填写。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当场收回。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 SPSS 13.0 进行分析。所有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3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躯体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 3 个维度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 P<0.05);对照组治疗后 8 个维度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 3.2 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得分(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4.1 晚期胃癌患者生活现状 由于晚期胃癌患者多伴有食欲不振、消瘦、食欲减退等恶病质情况,因此生活质量较低,Stommel M 等报道癌症患者 24%有严重抑郁,18%有轻度抑郁。 国内赵燕等报道癌症患者 42.86%有焦虑症状,40.18%有抑郁症状。 食欲缺乏、焦虑、抑郁、乏力、疼痛以及体质量下降等是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表现,也是病情进行性衰竭的标志。 Zaza C 等认为,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非常明显的不良体验, 持续的疼痛是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认为是病情加重的信号,更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严重者则导致抑郁,从而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癌痛与抑郁有明确的相关性。当患者疼痛难以解决时,解除心理-社会干扰因素是摆脱疼痛痛苦的一种重要手段。 4.2 艾灸特定穴位有助于缓解癌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于癌痛, 西医多采用鸦片类、非固醇类抗炎药等药物镇痛,存在不良反应大、成瘾、依赖性强、耐受性差等问题,致使部分患者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对于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现代医学多应用抗抑郁、抗惊厥、神经松驰剂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大多同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使用禁忌;且晚期胃癌患者多伴有胃纳差,服药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同时也是一种负担。腧穴艾灸疗法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有研究者应用腧穴艾灸配合心理调节法治疗抑郁症,与抗抑郁药物相比,认为前者疗效更优越。亦有研究显示,针灸治疗癌性疼痛在增强三阶梯镇痛效果,减少用量、减轻不良反应方面卓有成效。 鉴于此,本研究应用艾灸特定穴位,对于减轻患者癌痛和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