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2|回复: 1

汇集古今的针灸精华

[复制链接]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2 17: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

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

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我对针法中的“担截”一点临床体会

杨书来
针灸是我国最宝贵的医学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祖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而经过无数次的临床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在应用上,它是既经济又简便的治疗有效武器

,几千年来,它在维护劳动人民的健康上起到了很大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祖先又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创出许多不同的针灸操作方法,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例如:烧山火、透天凉、龙虎

交战、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龙探穴等等皆属于操作手法方面的。至于提、按、撚、摇、弹、扪、爪切等等皆属于指法方面的。凡是学习针灸的人,对这些手法和指法,都必须首先加以熟

练(除正确诊断、取穴等以外),否则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这点我在初用针灸时,就有很大的忽略,只是采用轻重刺激而已。在进修期间,听到孙可兴大夫介绍以后,才试加探讨应用。近

几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感颇有良效,最近我亦作为讲针灸课的课堂实验教学资料。因此把我在临床操作及应用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一、什么叫“担截”法

担截法是祖国针灸医学补泻手法之一,我们知道,凡是针剌在同一穴位上,由于手法与指法的不同,就能先后产生不同的反应,治疗不同的病症。它(担截法)可以使患者,有凉、热和两种

不同的特殊感觉,因而各发生不同的疗效,这就是补泻的作用。这利相反的作用,是来自操作手法和指法的不同,而不是穴位的不同。故此古人有“补泻不明、针灸不灵”的说法,由此可见

,补泻手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重要地位的。至于“担截”法的记载:如马丹阳说:“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这足以说明“截”就是补,“担”就是泻,只不过是名异实同,总不外“补

泻”而已。
二、临床应用穴位

临床最常用的是:马丹阳十二穴,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太冲、昆仑、通里、列缺),但其他四肢穴位也可运用。
三、担截法的操作

1.截法(补法):术者右手持针,用撚转指法,将针尖刺入(要针的穴位)皮肤,找到酸麻感觉时,即可停针,不要再向下刺,然后用拇、食、中指持针,左右撚转,其无名指和小指伸直,作羽

翅状的搧动(这叫飞指法),这样可使酸麻感扩散上下相通,在此基础上,就以拇指向前,食、中指向后,用撞搓指法(指的动力只许撞搓针柄,而针不要动摇),作羽翅状的搧动,随患者自然

呼吸或令患者闭口吸气,三指用力撞搓针柄,一般在三至五分钟左右,针下就能产生热和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热和特殊感是先向下放散,使其感觉放散到底,再向上微引其针(不要将针提动

),再继续撞搓针柄,则热和特殊感即逐渐上行,以达病所为度;但在利用截法(补法)时,必须补而后泻,在此基础上,再微引其针,随即拇指向后,食、中指向前,再撞搓针柄,针下即能产

生凉和另一种特殊的感觉。
2.担法(泻法):术者右手持针,用撚转指法,将针尖剌入(要针的穴位)皮肤,找到酸麻感觉时,即可停针,不要再向下刺。然后用拇、食、中指持针,左右撚转,其无名指和小指伸直,作羽

翅状的搧动(这叫飞指法),这样可使酸麻感扩散上下相通,在此基础上,就以拇指向后,食、中二指向前,用撞搓指法(指的动力只许撞搓针柄,而针不要动摇)作羽翅状的搧动,随患者自然

呼吸或令患者开口呼气,三指用力撞搓针柄,一般在三至五分钟左右,针下就能产生凉和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凉和特殊感,一般先向下放散,使其感觉放散到底,再向上微引其针(不要将针

提动),再继续撞搓针柄,则凉和特殊感就逐渐上行,以达到病所为度;但在利用担法(泻法)时,必须泻而后补,在此基础上,再微引其针,随即拇指向前,食、中二指向后,再撞搓针柄,针

下即能产生热和另一种特殊的感觉。
四、担截法的治疗运用

担截法的治疗运用:即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但必须掌握“补中有泻、泻中有补”的方法,也就是补其正气,泻其邪气;其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因症施治,

不要拘泥,应灵活运用。例如:虚寒腹痛或胃脘痛,可取足三里,用截法,使感觉放散到腹或胃脘部(上可达到口腔),疼痛即可停止;又如腰背疼痛,可取委中穴,用截法,使感觉放散到病所

(上可达肩部),疼痛则愈。但必须补而有泻,即是在原穴上,再运用担法,使另一种感觉放散到所针之穴位周 围为度,这样就能很快的达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
五、应注意的几点

1.先补后泻,先泻后补:因为一个患者病症的虚实,不是突然而得的,所以我们就不能以补虚不祛邪、泻实不顾正(正气)的治法;必须依照“虚则正气虚、实则邪气实”的理论,来作为治疗

虚实之症的根据;所以我们治疗一个虚症,当然先补其虚,但又不能不考虑到祛其病邪;要治疗一个实症,必先泻其实邪,但也必须要照顾到其正气虚的一方面。
总之:为了达到既泻去了邪气,又不伤其正气;既补起了正气,又祛去了邪气的目的为原则。
2.循经取穴:我们利用针灸治病,经络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说明经络、比穴位还重要(当然穴位也很重要,不错更好);同时我们要想治

疗某部分的疾病,若不明经络的循行,就不能达到所理想的治疗目的。例如:治疗一个牙痛症,取合谷穴,就必须根据其经络循行的路线,左牙痛取右合谷,右牙痛取左合谷;否则就收不到预

定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一点:有的患者,在临床上运用“担截法”不发生凉热感的反应,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敏感性的关系,在此情况下,术者可在针刺的穴位周围或循着经络线,用手摸摸患者的皮肤,

