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9|回复: 1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1-17 16: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17 16:19 编辑

    摘 :[目的]运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将 78 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治疗。10 天为 1 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中风偏瘫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行之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关键词: 中风偏瘫; 眼针;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脑血管意外( CVA) 是一种严重的致残致死的常见病,我国 CVA 的患病率为 719/10 万,病死率为116 / 10 万,大约有 75% 的存活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目前在临床治疗上缺乏特效药物。笔者跟随导师近几年来在临床采用眼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 1995 年全国第 4 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相关标准。
       12 纳入标准    CT MRI 证实主要病变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年龄 85 ; 病程在 1 6 ; 一侧偏瘫,肌力 3 ; 神清,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检查和治疗。
       13 排除标准   偏瘫肢体肌张力明显增加; 有较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如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精神障碍及痴呆、帕金森氏病、关节病变等; 眼部有明显感染性炎症者。
       14 病例来源  选取医院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入院后经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入组共 78 例,其中,男 52 例,女 26 ; 年龄最小 46 岁,最大 79 岁,平均 68 ; 病程 3d 6 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病变性质、病变部位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 005)
       15 病例分组   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施盲分为两组,每组 39 例。
       16 治疗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包括对症支持疗法、降颅压、神经保护剂、预防感染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针对基础性疾病及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进行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
       17 针灸疗法
       171 针具选择   眼针选择 29 号直径 034mm,长15 毫米即 15 寸的不锈钢针。体针选择 28 号直径038mm,长 25 50mm 的不锈钢针。
       172 眼针 主穴: 下焦区穴,上焦区穴。配穴: 脾胃区穴,肝胆区穴。每次取 2 穴区,以针刺瘫痪对侧为主,用 32 05 15 寸不锈钢针,先以左手指压住眼球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所选穴区沿皮轻轻平刺或斜刺 2min,然后左手食指轻接进针处以固定皮肤,施捻转手法 2min( 每分钟捻转约 160 ) ,留针 10min 后,再行针 2min 即可出针,每日施术 1次,10 次为 1 个疗程,间隔休息 4 5d
       173 体针  根据病情辨证取穴,施行或补或泄手法,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常用穴位: 上肢: 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 环跳、尾骨端上 3 寸旁开 3 寸处,风市、伏兔、阳陵泉、绝骨、太冲、昆仑等。言语蹇涩者加金津、玉液,口眼歪斜者加地仓、颊车、牵正等。肘部拘挛者加曲池,腕部拘挛者加大陵,膝部拘挛者加曲泉,踝部拘挛者加太溪等。以上各穴交替使用,每日针刺 1 次,留针30min,每隔 10min 行针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2 疗程间休息 4 5d
       18 疗效标准   根据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定的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评分。痊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100%,病残程度 0 ; 显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90%,病残程度 1 3 ;有效: 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45%; 无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7%左右。
       2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 试验组愈显率为 66.80%,对照组为 20.50%,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试验组有效率为84.6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4.60% ,组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内经》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的功能紊乱、局部的病变,都可用眼针来治疗调整。
       彭静山教授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眼与五脏六腑、十四经脉关系,融汇了华佗的“观眼识病”学术思想,研创了眼针疗法。眼针的八区十三穴与经络有表里相通的密切关系,中风证主要在于经络为病,眼针加体针疗法之所以能取效,在于治其经脉,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且眼针具有针具小、取穴少、手法轻、操作简便、见效快等特点。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17 16:19 编辑

      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经络是人体第三平衡系统且有整体区域全息的性质,所以针刺眼穴可产生十二经感传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眼穴上焦区主治头部、上肢病症,下焦区主治腰骶部、下肢病症,故以它们为主穴,针刺这些眼穴则可安神定志,疏通经络,理气和血从而改善脑的供血加速偏瘫肢体的康复。
      本观察采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16:23 , Processed in 0.16109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