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1-15 16:47 编辑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全息疗法 我们运用全息针刺加电脉冲疗法治疗慢性乙肝3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住院病人60例,均符合1990年第5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上海)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32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2己例;HBeAg阳性者37例;男55例、女5例;年龄在23一4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平均5年。 二、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用常规中西药治疗:中药辨证论治,每日服汤药1剂,日2次服用,并采用西药保肝,对症等治疗,称为“药物组”;B组在药物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全息疗法,称为“全息组”。根据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律理论,我们选择胫腓骨节肢系统这个全息胚,通过测身高、胫腓骨长度,算出病人胫腓骨节肢上相当于肝脏的位点,以此为针刺点,常规消毒,选用1寸长度毫针,垂直进针,刺入后使患者有较强的酸、麻、重、胀感,再用6805电脉冲治疗仪进行脉冲刺激治疗,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日治疗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20分钟。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查肝功能及乙肝全套.治疗结束后再复查1次。 三、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胁痛、纳差、乏力、腹胀等症状消失或减轻均称为好转,症状不变或加重为无效。 2.肝功能:主要观察ALT及A/G之升降,ALT较前下降或恢复正常,称为好转;A/G较治疗前接近正常或达正常,称为好转。 3.乙肝检测指标:主要观察HBsAg、抗一HBs、HBeAg、抗一HBe之转换情况及抗一HBc是否阴转。HBsAg、HBeAg、抗一HBe、抗一HBe均用ELISA法测定。 讨论 全息生物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于1973年创立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该学说认为,人的身体每一小部分都包含着人的整体的全部信息,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相对完整性并与其周围有明显边界的独立部分,叫做“全息胚”,它是全身整体的缩影。“全息胚”的某点,相当于整体中的某个部位或某个脏器,实验证明,以其它部位为对照,任何全息胚上肝点的细胞,与整体中的肝细胞.其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针刺全息胚的某个脏器点来治疗某脏器的疾病,称为生物全息针刺疗法。我们对本文全息组的乙肝患者,在胫腓骨全息胚的肝点给予针刺和电脉冲刺激,必然造成该处组织细胞轻度的损伤,这就可能激发机体产生针对此处损伤细胞的抗体,也赋于T细胞作用于该损伤组织细胞的信息。由于此肝点的细胞与整体肝脏的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以其它部位为对照),于是被激活的免疫物质除修复全息胚的肝点损伤外,同时也作用于带肝炎病毒的整体肝脏,杀灭病损的肝细胞内的肝炎病毒,调节异常免疫反应。全息针刺疗法能激活和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故可能使免疫能力低下的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好转或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