是否有凉热的现象,如无凉热现象发生,再问问患者是否有两种不同的特殊反应,这样则能辨出手法的成功与否;也有的患者经多次的运用手法,才逐渐产生反应,因此我们应耐心的、多次

的运用手法,才能达到调整机能而唤起反应之目的
结语

担截法的疗效:我从听了孙可兴大夫的介绍后,经过临床实际运用的体会,确能使患者产生“凉热”感和两种不同的特殊反应;对治疗疾病,实能收到显著效果,使患者对针灸的治疗给予很

高的评价。利用到教学上,以此作为课堂实验教学,能增强每个学员学习针灸的信心,并提高学者对祖国医学钻研兴趣,为了进一步的研讨整理祖国医学遗产,提高其疗效,愿提出以供同道

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文发表在1959年11期第58页上)
对针刺操作手法的研究和心得
济南市立中医医院 焦勉齐

目前全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在党的中医政策号召下,对祖国医学遗产,展开了学习和研究,特别是针灸学,更是普遍地推广提倡,并已在临床上获得了许多的比较突出的治疗成绩

。因而引起了医界同志们的研究兴趣,同时对针灸手法操作问题,也更为重视起来。在本年本刊第四期发表了五篇有关针灸手法的研讨的文章,对针灸手法操作与补泄问题,都介绍了自己的

宝贵经验和不同的认识见解,这样能够给学习和研究针灸的同志们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应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研究和讨论这一问题,不要过早地肯定或否定某种手法和

观点,要把各种不同的操作手法和补泄技术,大家尽量贡献出来,然后加以研究,是我个人的主观看法。现在我将多年临床实践中研究和心得的针刺手法和补泄技术,向同道们介绍以供参考

,希各地针灸同道们提出批评和指正。
一、“进针”“出针”的操作方法

现代一般针灸医籍中所论之“进针法”,通称右手为刺手,左手为押手,而进针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皆从经验实践中得来,可以选择性的研究采用。我所介绍的“进针法”与一般之进

针法不同,诚恳地说,是在多年治疗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改进而成的一种“无痛进针法”。这种进针法能使患者乐于接受,不感分毫痛苦,特别是对神经过敏的人,更为适宜。“出针法”也

是历年反复研究成功的。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能有“进针不痛、出针不觉”的良好作用。兹将进针、出针方法分述如下:
1.
进针法:此法分三个阶段,兹分别介绍如下: (1)压按(揉撚爪捏):是照难经“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的原则,用左手中指末梢,在刺激部位重按压迫,摇撼表皮

肌肉,用力向下爪捏,约一二分钟,使患者感到刺激部位周围麻木重胀为标准。 (2)穿皮:先以右手持针,拇食二指第一节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针体不动,此时即用左手中食二指在穴

位周围重力叩击和搔刮方法(中指叩击,食指搔刮),乘机询问患者痛否?患者答复一点不痛(此时针未刺人当然不痛,这是使患者在大脑皮层不建立痛的兴奋灶很好方法),这时患者精神紧张状

态,已趋和缓松适,穿皮就没有丝毫困难,仍然继续不停地用左手叩击搔刮,同时右手迅速灵敏的轻微捻转针柄(左右捻转的方式角度要小,刺激力要轻而速),将针尖穿过表皮,此时患者仍

然没有痛感。(说明:①由于用左手叩击搔刮的时候,右手将针刺入表皮,患者大脑分析器只呈现麻痒的感觉,刺针的痛感就很微弱或消失了。②穿皮阶段是进针最重要的一环。因为针尖穿透

表皮时,首先接触针的刺激是受纳器,巴氏学说认为:“受纳器是接受内外一切刺激的最前哨的器官”,只要受纳器遭到针刺没有疼感,其传入神经的力量到大脑皮层相应区,就建立不住刺针

痛的兴奋灶了。③穿皮时左右两手的动作,需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平素必须经常熟练才有得心应手之妙,如右手捻转针柄使针尖穿入表皮时,而左手的动作叩刮技术,配合的不适当,患者就

感觉针刺有痛感了。注意两手共同动作时,要使左手叩刮的麻痒感觉,超过右手捻针穿皮的活动力量,这样才能使患者只感穴位周围麻木与痒感,就不知针刺穿皮的痛觉在何处了。)
(3)刺入(捻转速进):针尖穿皮以后,两手动作仍然不停,右手迅速捻转针柄将针尖向下深刺,使针体通过其皮达到组织肌肉部分。这一阶段比较容易进行,因通过其皮后,针下只有痠重感

,痛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 2.出针法:有些针灸医家出针时,不先捻转活动针柄,测验针下是否已呈现松适现象或有无滞针,即用力迅速向外提出。常使患者发生剧痛或出血、红肿发炎,

这是应当加以纠正的。我常用的出针法,简单易用,出针时毫无痛苦,出针后病人无任何不适感觉。手法是在未出针前,根据补虚泄实的原则,用内经“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方法来

捻转出针。如施行补法出针时,用右手轻微捻转针柄将针徐徐上提,针尖将至皮表时,用左手食中二指夹住针体,略用力向下压按,同时右手将针捻转而出,出针后立即揉闭穴孔,患者无丝

毫痛感,亦不觉针已出穴。用泄法出针时,则用右手迅速灵活地捻动针柄,感到针下空松无沉滞现象时,将针体向上引提,针尖将达皮表时,仍用左手中食二指夹住针体,用力向下压按,右

手将针迅速捻转上提而出针,出针后徐徐揉按针孔或不揉针孔,患者之感觉与补法出针同。 以上介绍的“进针”“出针”法,如能照法使用,并注意经常熟练指力使拇食二指左右捻转的活

