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12 15:32 编辑
【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浮针治疗落枕的即时镇痛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运用腕踝针配合浮针治疗,对照组37例来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痛率治疗组为87.76%,对照组为78.37%,2组比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浮针治疗落枕即时镇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落枕;针灸疗法;腕踝针;浮针 落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局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痉挛疼痛、转侧不能、功能障碍等而发病。笔者采用腕踝针配合浮针治疗落枕,即时镇痛效果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康复科门诊患者,确诊为单纯性落枕。共86例,男28例,女58例;年龄17一67岁;病程4一36小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37例。2组资料大致相似,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腕踝针配合浮针治疗。腕踝针操作方法:根据体表分布选取落枕同侧上肢5、6区进行针刺。患者坐位,充分暴露患侧上肢,找准进针区,做好标记,常规消毒。进针针刺方向向上,针尖以30°刺过表皮层后尽可能在皮下平行进针,进针缓慢,不必捻转。进针深度至接近针体末端。针刺时不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如有出现立即出针以便纠正。留针时间2小时。浮针操作方法参照符氏浮针疗法。采用动静脉留里针替代浮针针具: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患部,找准病灶压痛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循经络走向在肩关节上距离痛点6一10cm处进针,针尖直指痛点,尽量快速透皮,针体与皮肤呈15一30°角,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缓慢平行运针,进针后疼痛可即时缓解;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做左右摇摆动作,同时.患者前后左右缓慢活动颈部,时间约5分钟后取出钢针芯,软套管留于皮下,贴上输液贴,留置时间2小时。针刺后嘱患者转动颈部(低头、抬头、转头),逐渐活动颈部,即感轻松,疼痛消失,活动范围加大,达到即时止痛效果。 2.2对照组 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次30分钟。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拟定。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未愈: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或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疗1次即时镇痛治疗组治愈43例,未愈6例,对照组治愈23例,未愈14例。2组l次即时镇痛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讨论 腕踝针临床常用于治疗痛症,且收效快速,尤其对软组织镇痛,其机理可能与神经体液有关。中医学应用经络学说的皮部理论解释腕踝针机理。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城与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基本一致,其针刺部位可看作是在十二皮部,属远道取穴的浅轻刺法。腕踝针通过刺激皮部,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功能,促使气血运行通杨,通则不痛。在腕踝部分属的6个治疗点,相当于十二经脉的络穴,有调整相应经脉之气与相联属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浮针疗法是一种针刺镇痛的新疗法。其源于中医学皮部理论和以痛为腧理论。根据病变部位所在位置和病变部位的大小决定进针点的选取,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属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路径。采用皮下针刺,留针时间长,足以振奋皮部之经气,促使经脉气血运行,使阴阳协调,达到治疗目的。浮针进针点在痛点周围,和“以痛为腧”有相似之处,都是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进针点。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分析,浮针进针完毕疼痛即减或完全消失,从反应速度看,浮针疗法的效应与神经调节关系密切。浮针针具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对病位进行平刺,使浮针与疏松结缔组织相互作用产生压电与反压电效应,通过正常疏松结缔组织的信息传导,使病位组织恢复正常,以达到治疗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