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12 15:22 编辑
关键词:顽固性胃脘痛 浮针疗法 疼痛点 笔者于 2007 年 10 月至 2009 年 12 月期间运用浮针治疗顽固性胃脘痛 46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6 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 19 例,女 27 例;年龄 15~76 岁;病程最短 1 个月,最长 15 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11 例,慢性胃炎 10 例,消化性溃疡 13 例,病因不明 12 例;根据伴有急性痛苦面容、强迫体位、面色苍白、汗多、上腹压痛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多少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出现上述 2 项症状或体征者为轻度胃脘痛(6例),出现上述 3~4 项症状或体征者为中度胃脘痛(18 例),出现上述 5 项症状或体征者为重度胃脘痛(22 例)。 患者均以顽固性胃脘痛为主要表现,虽经过抑酸、保护胃黏膜、解痉止痛等相应治疗,但疼痛不缓解;患者就诊前均多次经过胃镜、钡餐透视、腹部 B 超、CT、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排除胃恶性肿瘤及胰腺、肝胆、肾脏等疾患。 2治疗方法 治疗前 1 周停用所有止痛药物。采用一次性浮针,规格为中号 20G(直径 0.6mm,长 52mm),距离疼痛点上、下、左、右 5~10cm 选一皮肤平坦处作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后,浮针与皮肤呈 15°~20°角进针,针尖直对痛处,压低针尾,与皮肤表面平行快速推针,进针深度 3~4cm,确定患者无酸麻胀痛感时进行扫散,每点扫散时间为 2min,扫散次数为 200 次。扫散结束,拔出针芯,留置穿刺导管,用敷贴固定针柄留针,依病灶范围大小可加刺数针。 每日或隔日治疗 1 次,治疗 3 次后判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采用患者自述并结合症状或体征综合评定。显效:疼痛消失,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疼痛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疼痛未缓解,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显效 20 例,占 43.5%;有效 21 例,占 45.7%;无效 5 例,占 10.8%。 总有效率为 89.2%。3.3不良反应46 例患者中,3 例皮下出血,2 例留置针管脱落,1 例失眠。 4讨论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消化道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寒邪犯胃,过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遏,或饮食不节,中焦不运,内蕴湿热,气机阻滞,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气滞日久,血行瘀阻,或中气虚寒,脾肾阳衰等都能导致胃脘疼痛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胃脘痛治疗的方法较多, 大多数患者通过现代化仪器检查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亦有部分顽固性胃脘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针灸治疗胃脘痛,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多。 浮针疗法是一种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新方法,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层进针扇形扫散。 浮针疗法的特点是不要求针感、无痛、留针时间长、扇形扫散等,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它与中医学的皮部理论、近治原理、以痛为腧理论、《内经》刺法等都有关联,特别符合十二皮部理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对于指导临床有较大的价值,如拔火罐、推拿就是皮部理论的临床运用。浮针在皮下进针,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 浮针疗法不要求常规针刺时的得气感,进、留针的痛楚极少,易被患者接受。 其不同于一般针灸疗法之处在于:首先,进针点的选择不完全依赖传统中医理论;其次,浮针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层,不是像针灸那样作用于多层组织而产生镇痛作用。手法上笔者把扇形扫散动作改进为扇中有方、方里夹扇、重叠扫散、动静结合。 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手法操作治疗效果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