动形势,能够迅速灵敏,自能达到所谓:“刺针不痛、出针不觉”的良好作用。
二、有关补泄手法的研究和心得

1.补泄手法治病之定义:病象虽然是变化多端,总不能离开藏府阴阳之失常,而某一经络藏府之发病,也决不能超出表里寒热虚实之纲领,审察病机之所在,根据藏府经络之所属,视夫邪之

所中为阴为阳,属寒属热,或虚或实,而施以适当的补泄手法,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调整虚实,为治疗疾病之重要关键。古人对补泄治病,非常重视,如内经谓:“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而补泄行焉。”“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补者扶助其不足之正气,泄者消除其有余之病邪。“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是施用补泄之准则。又谓:“补泄之时,以针为之。”是

说明用针治疗疾病,就必须掌握补泄原则。从以上古人所说的补泄意义看来,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补虚泄实,扶正除邪”是针灸治疗疾病之重要问题。欲达到针刺之疗效,必须通晓补泄

之原理,善于运用补泄之方法,才能显示针灸的伟大作用。如果否定了补泄方法,认为无研究必要,认为不用补泄,也能治好病,那就等于把针灸治病之特点和它的优越性抛弃。我认为这样

对待针术补泄的思想观点,是应当加以批判的。
2.古今补泄手法之种类,补泄手法最早见于内难二经,重点地讲,内经分呼吸、迎随、疾徐等补泄手法,难经有“从卫取气,从营置气”、“补母泄子”及“推而内之为补,动而仲之为泄

”的补泄法则。唐宋以后的历代医家又创立了捻转、提插、九六数,及针灸大成杨氏之十八法、神应经之补泄法等。后世补泄方法,名目繁多,立论各异,初学针灸的人们,往往感到无所适

从,研究针灸的,亦常以补泄难明为遗憾。现代针灸界一般常用的新针刺法如雀啄、屋漏、旋撚、间歇、震颤、乱针术等,也是补泄方法。其中又分轻重刺激起兴奋与抑止作用及反射诱导作

用。总括的说,今昔种种补泄方法,悉从经验实践中研究出来的,不要因其名目繁杂感到研究和施用困难,要以全面学习的精神,善于分析选择,对以上新旧不同的针刺补泄法则,通过临床

实践,进行反复研究,加以辨别比较,经过长期钻研,自能得出明确的认识。我过去研究补泄时,专以内难二经为主,曾否定了后世各种方法,但近几年来看到各地医刊报道的文献,有许多

针灸同道运用后世各种补泄方法,也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我才感到我以往的思想观点是不正确的。所以列举今昔补泄方法,作概括的说明。
三、介绍我常用的补泄方法

1.针下候气:施行补泄,必待针下气至,气不至而行补泄,则无治疗效果。内经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间其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说:“静以久留,以得气为故,如待所贵,不

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说明留针必须待气,更要慎守勿失,必须在留针时期,专心一致,精神贯注,观察患者针下感觉情况,其气至之缓者,针下无沉紧痠胀现象,可用刮针、捻

针之催气法,以使气至。1)刮针催气法:用左手拇指端压按针柄头上,略为向下用力,再用两手食指弯曲,指背相对、夹固针体,另用右手拇指爪甲在针柄上频频上下刮之(此项技术,平素要

熟练使掌指关节力量运动灵活,尤须注意爪甲不要过长),使患者感到针下痠楚重胀为针下得气之明证,补泄之机就在此时。2)捻转出入法:用右手拇食二指,摄住针柄,另屈中指第一节指背

在拇食二指之后顶住针柄,施用左右捻转法活动针体,旋出旋入,约捻转五分钟左右,也可以使患者针下得气,这一手法是根据内经“徐入徐出,谓之导气”变化施用的。如患者感觉特别迟

钝,可与刮针催气法交互施用,以达到针下气至为原则。 2.气至补泄:针下既已气至,就要施行补泄,手法有两种。1)呼吸补泄法:适用于胸腹部之经穴,此法从进针时就要分别补泄,进针

时目视患者呼吸状态,按内经法,如用补法时即乘患者呼气时进针,注意进针后手不离针以待气至,气至后在每次呼气时用补法,轻微刺激,徐徐捻针,吸气时则手握针不动,候补已中机,

则俟患者呼气时而出针。如用泄法则恰恰相反,须乘患者吸气时而进针,针下得气,在吸气时而用泄法,强烈刺激,迅速捻针,呼气时则手握针不动,泄已中机,俟患者呼气时而出针。(说明

:①胸腹诸穴,易于辨别患者呼吸状态,呼气时则胸腹下陷,吸气时则胸腹高举,进针、出针,或补或泄,容易掌握,故呼吸补泄法适用于胸腹部位。如头面四肢项背各部用此法则较有困难,

可用难经补泄法。②呼吸补泄方法,要与难经补泄未进针前左手压按等法结合起来,方能达到补泄之效,故难经谓:“补泄之法,必非呼吸出内针也”)。2)捻转补泄法:按照难经补泄大意而演

变施用,包括从卫取气,从营置气,推内为补,动伸为泄。未进针前先用爪切弹努手术,指下得气而进针,针下得气而补泄,补法则将针轻微捻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向穴内推入使针力

由表达里,手法要紧按慢提,入多出少,即所谓当补之时从卫取气以及于营,推而内之是谓补也。泄法则捻针强烈迅速,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摇撼针柄使针身由里而达表,手法要紧提慢按

