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1-25 16:48 编辑
摘 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结合枕骨全息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69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34 例) ,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及枕骨全息推拿疗法,对照组内服谷维素、VitB1 片及必要时服用安定片。结果: 通过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分对比,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 ; 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及枕骨全息推拿对失眠症有较好的调治作用,应用方便,无不良反应,临床当予以关注及推广。 关键词:失眠; 穴位埋线; 枕骨全息推拿疗法 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学习压力过重而导致的精神紧张、抑郁等精神因素、环境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引起睡眠障碍,失眠是各种睡眠障碍最主要的特征或常见症状,发生率极高。失眠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失眠症的中医药干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于 2007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采用穴位埋线及枕骨全息推拿治疗该症,并设观察组对比,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介绍于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66 例均为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5 例,男 14 例,女 21例; 年龄 18 ~ 60 岁,平均 32 岁; 病程 6 个月~ 5 年;( PSQI) 评分( 具体见诊断及纳入标准) 为( 13. 95 ±2. 71) 。对照组 34 例,男 14 例,女 20 例; 年龄 19 ~ 59岁,平均 33 岁; 病程 7 个月 ~ 6 年; ( PSQI) 评分为( 13. 56 ±2. 80)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 2. 1 诊断依据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评定。( 1) 主诉: 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2) 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 3 次,并持续 1 个月以上。( 3) 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4) 睡眠量和( 或) 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5) 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异常。 1. 2. 2 所选病例必须满足下述所有条件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分大于 7 分,相关症状的理化检查无明显阳性者。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 2. 1. 1 穴位埋线组 ( 1) 主穴: 心俞( 双) 、肾俞( 双) 、足三里( 双) 、三阴交( 双) 。 配穴: 肝火扰心加肝俞( 双) ,痰热内扰加脾俞( 双) 、丰隆,心脾两虚加脾俞( 双) 、气海,心肾不交加志室( 双) ,心胆气虚加胆俞( 双) ,脾胃不和加脾俞( 双) 、大肠俞( 双) 。 ( 2) 操作: 穴位常规消毒后,用 6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 号 2 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 0000号羊肠线 0. 8 ~ 1cm 放入针头内,后接针芯,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左手推针芯,同时右手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后结束。 2. 1. 2 推拿疗法 根据枕骨全息定位法选穴: 枕骨第二线定位,由枕骨下缘取之。以枕外隆凸为终点,两侧乳突为始点,左右各分为 7 个枕点反射区,每点约相隔一横指,从外到内分为: ( 1) 心、( 2) 肺、( 3) 胃、( 4)脾、( 5) 肾、( 6) 肝、( 7) 生殖区( 前列腺、子宫) 。 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于其背后,用双手拇指于患者枕点反射区点按寻找阿是穴( 痛点) ,并于局部触及条索状物后持续用力弹拨点压,每穴按压 1 ~ 3min。先埋线后推拿,每周 1 次。 2. 2 对照组 口服谷维素 30mg,VitB1 10mg,均每日 3 次。必要时服用安定 0.25mg。 两组均嘱患者多参加体育锻炼、欣赏音乐,保持心情愉快等。治疗四周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 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控制: 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 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 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 3h 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 症状减轻,睡眠较前增加不足 3h。无效: 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3.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4 讨论 睡眠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灵承受着极大的负担和压力,从而出现失眠、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日渐威胁人们的健康。现代研究表明,失眠可能是形成有症状性糖尿病、引起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增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还可增加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现代医学临床治疗大多使用安眠、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但此类药物依赖成瘾等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临床运用。因此,中医药对本病的干预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本病属于中医学“失眠”范畴。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宁,睡眠不安。针灸疗法治疗本病通过经络气血的循环作用,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使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趋于正常。本观察取穴以背俞穴为主。背俞穴与其相应的脏腑的位置、体表投影相邻近,且脏腑有病多反应在背俞穴,针刺背俞穴可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通过脊髓背角中躯体内脏联系途径和自主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调整内脏器官功能。故首选心俞、肾俞以交通心肾,次而根据不同证型以肝俞、胆俞疏肝利胆、以脾俞、大肠俞健脾和胃,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固本、调理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现代众多研究也显示足三里可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整体双向综合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可滋阴宁神,统调肝脾肾三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