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9|回复: 1

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1-17 16: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17 16:05 编辑

       <>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浮针治疗,一组毫针加口服抗炎止痛药、理疗等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浮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毫针组。结论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更好。
       <关键词> 颈肩肌筋膜炎 浮针疗法毫针疗法
       颈肩肌筋膜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劳损、肝肾亏虚或外邪侵犯而致脉络、经筋受损,气血运行壅滞,瘀血内积、闭塞不通。我院采用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取得很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炎患者40例,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按就诊的单双次序分为浮针疗法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7~63岁;病程2~27个月。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6~62岁;病程2~27个月。患者多有明显的劳累、创伤和感受寒湿的病史,以及接受过其他治疗的经历。
       1. 2 理论根据
     《灵枢 官针》言“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提示了浮刺的剌法和适应症。而《针灸学辞典》释为“肌肉斜刺”,“浮是浮浅,当肌肉处斜向刺入”,我们理解为沿皮刺。另外,《灵枢 官针》云直针刺为“引皮乃刺之”,《针灸学辞典》释为沿皮刺。其他如九刺中的毛刺、分刺,十二刺中的直针刺、扬刺、旁针刺等均为我院施行浮针疗法在刺法学和治疗学上的理论依据。《灵枢厥病》载:“头痛,,….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提示近治原理,为我院于颈肩局部痛点浮针治疗之依据。《内经》在介绍十二刺中的报刺时,强调了留针。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拨针,于以左手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我院浮针疗法就是结合以上理论而采取在皮下进针,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
       1. 3 方法
       浮针疗法组    查找痛点:查找范围由大到小,直至找到最痛点;确定进针点:进针点应选在最痛点周围,多数在距最痛点4~5 cm处;且应避开皮肤上的瘢痕、结节、破损等处。消毒:用含0.5%有效碘消毒液消毒进针部位和医者左手拇指、食指和持针指头;针刺方法: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展或捏起所刺部位皮肤,右手拇、食、中三指挟持(5号0.5 mm×30 mm或6号0.6 mm×32 mm因人选择)一次性浮针针柄,针体与皮肤呈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移去左手,针尖对准最痛点,快速平刺进针,透过皮肤后将针身平贴皮下横向进针直至逼近针柄,一般为针尖抵至距最痛点0.5~1. 0 cm左右即可。进针过程中,应无疼痛,无得气感,否则,应退回针尖至皮下,重新进针。进针完毕后,再按压痛点处,或让患者活动,一般压痛立即明显减轻或消失。若疼痛未见减轻,则检查针尖是否正对最痛点,若有偏差,应重新校正。完毕后,在进针点处用一个无菌小干棉球盖住针孔,再用胶布贴敷以固定针柄。留针时间一般1天为宜,取针后,若疼痛仍未消失,可再行浮针治疗,每2天1次, 3次(6天)为1个疗程。留针期间,针刺局部不得见水,以免感染;局部活动范围不要过大,以免针体移动,影响疗效。对照组: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加口服抗炎止痛药、理疗等。每天1次, 6次(6天)为一个疗程。注意事项:必须找准压痛点,如果压痛范围较大,选取最痛点,一般一点一针,每次可选一两个点操作。
      1. 4 疗效判断
      ①治愈:疼痛、酸胀症状消除。②显效:疼痛、酸胀症状明显减轻。③好转:疼痛、酸胀减轻。④无效:疼痛、酸胀无改变。
       1.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用x2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6: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讨论
      颈肩肌筋膜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劳损、肝肾亏虚或外邪侵犯而致脉络,经筋受损,气血运行壅滞,瘀血内积、闭塞不通。浮针疗法是在病痛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浮针疗法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两个途径发挥作用的,具有疏通经络、畅调气血、化瘀止痛效果,但具体如何调节,其机制尚未明了,仍需进一步研究。其疗效特点:治疗疼痛时起效快,进针完毕即可收效;留针时间长,留针期间仍可减轻疼痛,患者可自由活动;安全无副作用,无传统针刺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少;治疗时间短、费用低。而传统针刺留针需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时间短,一般需要多次治疗。在相同的疗程下浮针组的治疗效果优异对照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0:44 , Processed in 0.64897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