,出多入少,即所谓当泄之时从营置气以达于卫,动而伸之是谓泄也。(说明:①施用难经捻转补泄法可与刮针催气法结合起来,交互并用,效果显著,用刮针法的补泄形势,与刮针催气法的

手技有区别性,补针时用左手拇指压按针柄上端轻微向下用力,另用两手食指屈指背夹住针柄,用右手拇指爪甲在针柄上频频刮之,刮时爪甲由上而向下刮,用力要轻微灵活。泄法则仍用右

拇指压按针柄上端,另用 右手食指爪甲在针柄上施行刮针手技,刮时爪甲由下而向上刮,用力要强烈迅速,与补法刮针成反比例。②补泄中机出针时要参阅出针法补泄不同的操作方式)。
3.测验补泄中机:运用补泄手法治疗寒热虚实时,补泄是否已达到适当的时机,这一点更为重要。在施行补泄时,必须注意分辨,首先辨明针下之寒热感觉,为虚已得补,实已得泄之明征。

内经谓:“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究竟补泄是否中机,必从患者针下之感觉来证明,如用补法后患者已感觉穴内温热

充实,即可测知机体已由衰弱而达于兴奋,各部组织活动力量,已恢复常态,斯时患者正气得复,病邪已除,而医者在捻针时亦感觉针下充实,此即补已中机,就是出针之时,不必再行补法

了。如用泄法后感觉寒凉空松,即可测知机体已由兴奋而达于抑止状态,各部组织之亢进力量,已呈现和缓之势,这时患者病邪已夺,正气渐复,而医者亦感觉针下空松灵活,此即泄已中机

,就要停止泄法而出针。如患者感觉寒热不明显,可继续施用补泄手法,以期达到补泄中机为要旨,否则出针过早或太迟,则发生不良后果。内经对此已有诫示,如“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

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疡。”从经义看来,古人对补泄是否中机,是非常重视的。
四、实践经验和体会

我个人对补泄问题,在多年研究针灸过程中,曾反复钻研,通过临床实践,屡经证实补泄手法最切合实用而又简单易行者,就是难经补泄法,所以在这一补泄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内难

二经补泄之原理,结合到轻、重刺激起兴奋、抑制作用之论点,才拟定了研究心得的补泄手法,在过去曾著有“实验心得针术之外泄法”、“补泄迎随之商榷”、“针术运气之经验论”、“

针灸医学研究论”等(刊载于前北京中国医药月刊一至三卷各期),对补泄手法之意义和运用,有详细分析与说明,虽然有许多地方偏执己见,但是悉本内难补泄法则,结合临床实践而屡经施

用,证实确有功效。为了发扬针灸疗效作用,故大胆地向针灸同道介绍研究,尚希多提批评意见,使它能够有更好的进步,是我的一点期望。现在将我对补泄问题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欲达到补泄手法得心应手的要求,必须平素加强运掌、练指、练气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使掌、指力量充实,使捻针技术,能迅速灵敏,轻重得宜,同时在施用补泄时期运用语言向患者示意

刺针不痛之技术及补泄功效之意义,启发患者对针术之信仰,消除其“刺针必痛”的思想,再按“无痛进针法”刺针,自然能达到“刺针不痛,出针不觉”。在补泄已中机时,亦易有针下寒

热之感觉,能辨别其补泄中机而及时出针。
2.施用补泄时在进针前后要始终保持精神集中,思想凝静,必须按照内经“经气已至、慎守勿失,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的意思进行,方能产生补泄的功效。如单独掌握补泄手法而忽视了

精神作用,则思想纷乱,精神与针力不能配合一致,即难发挥针的补泄作用。
3.在历次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只要能掌握补泄手法,操作技术熟练,到了补泄中机的时候,针下自然有寒热感。此外,“烧山火”“透天凉”法,也能使针下出现寒热,皆可以研究

采用。
4.我过去也是与同道们一样概用右手进针及补泄手法,左手只在未针前施用弹努爪切手术及帮助右手进针的作用。从一九三五年起,加强左手的掌指锻练及捻针补泄的操作方法,历年余而

研究成功。以后在临床施术时,使用左右两手同时进针及运用补泄手技,感到比较单用右手施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刺两内关与公孙治疗胸腹疾患,两足三里治疗吐泄等症,两手进针同施

补泄手法,能从两侧穴内发生感通作用,效果是很显著的。它如同一经络的穴位,取穴姿势亦相同,也可以用两手进针刺激两个经穴,如针环跳与阳陵、委中与承山、曲池与肩髃等,皆可用

两手进针而施术,胸腹诸穴,更易于施用这样方法,经过二十余年之实践证明,确有节约治疗时间,增加疗效之优点,故乐于介绍出来,希望同道们推广使用。对针刺操作手法的研究和心得(

续) 济南市立中医医院 焦勉斋
五、“烧山火”与“透天凉”的个人操作经验 今年七月份参加了中央卫生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医经络,针灸会议”在小组会上同上海陆瘦燕大夫先后作了烧山火与透天凉手

法的表演;由于个人运用的手法与一般针灸书籍所载有所不同,所以有许多同志向我索阅补泄手法的论文,特别是烧山火与透天凉操作方法,因此有必要将个人“烧山火”“透天凉”的具体

操作方式及掌握的原则加以论述,以供中西医同志及本刊读者参阅。如有不同的看法和经验心得,希本着学术争鸣的方针,加以辩论,多提批评意见,我们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使针灸医学

发出许多的异彩,是我迫切的愿望! 根据杨氏与明堂之说,使用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时,是令病人自己口鼻呼气与吸气,再接三进一退与三退一进之刺法,即可使针下有寒热之感觉。但个人

