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1-21 16:49 编辑
【摘 要】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食欲抑制的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 + 阿卡波糖治疗及控制饮食。实验组除实施对照组的治疗外,予以腹部穴位埋线10 次,每 10 天一次。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及血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腹围及血糖均显著下降,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腹部穴位埋线疗法能有效抑制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减轻体重、减少腹围及有助于控制 血糖。 【关键词】 埋线腹部穴位 腹型肥胖 食欲 腹围 腹型肥胖( Abdominal Obesity) 又称中心性( 或向心性) 肥胖是指脂肪过多沉积于腹部或腹腔内脏的肥胖( 诊断标准: 男性腰围超过 90 厘米,女性腰围超过 80 厘米)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全球肥胖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多有胰岛素抵抗,并常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集结出现,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防治腹型肥胖是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穴位埋线通过对腹部穴位埋入可吸收羊肠线,从而对局部穴位起到长期刺激,达到调节代谢,抑制食欲,而达到减肥,尤其是减腹部脂肪的作用。穴位埋线以线代针,发挥其治疗作用,埋一次线相当于针刺 20 ~ 30 次效,又称“长效针感疗法”。本研究通过运用腹部穴位埋线干预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食欲的控制从而对体重、腹围及血糖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 2012 年 1 ~12 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80 例,通过随机分组,设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40 例。 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 25 ~ 65 岁,知情同意者; ②首次接受腹部穴位埋线。 1.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严重心脏病患者; ② 阑尾炎及疝气患者; ③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有精神疾病者; ④ 腹部皮肤有损伤或感染等不适合穴位埋线者; ⑤有晕针史; ⑥不接受本实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二甲双胍 + 阿卡波糖治疗及控制饮食。实验组除实施对照组的措施外。在征得患者的同意给予腹部穴位埋线治疗。 1.2.1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说明目的、意义及方法,消除患者因未曾接受过此项操作而导致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同意。 1.2.2 操作步骤: 取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双侧天枢、双侧水道、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等腹部穴位,用红色签字笔做好标记,按常规用安尔碘Ⅱ型消毒局部皮肤直径约 5 cm,待干。用 10 ml 注射器针头作套管,用规格 30 号1. 5 寸长的毫针作针芯。将 3 - 0 号羊肠线 1 ~ 2 cm 放入针头内,后接针芯,右手持针。将置有羊肠线的针头直刺或斜刺入所选穴内,然后左手推针芯。左手以备用针芯推入针头使羊肠线固定于穴位中,按闭针孔,同时右手退针管即可,用干棉签按闭针孔片刻即可。治疗时间为每 10天 1 次。 1.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按统一的观察时间进行,每 10天测一次体重、腰围、血糖,观察并记录,观察时间为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体重、腰围、血糖改变,以客观测量为准,比较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开始 3 个月后记录体重、腰围、血糖情况。纳入的病例根据个体情况设定饮食控制的目标,以每餐摄入的饭量为达标指标,治疗开始后 3 个月统计饮食达标的情况( 出现反弹的列为饮食控制未达标) 。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 t 检验,p <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腹围、体重、血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腹围、体重、饮食达标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说明腹部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饮食及体重控制有良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与两组均同时接受药物治疗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