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5 16:29 编辑
[摘要] 目的:观察拔罐放血疗法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60 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予以后背放血拔罐、耳尖放血,1 个月后对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干燥、脱屑、瘙痒、不适感等进行评价以确定疗效。结果:60 例患者中痊愈 9 例(15.0%),显效 28 例(46.7%),有效 18 例(30.0%),无效 5 例(8.3%),总有效率为 91.7%。 结论:拔罐放血疗法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拔罐放血疗法;自拟中药汤剂;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国内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激素外用制剂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强效制剂和强力渗透剂的不断问世,基层医生特别是非专科医生,对激素制剂的副作用缺乏了解,致使该药使用不当或滥用,导致激素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继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之后的第五大门诊皮肤病。 中医理论认为:激素类药物属中医辛燥、甘温之品,误用日久助阳化热,积久灼阴。本病属于中医“中药毒”范畴。乃素体血热内蕴,外用温热燥烈之品,而致毒热之邪外侵皮毛,蕴结腠理,气血抑郁不通,气营两燔,营阴受损,故见面红肿热,灼热痒痛,外结药毒,肺胃壅热而见面起丘疹、脓疱,毒郁日久入里伤阴,可见斑疹隐隐,压之褪色,自觉灼热燥痒。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本科采用穴位拔罐放血疗法联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60 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 60 例患者为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 9 例,女性 51 例,年龄最小 15 岁,最大48 岁,平均 30 岁。 1.2 诊断标准 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 多数临床报告是根据其临床特点自行拟定诊断标准。本文参考目前已有文献资料,采用以下诊断标准:①同一部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②出现激素依赖现象(即停药后反跳,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重复使用后症状减轻);③客观症状,面部皮肤红斑、潮红肿胀、丘疹、脓疱、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变薄、发亮、萎缩、脱屑;④主观症状,瘙痒、灼热、干燥、紧绷、刺痛;具有①和②,且③和④中各 1 个症状以上者可以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所有患者停用激素类产品,忌辛发刺激饮食。 1.3.2 自拟中药方 :胆草 10 g、 黄芩 10 g、 栀子 10 g、 生地30 g、丹皮 15 g、白鲜皮 30 g、白茅根 30 g、马齿苋 30 g、冬瓜皮 15 g、生白术 15 g、车前子 15 g、泽泻 15 g、野菊花 10 g。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证加减,如舌尖红苔白腻,内热较盛者加羚羊角粉 0.6 g 冲服;伴有局部微血管扩张、红斑或潮红水肿者,加青蒿、赤芍、地骨皮等;灼热疼痛伴局部有丘疹、脓疱或痤疮者,加金银花、连翘等。水煎服,每日 1 剂,分早晚服用。 1.3.3 穴位拔罐及放血疗法:取双侧耳尖 、大椎穴以及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穴,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背部穴位加以闪火拔罐,留罐 15~20 min。 1.4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 1 个月后,按照诊断标准中③和④条对患者皮损及自觉症状进行评价。痊愈: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皮肤损害消退 >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皮肤损害消退 30%~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肤损害消退<30%,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60 例患者中痊愈 9 例(15.0%),显效 28 例(46.7%),有效18 例(30.0%),无效5 例(8.3%),总有效率为 91.7%。 其中痊愈者病程多在 1 个月以下,而无效的 5 例全部为病程半年以上者。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 岁,2008 年 5 月 8 日初诊。 主诉:面部起疹7 个月,加重伴灼热、瘙痒 5 个月。 起初因“痤疮”而自行外用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2 个月后自觉皮损加重,面部出现大片红斑伴灼热瘙痒,继续用药 1 个月无改善,后于外院治疗数月效果不佳,期间曾用过糠酸莫米松(艾洛松)。皮损情况:面部潮红伴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其上散在较多粟粒大小红色丘疹、脓疱。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热毒壅滞,湿热蕴肤,治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给予本科自拟汤药每次 150 ml,2 次/d,并予放血拔罐疗法 。 治疗 6 d 后,皮肤潮红及瘙痒症状开始减轻,继续治疗至 2 周时,皮损已明显减轻。 1 个月后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基本消退,仅有轻微瘙痒感,面部可见色素沉着斑及轻度脱屑。 继续治疗至 7 周时达到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