在三十余年临床实践中,加以变通改进,经过多年反复研究探索,证之于临床实践,效果颇佳。兹介绍如下:明确诊断、根据病情,确定必须使针下寒热时,无论是补或泄,在施术时,是术者

自己运用呼吸运气法来使用烧山火与透天凉,不令病人作口鼻呼吸(因过去曾令病人作呼吸与个人呼吸运气配合起来,往往双方呼吸长短不一致,寒热感觉不明显)。个人运用呼吸运气法是这

样:如门透天凉时,按应针的经穴,针入行捻、刮手法气至后,改用于退一进法(不限于三一之数,以提多插少为原则,烧山火则以插多提少为原则),紧提慢插,同时自己口鼻运气、集中精神

,专心一致,在提针时要用力捻转,闭口齿,使丹田之气用口鼻一齐上吸(吸气要长而有力),通至鬲下,再由鬲下从胸部达于行针的上肢而且达捻针的拇食二指;向下插针时,则轻微用力捻

转,从口鼻向外徐徐呼气(闭口齿、呼气要短而缓),照此法经过三至五次之呼吸运气、患者即感针下及气至循行感通之经络路线,皆出现清凉之感觉。如用烧山火时则呼吸运气与透天凉相反

,刺法用三进一退,紧插慢提,在插针时自己用口鼻呼气,从丹田由胸鬲而达于上肢至捻针的拇食二指(闭口齿,呼气时要长而有力);向上提针时,则用口鼻轻轻吸气(吸气要短而缓),照法

运用三五次,患者即感针下及气至时循经之感通路线,皆出现温热之感觉。以上手法,使用多年,治验甚多,都有显著之功效,较之会病人自己呼吸及单用三进一退或三退一进之法,其功效

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医者自己掌握和运用呼吸运气法结合进退捻针手法,能使针下之寒热通达干经络循行应通到的区域,患者感觉非常明显。而一般用烧山火与透天凉,多数患者只感针下

局部有寒热感,不能循经出现寒热。两相对比,证医者个人掌握和运用呼吸之气,有很大的显著作用。
必须说明,运用以上两种寒热补泄方法,能有明显之感觉与功效,在于医者能善于运用呼吸之气与掌指有充实之力为基本条件,因此要注意于平素之经常锻练,方能使呼吸运气与掌指有充

实的力量,施术时配合一致,则捻针、刮针、自能灵活敏捷,能达到得心应手之境界,我个人体会,学习呼吸运气与运掌练指,只要持之有恒,久练不辍,经过刻苦钻研,在临床实践得出经

验,就可以运用自如了。练习呼吸运气方法很多,不限于一种,如现在推广之气功疗法、太极拳及其它内养功均可采用,练指法一般针灸书籍皆有记载;运掌法可参阅拙著之“实验心得针术

补泄法”一文中介绍之“运掌八法”兹不赘。
以上我个人研究心得的针下寒热手法,是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忠实的介绍出来,决无浮夸脱离实际之处,在上海经络会议过程中,已将这一手法向各地中西医同志们作了简要之介绍及实际

之操作。如本刊读者对我之补泄手法,在研究中有不能理解之处,希随时提出询问,我负责详为解答之,以满足读者之要求,
结束语

我所介绍的补泄操作方法,是有片面和主观性的,如补泄时概以左转为补,右转为泄,不按手足三阴三阳之循行而区别左右捻转补泄手法;它如根据针下寒热感觉,辨别补泄是否中机,只

按难经推内为补,动伸为泄的方法,配合刮针、捻针,以及“烧山火”、“透天凉”之个人操作手法等,偏见和错误可能很多,诚恳地希望针灸同道们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更盼望同道们介绍

您的实践有效不同经验的补泄方法,我们共同研究,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对发扬针灸疗法的疗效作用,一定有收获的。
(本文发表在1959年10期第62页上)
论针下辨气
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张善忱
针下“辨气”,是指当针刺入人体之后,由医者的触觉,来辨别分析患者的机体对针刺后所产生的反应,从而根据着各种不同的反应,给以或补或泻的刺激手法。古人对此非常重视

,描述也极为详尽:如素问宝命全形篇上说:“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这就是说要很安静的聚精会神地来观察施针后的形

气变易。不然虽经气到来,也是冥冥然无形可察的:假如能细心观察体验,详加辨识,在气来袭针时,就会觉得好象乌鸦的聚集;气盛的时候,好似稷禾欣欣向荣的一片茂盛之象;气的往来,

又象是群鸦的飞来飞去。如果是不很好的判辨体验,只知经气的飞腾,却不知其何故。所以又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温,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这样

才能达到“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往独来”的目的。因此古人有四难的谚语:“刺针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

。”的确,如不静意视义,观适之变,往往是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笔者承师所授,通过十几年来的临末观察,深深体会到以针下所辨之气,不仅是可以作为施行补泻、或先补后泻、或先

泻后补、或补多泻少、或泻多而补少的具体标准,同时还可测定其病变的转归和予后如何?正如标幽赋上所说的:“气速至而速感,气迟至而不治。”因此个人认为实有提出加以讨论的必要。

但笔者学识浅陋,汲深绠短,妄谈及此,一定错误很多,希望医道先进,多加指正。
一、气与针刺的关系

“气”在中医文献上是经常接触的字样,它有什么含意?它与针刺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个初步的印象,就很难以谈到针下辨气。因此对气和针刺的关系,作一轮廓的介绍:
1.气:中医文献上所说的气,它的含意很广,就它的命名和产生根源来看,似乎比较明确,如灵枢决气篇上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刺

志论上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谷盛气盛,谷虚气虚……”由此可以看出水谷之精华,通过上焦的开发作用,而散布于周身,像雾露灌溉草木一样的来充身,温润发肤。所以说气充实

