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1-19 17:13 编辑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中医的“乳痛”范畴,又可称为“乳疖”或“妒乳”。本病多发于产后3~4周哺乳期妇女,发病急,病势发展快,一旦发病患者痛苦又影响哺乳,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影响母、儿两人的健康;患者和乳儿往往是一家的重要成员,一人患病影响全家,所以深受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本病治疗贵在早期消散,故有“以消为贵,以溃为畏”之说。本文把病变初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腕踝针进行治疗并与常用的针炙疗法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针灸门诊就诊的患者,共收集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病例1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以随机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年龄均在23~38岁之间,且病程在3 d以内,未成脓、未经过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初期,症见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内出现肿块,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颜色略带红色,局部变硬且有压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1。C-反应蛋白大于10 mg/L。 1.3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乳腺炎初期的诊断标准,在哺乳期发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年龄在23~38岁之间,且病程在3 d以内,未成脓、未经过其他方法治疗过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单纯由乳汁淤积形成而无细菌感染者,排除身体其他部位的急性炎症影响的患者。排除身体其他疾病而禁用针灸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腕踝针治疗组 (1)针具: 29号不锈钢毫针。(2)取穴;腕踝针穴点上2穴,位于腕部掌侧面,腕横纹上两横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3)针刺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针刺穴位局部选用75%乙醇常规消毒,用29号不锈钢毫针,其中腕踝针穴点用1.5寸毫针,向上平刺,以皮下推进针无阻力、针下有松软感为行针之最关键,当针尖通过皮肤后,即将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直线在皮肤表浅下进针到1.2寸,要求不引起酸、麻、胀、痛感觉。否则要调整进针方向和深浅度;膻中穴用1.0寸毫针,向上平刺,以得气为佳。留针20min,其间不行针,同时用清艾条悬灸病变局部20 min,以局部烘热能耐受为佳。 1.5.2 针灸对照组 (1)针具: (同上)。(2)取穴:膻中穴、患侧少泽穴、期门穴、足三里穴、乳根穴。(3)针刺方法:体位、消毒、针具同上。膻中穴(同上)。乳根穴用1寸毫针向上平刺0.8寸,期门穴用1寸毫针沿肋间隙向前平刺0.8寸,足三里穴用1.5寸毫针直刺1.2寸,均以得气为佳,留针20 min,其间不行针,少泽穴用0.5寸毫针点刺。同时用清艾条悬灸(同上)。每组每天均治疗1次,治疗3次后评定疗效。 1.5.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痈的疗效标准,痊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乳汁排出通畅,血常规化验恢复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无效:全身、局部症状无好转,或已成脓。 1.5.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及自身治疗前后用t检验。用SPSS 12.0软件处理。 2 结果 2.1腕踝针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各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3.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急性乳腺炎为中医的“乳痈”范畴, 又可称为“乳疖”或“妒乳”。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将发生在妊娠期的称内吹乳痈, 发生在哺乳期的称外吹乳痈, 余者统称为不乳儿乳痈, 其中以外吹乳痈多见, 且多发于产后3~4 周。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 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是发生急性乳腺炎的基础。乳汁淤积, 乳络不畅, 乳管阻塞, 宿乳壅滞不散, 蕴久化热而成本病。(2) 肝郁胃热: 乳头属肝, 肝主疏泄, 能调节乳汁分泌, 乳房属胃, 乳汁为气血所化, 源出于胃。若情志不畅, 肝气不舒, 疏泄失职, 或产后饮食不节, 胃热壅滞, 二者蕴结, 经络阻塞, 气血瘀滞而成乳痈。《外科精义》谓: “乳子之母, 不知调养, 怒忿所逆, 郁闷所遏, 厚味所酿, 以致厥阴之气不行, 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 阳明之血热沸腾, 故热甚而化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