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1-22 16:17 编辑
摘 要: 目的: 观察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喉痹的临床疗效, 探讨其机理及科学性。方法: 将 60例急喉痹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放血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放血疗法 (即用毫针丛刺患处、用三棱针点刺拇指三商穴和耳轮三点放血 )治疗; 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胶囊和病毒唑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 5天,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针刺放血治疗组治疗后第 3天和第 5天的愈显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喉痹疗效确切, 并经临床观察, 具有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针刺放血; 中医疗法; 急喉痹;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 60例, 均来自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急喉痹 (中医辨证属肺胃实热型 )患者,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组 30例, 西医治疗组 30例, 其中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白细胞计数、咽拭子细菌培养、主要症状和体征分布上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意义 ( P > 0.05),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依据 依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制定诊断标准如下。 ( 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 肺胃实热型。症见: 咽痛剧烈, 痛连耳部, 吞咽困难, 咽部干燥, 口渴多饮, 发热, 咳嗽, 痰黏稠, 头痛, 大便干, 小便黄赤, 咽部鲜红, 颌下有核。舌红苔黄, 脉数有力。 ( 2) 西医诊断标准: 病史: 病毒与细菌感染均可引起本病。常有受凉、受热、受湿、过劳、烟酒过度, 以及各种物理或化学等刺激诱因。症状: 咽痛或吞咽痛, 咽部干燥, 灼热, 全身不适感, 发热, 畏寒, 四肢酸痛, 食欲不振。检查: 咽部黏膜充血, 颜色鲜红; 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或咽黏膜脓点散在分布; 悬雍垂、软腭红肿; 咽拭子培养有致病菌或阴性。 诊断时, 必须有急性发作, 具备以上部分或全部症状, 并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检查所见阳性体征, 即可诊断。 1.3 试验病例选择 凡诊断为急喉痹并符合中医辨证急喉痹肺胃实热证诊断者, 发病在 48h之内, 且发病后尚未用药及治疗、无心肝肾及血液等方面疾病、年龄18~ 65岁的志愿受试者, 可纳入试验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采取丛刺患处、点刺拇指三商穴和耳轮三点放血相结合的方法。嘱患者张口, 用压舌板压定其舌头, 暴露口咽部, 然后, 持 5寸长毫针对准充血红肿之咽窍患部, 以丛刺法轻浅地点刺 5~10下 (即在患部作比较集中的点状丛刺 ); 点刺三商穴 (三商为奇穴, 位于拇指指甲根部, 其桡侧缘为少商, 尺侧缘为老商, 中间为中商, 三穴合称三商 )放血: 医者先用手捋患者一侧手臂, 从上臂往下沿腕直捋至拇指下端,往返十数下, 使拇指局部充盈血液, 然后, 左手握紧拇指根部, 右手用 75%酒精棉签消毒拇指三商穴后持三棱针用点刺法快速刺三商穴, 斜刺 0.1cm, 疾入疾出, 如似闪电, 约出血 0.1m L即可, 再同法刺另一拇指穴位;点刺耳轮三点 ( 即耳轮上、中、下各一点, 等距离 ) 放血: 医者先用左手揉摩患者一侧耳轮约 5m in, 使局部充盈血液, 然后左手捏紧耳轮相应部位, 右手用 75%酒精棉签消毒耳轮处皮肤后持三棱针用点刺法快速刺耳轮三点, 直刺 0.1cm, 疾入疾出, 如似闪电, 约出血0.1mL 即可, 再同法刺另一耳轮三点。每天操作 1次,连续治疗 5天。 2.2 西医对照组 用头孢拉定胶囊和病毒唑口服( 头孢拉定胶囊, 每次 0.25g, 每日 3次; 病毒唑片剂,每次 0.1g, 每日 3次 ), 5天为 1个疗程。 3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 》, 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评定。痊愈: 用药 3天以内症状减轻, 5天以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积分减少≥95% ; 显效: 用药 5天以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积分减少≥70% ; 有效: 用药 5天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30% ; 无效: 用药 5天以内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或积分减少不 30% 。 3.2 结果 治疗第三天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经 Radit分析,两组治疗第 3天总体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表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经 Radit分析, 两组治疗结束时总体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 P < 0.05) , 表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经配对 t检验, 针刺放血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 0.01), 说明试验组能显著改善急喉痹咽痛、咽干灼热, 咽黏膜、悬雍垂红肿, 咳嗽,发热, 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 咽侧索红肿等症状体征。 经配对 t检验, 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 试验组在改善咽痛, 咽干灼热, 咳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 P < 0.05) , 优于对照组; 而对发热, 咽黏膜、悬雍垂红肿, 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 咽侧索红肿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 P > 0.05) , 疗效相似。 经配对 t检验, 试验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说明针刺组对急喉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经配对 t检验, 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积分差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积分差值及淋巴细胞百分比计数积分差值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说明针刺组对急喉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影响和西医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