形体也就充实,气虚弱形体也就虚弱。气怎么才能充实呢?主要是依赖水谷。故曰“谷盛气盛,谷虚气虚。”素问经脉别论上也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正可说明这一

问题。而近贤医家对它又是怎认识的呢?秦伯未先生在内经知要浅解中说:„气究竟是什么?有些地方代表一种能力,有些地方是指一种物质。……气所发生的作用,就是所谓能力。‟陆渊雷伤寒

今释上也说:“此处所谓气,指神经作用古医书所谓气,多指脏器的作用……。”日人汤本氏也说:“气者,触于五官而无形,乃一种活动能力。”由此看来,气乃人体内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

质原素,在某些地方它代表着能力,某些地方却代表着神经的功能和作用。如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针下辨气也就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不致认为抽象玄虚空洞了。
2.与针刺的关系:据上所述,我们对气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它与针刺又有什么关系呢?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上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无复针。”这就是说刺针之

后必须得气,使之产生反应。如果当针刺入人体通过了一定的手法,没有任何反应,就必须再反复的使用,不要受次数的限制。也就是难经七十八难上所说的“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的道

理。如果刺之而气即至,说明已经诱起机体应有的反应,这种反应的产生,正是迅速发挥疗效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用视觉是无法察明的。只有通过术者的指下感触或患者感到病体舒适后的诉

说,才能深深体会到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灵枢上所说的“刺之处,气至而生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是丝毫没有夸张的。因此说针刺与气是有密切关系的,其理也就在

此。
二、辨什么气

前面已经说过,气既然是机体内在的一种活动功能,那么还要审辨什么呢?关键也就在这里。张氏类经上说:“用针之道,以气为主,知虚知实,方可无误。”就是说通过针刺来辨别审察机

体内在的抗病机能,是旺盛充实的呢?还是虚弱衰减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呢?还是反常的病态反应呢?……等,必先将这些隐伏的病理机转,洞察无余,了然于胸中之后,才能达到“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是正气呢?又怎样才能识别是邪气呢?灵枢终始篇上说:“邪气来也紧而急,谷 气来也徐而和。”前者是当针刺入机

体后,由于病邪的侵袭,而使针下感到过于紧急,这种现象即为之“邪气”,无疑地是病态反应。而后者则是感到针下徐徐而和缓的,乃是正常生理机能的反应,也就是所谓“谷气。”李念

莪的内经知要上说:“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灵枢终始篇上又说:“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就必须分清邪正,鉴别虚实,审辨寒热。这样才

不致犯素问离合真邪论上所说的“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子人夭殃”等错误。所以用针之时,必须慎审而详辨之。
三、怎样辨气

既然了解了气是一种生理功能现象,或病理反应,因而也就有邪正之分,虚实寒热之别;更由于病因的不同,所以在机体内也就产生不同的反应。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上说:“天地温和,则经

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随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这正是祖国医

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道理;如天气温暖和平的时候,则经水之气安静;假如天寒地冻,人被寒邪所侵,则血气凝涩不畅;如天暑地热,人被热邪所乘,则气血沸腾而漾溢;如果天气

忽然发生暴风的时候,人被虚风之邪所侵,则经脉就像波浪的涌起。这些不同的病理现象,在针刺时的反应上,也各不相同。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

灾害至矣。”因此就必须分析详辨之后,根据着不同的病理反应,给以不同的刺激手法一一补泻。补泻问题,因限于本文主题的范围,不多涉及。今将辨气的具体原则方法,分述于下:
1.正气:正气即“谷气”,或曰“真气”,亦称“精气。”当下针之后感到针下不紧不松,
不吸不顶,不急不涩,乃徐徐而和缓如绵。即所谓“谷气来也徐而和”,此经气来复之象。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上说:“真气者,经气也……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其病益触。”

当此之际,一补即实,一泻便虚。陆渊雷伤寒今释上说:“利用正气以治病,为中医治疗法之大本。”故曰应酌情补之,慎不可轻易妄泻为要。 2.邪气:
①实类:素问通评虚实论上说:“邪气盛则实。”凡是邪气旺盛而充实的,在下针之后,多感到绕绕而紧束其针,使之不得捻动。即所谓“邪气来也紧而急”。寒邪则兼见吸针内入;热邪则

反见有顶针外出之意;暑湿之邪则见紧无束意,而反旋转流利;湿重者更见有在针孔处液体外溢。风邪则紧中带缓,在针体周围多见红晕而突起,或如豆瓣复置。凡此种种,或兼见,或独现

其一者,虽症现虚象,当补之侯,必应先泻其邪,而后补之,即所谓祛邪以扶正。
②虚类:通评虚实论上说:“精气夺则虚。”凡正气衰弱,真阴亏虚者,下针之后,多弛缓无力,甚或寂然无闻;气虚者,无力而缓,深刺至地部,则反见沉紧之象,或和缓有力如常人;阴

虚者,无力而虚涩不利。刺此者,虽症现实象,当泻之侯,亦应先急补其正,而后泻之。即所谓扶正以祛邪是也。
此外,如刺之针下虚极,无任何反应感觉,甚或如插豆腐状,虽补之亦复如是者,此胃气已绝也,其子后多不良。即难经七十八难上说“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故因气而可辨吉凶,所以王节斋说:“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知气,治病从何据。”正是这个道理。
四、结语和体会

1.祖国医学文献上所说的“气”,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之一,乍一看来,似乎有些抽象,但它却包含着许许多多地具体不同的内容,不论是从生理到病理,或是从诊断到治疗,无一处不贯

串者这一“气”字。所以王节斋说:“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而本文所述,仅据针下一偶之见,但亦非全貌。更因水平所限,实难道其真髓。望医界同道,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挖掘吧!
2.针下辨气,乃是通过针下地不同感觉,来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正气与邪气两大类。正气即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的自然反应,而邪气则却是反常的病理现象。更由于病因的不同,而所出

现的反应也极不一致。因此在临床上施行手法,就不能予抱补泻的成见。标幽赋上说:“既至也,量寒热而留急;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所以说在同一穴位上就有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或补多泻少,或泻多而补少的区别。我想这是针灸临床家人所共知的。
3.利用针下辨气,不仅可以测之机体内在的抗病机能的盛、衰、消、长,同时对病情的转归和予后,也有极大的帮助。
4.个人这些看法,可能有些主观,或牵强附会,望海内同道,予以斧正是荷!
(本文发表在1959年11期第62页上)

我对“补泻”的看法
萍乡县中医院钟新洲


丰富多彩的祖国医学之一——针灸疗法,自古到今,若干世纪以来,经过前贤的努力钻研,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这一门学科里边,“补泻”一直是内经以后医家研讨

的课题。笔者学识浅薄,仅就临床体会提出对补泻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尚希同道们指正。
一补泻的涵义是对疾病症候的改善和消失而言

疾病所表现的症候虽是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除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范围。依靠八纲辨证,既可测知疾病属性、正邪消长、病情、病因、病所,又可以作为施术的标准确。因

此要使疾病症候得以消除和改善,除了辨证准,还要措施得当。专从措施一方面说,手法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历代医家对手法研究,的确下了不少工夫:如烧山火、透天涼、阳中隐除、

阴中隐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等;近代则有单刺、捻旋、雀啄、间歇……,虽然很多,但是,不论何种手法,皆不会越出“补泻”两端,而且皆是针对疾病而设的。
疾病的产生,有了外在因子,还必须具备内在发病的条件。当疾病表现出症候,那是疾病本身病理生理的发展过程。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中医认为还是“阴阳失调”所致。内经曾这样指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由此可知,阴阳失调,会导致阴阳任何一面产生病态,或表现寒热的症状。若要使“除阳平衡”,“寒热消除”,从病理转向生理正

常的话,“补泻”就是围绕着这一个中心而提出的。经曰:“善用针者,从阳引阴,从阴引日……”(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指出“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是调和阴阳的一个方法;另外如用“烧山

火”除寒,用“透天凉”泻热,是消除寒热的一种手段。从而可知“补泻”的含义和使用的目的,不外是对疾病的改善和消除而说的。
二补泻是相对刺激量的等差,一般说是一种良性刺激

古人对补泻所提出的方式方法,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加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等等。近来以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笔者认为:不论 何种补泻,它所产生的酸麻

重胀的感觉强弱,都是属于一利良性刺激(针刺恶化,补泻不当之故。即未掌握机体情况是否可以刺激,或给以适度刺激。如内经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者,不可以针,应调以廿药即是。不能以

此作为否定针刺的良性刺激作用)。通过这一良性刺激,会惹起机体一系列的反应,也即是机体本身选择使自己由病理现象转向生理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正因为如此,所以“补泻”的刺激会

因人因证而有所差异。各个机体情况不一(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病性虚实),所耐受的刺激量也就不一了。一种轻的刺激,对甲可以取到“补”的作用,而对乙也许呈现“泻”的作用,也

许丝毫不起作用,也许乙需要更强一些的刺激才会起到“补”的作用。举例为证:
(一)县人民银行张某,患慢性风湿,腰荐隐隐作痛,脉象濡缓,面白晳,虚寒证象毕露。初给柔和捻转的兴奋手法予以针治,效果不著。改用快速提插捻转的强刺激,患者得到了重度的酸

麻感,才感觉异常轻松。从这一个例子看,以证候的虚实说,重的刺激起到了兴奋血行、缓解隐痛的作用,难道不可以说“重刺激”为“补”吗?
(二)三年前,门诊一妇人,该妇患坐骨神经痛很剧烈,初予重刺激留针,疼稍止。但针后不久,旋又复发剧痛。之后,改用柔和的适度捻转,疼止后,未见疼痛反剧的现象。从这一个例子看

,以制止疼痛为标准的话,那么不强的刺激,也可以归于“泻”的范围了。
(三)萍乡机械厂厂长杜某,久患背胛膏肓穴附近疼痛。1956年住院治疗。用得气后留针间歇捻转针法,效果不著。改用“烧山火”,施术15次,其疾若失,追踪观察三年,从未复发。“烧

山火”本属于“补”的范围,三进一退的刺激强度,当然较间歇捻转为大。从这一个病例看,如以轻重刺激为补泻的标准,那么烧山火似乎近于“泻”的范围了。
由此证明,补泻这一概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刺激总量的等差所表现的补泻作用,可以反映出机体的情况与症候的差异;同时表明着“补泻”与机体症候是一个整体,密切结合,互相

反映着。因此,不论补和泻,它的刺激总量对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这一良性刺激是以反映机体需要为标准的,与机体情况密切结合着的。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7: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影响刺激总量的等差变化关系以及如何使刺激量适合机体情况

  通过补泻的手段(刺激量的等差),所达到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调节偏胜”,“调和阴阳”,也即是激发大脑皮质的调节机能与管制机能。因此,掌握补泻,应该特别强调刺激总量要适合

机体的具体情况。能适合不同机体的情况,刺激量必然是等差的。上面已经举例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一个等差,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了。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这一个等差受着

下列因素的影响:捻转的速度(频率),指力的大小,捻转的角度和刺的深广度(振幅),取穴的多少。如取穴少,但由于指力强、捻转快、角度大,刺激总量就会强。若取穴多、指力小捻转慢、

角度大,但时间长,刺激总量也会强。如在同一机体施术,取穴不变,由于指力、频率、幅度有差异,刺激总量会随着发生差异。明了了这些变化关系,在辨证施术的基础上,是可以较大限

度地适合机体的情况的。它们间之关系拟公式说明如下:
  设甲为虚证,刺激总量为A乙为实证,刺激总量为B则甲对针刺的反应是:补A+虚证乙对针刺的反应是:泻B+实证那么A可以等于B;也可以A不等于B设某机体适合的刺激量为XX=取穴少+指力强+

振幅大+频率高也可X=取穴多+指力小+振幅大+频率低从而可知“补泻”刺激量的等差是临床实践的结果,随着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如果刻舟求剑,死搬教条,刺激总量若能适合机体情况那

真是不能想像的了,所以内经过说:“为虚为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针解篇)   
四如何使补泻恰到好处

  正由于不可能把“补泻”刻板地规定,要使它适合机体的话,首先就必须考虑机体的情况,才有可能恰到好处。弄清机体情况,永远离不开辨证论治。如辨清病在气,内经指出:“气有余则

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伤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意思说气病有余,泄经隧时,不要伤了经隧,而且不要出血,不要伤了气;不足呢?更不要伤气,就该“补”了。

如辨清在血,“血有余则泻其胜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这里是针对血络而调治,有余,出血以泻邪气充盛的络脉,不足,补其

不足的络脉,不要刺出血。如辨清病在什么地方,就针对着什么地方施针。经曰:“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

骨……针道备矣。”(调经论)如辨清阴阳偏虚,内经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终始篇)这里指出了调和阴阳的具体方

法。如遇到邪盛正虚的时候,内经这样说:“帝曰:补泻奈 何?歧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真邪离合论)。很明显,用针很快地刺出盛满之血就可以使“正虚”得复,这

不是祛邪安正使用恰当刺激而致吗?另外机体的体质肥瘦,所处自然环境(四时),对刺激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内经这样提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刺肚士应深而留之,刺瘦人应浅而疾

之”;“刺婴儿应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由此可知:从季节上说,在春夏,机体适合于浅刺,而秋冬呢?可以深刺一些;从体质说,身体结实的人可以耐受较重的刺激量,可以刺深些,

时间久些(深而留之);瘦人呢?不能耐受重的刺激只能刺浅些,刺拔针都要快些(浅而疾之)。这里征引的经文,都涉及到了刺激量与机体的关系,处处不离刺激量(补泄)应该“恰如其分”,不

要太过与不及。然而问题还不止此,运用补泄的时候,其中还有一个主要环节——手法该特别加以注意。内经在这方面也提到过“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以“方圆”来形容补泄的方法

,“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得气为故。……故命曰泻。”“呼静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故命曰补。”(离合真邪论)这里

说的是补泄与呼吸的结合以及针术的过程。更明确的是:“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

利其路,是谓大泄……”这里谈泻法,刺针要做到把针孔摇大些(摇大其道)。可想而知,那种手法刺激量可不小哩!至于补呢?“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

从出,方实而疾出针……”这里谈“补”,在针刺当儿,针下四周有了充实的感觉时就很快把针拔出来。这样的手法,所给予机体的刺激量就小得多了。经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宝命全形论)这里进一步阐明了补泄刺激量的大小,应掌握什么标准和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刺虚必须使

他实,刺实必须使他虚,这就是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要专心一致的,好像手里抓住猛虎一样。气至了不可失掉刺激的良机,那么针刺的深浅,针感的远近都会由我灵活掌握住了。经曰:“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灵枢终始篇),运用补泻手法必须“气至为故”和“得气为故”,所谓“气至”和“得气”,即是针刺后机体起了

一定的针感反应。所谓“气调”却是补泄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刺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以后,应该适可而止(气调而止),补泻适当(知迎知随)的话,“气”就得以调和了,疾病也因而转向

痊愈,这样的刺激就恰到好处了。   
五尾语

  内经关于补泻的论述是很多的。总而言之,不外乎根据病性、病情、病所、体格强弱肥瘦、季节、气候等等,而标示出如何运用补泻”,使补泻发挥恰到好处。后代医家多遵循经旨,而且

代有创造。那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掌握和进一步缀研、体会的。
  笔者认为:“补泻”不过是刺激总量的等差罢了,它必须与机体具体情况结合,因人因证而异。用同等量的刺激对不同的机体也许起也许不起相等的效果。如果固执于轻刺为补、重刺为泻,

未免胶柱鼓瑟。若失于灵活,有时会产生毫厘千里之别!   “补泻”问题,确实难谈。俗语说:“针灸易学,补泻难明。”这句琵正反映出一部份人对“补泻”抱有神秘观念。所谓难明,如果

不是困惑于众说纷纭的“补泻”方法,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的话;那就是困惑于临床实际:甲针腹痛有效,乙针也有效,他们亚未结合呼吸、开阖,更不理会迎随。痛随针止。以此来看补泻,

补泻并不重要;然而在某些壕合里,甲针无效,乙针有效,这一差异,不正好说明施针者能否掌握补泻方法所致吗?以此来看补泻,补泻又很重要了。无论惑于众说纷纭或惑于临床事实,总之

,这也许是对补泻的实质,也即是刺激总量对适合机体的关系还不够明了,如果搞清楚了这个关系,“补泻”并不是十分难以理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17:10 , Processed in 0.40556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