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1-29 15:56 编辑
摘要:经筋理论是中医学术中,研究经筋的分布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和康复的理论。临床上颈肩腰腿痛为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界历来将该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归纳“骨伤科”范畴,而其实更应属于 “软组织损伤”范畴。本文应用现代解剖学论点,阐述经筋理论中的软组织损伤,并且总结了目前应用经筋理论进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做一概括。 关键词:经筋理论;痹痛;筋膜 经筋理论首见于 《灵枢·经筋》篇。而 “经筋”一词在 《内经》中仅见于 《灵枢·经筋》篇,且在该篇内外未有训诂出现。然而这里经筋理论所提及的经筋,其实就是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灵枢》中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和治疗。经筋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掌握经筋理论及经筋刺法对治疗骨伤科痛症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医者对经筋的实质、经筋病候及对经筋病的治疗方法有着不同的看法,为更好地理解及应用经筋理论,本文将综合古代医家沿用经筋理论进行治疗和探讨与现代学者对经筋的分布规律、生理功能、主病和治疗的认识进行初步总结,概述如下。 1经筋的基本概念 1.1十二经筋 “经筋”一词在 《内经》中仅见于 《灵枢·经筋》篇,且在该篇内外未有训诂出现。筋,从“竹”,从 “力”,从 “月”。显然,筋是指有竹节样外形且能产生力量的肌肉组织。故《说文解字》云,“肉之力也”。先贤以十二正经为纲,沿经脉分布对诸筋进行描述和概括,故称之 “经筋”。从临床角度看,经筋就是以经脉为纲,是对人体骨骼肌及其附属组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杨上善注释曰:“十二经筋内行胸腹郭中,不入五脏六腑”。脉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膜筋。经筋是机体筋肉系统的总称,隶属于正经,为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每一条主要连系同名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若干肌肉群,而与脏腑没有属络关系(并非不入脏腑),故仅以十二经脉之意按手足、阴阳命名,而不冠以脏腑名称。十二经筋向心而走,无逆顺之分。它们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爪甲之间,聚结于骨骼、关节之上,终结于躯干、头面部位(手三阴之筋结于贲至胸膈部;手三阳之筋结于角至侧头部;足三阳之筋结于至面颊部;足三阴之筋结于阴器至下腹部)。其分布规律有两种:一为根据手足三阴三阳分布,即手足六阴之筋分布在肢体的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手足六阳之筋相应分布在肢体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二为对应十二月的排列顺序,则与其空对应十二月的排列顺序,则与其空间序列有很大的出入,如按照四季的孟仲季各三月的顺序重排,则为:足少阳、足太阳、足阳明、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心主、手太阴、手少阴。 1.2经筋的生理特性 经筋的筋”是肉性组织。它随着人的意志伸缩变形并产生力量,透过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而这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骨骼肌经筋。阴阳平衡,刚柔相济,肢体的俯与仰、屈与伸、外旋与内旋、外展与内收等功能活动就灵活自如、矫健敏捷,正如《灵枢》中的 “天年”,“刺骨真邪”等篇章,指出“肌肉解利”,这就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素问·痿论》所提出的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正是经筋生理功能最简明的概括。经筋的作用为:一是连接四肢百骸,维系周身———这是由于经筋的结聚散络分布方式所起的作用。十二经筋概括了肌肉、筋腱、筋膜、系膜等功能。“筋为刚”指的就是肌肉、筋腱附着于骨骼关节能使人站立、行走进行正常的屈伸运动等多种活动功能,表现了经筋的强劲而有力;二是对周身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起着保护作用———即“……肉为墙……”的含义,是指肌肉布满充实于体表和四肢,形成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各组织器官及脏器的外周组织体系。 2应用现代观点阐述经筋 2.1经筋的实质 经筋实质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种是单一组织说,如认为经筋实质是神经组织;另一种是多种组织说。王雨认为经筋类似于肌肉(主要是肌腱和韧带)以及神经系统中的周围神经。中医筋伤学认为筋相当于四肢与躯干部位的软组织。黄敬伟认为经筋是总括全身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有机联结结构是机体的生物活性的庞大器官。陈东煜等认为,在皮肤腠理与肌肉筋膜之间存在一层活性的非解剖层次结构性质的调节系统,称之为“经筋层”,它是一个网络样的存在,不仅能 “营行表里……联缀百骸”,还“出入脏腑,以次相传”;故能 “维络周身”,明确提出“经筋层”概念。尽管各种提法不同,但可以肯定,经筋涉及范围极为广泛,遍及全身,在组织类型上,几乎与所有软组织相关。薛立功、张海荣认为经筋实质为筋肉系统,并写成专著《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对于指导经筋病的临床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勇等认为,经筋与人体肌肉、肌腱的分步、起点和走行基本一致,两者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与骨骼的联系方面,具有相关的特点和规律。所以,十二经筋的实质,就是作为肌肉系统的一部分来描述的。程永认为,《内经》中所论的经筋就是指神经和筋肉两大系统。HeleneM等发现经穴与结缔组织的密切关系,提出结缔组织是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穴位是位于肌肉之间或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结缔组织。 2.2现代筋膜学说和理论的提出 筋膜 (Fasicia)是指皮肤与肌肉之间、肌肉内部的纤维结缔组织。在《内经》中已有筋、膜联用的论述。《素问·痿论》在论述肝与筋膜关系时,认为: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也就是说,筋与膜尽管是两类不同的组织,但由于同为肝所主,在中医学五行分类中属于同一类生命过程,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同源同流。而现代筋膜学也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找到了各类筋膜的共同来源,并且以多种形式在全身呈现出,但无论中医理论,还是现代生物学观点,都提示各类筋膜在来源上具有一致性。目前已有国内学者关注到经穴分布与结缔组织的密切关系。原林等在国家“863”数字人项目研究过程中,结合了影像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印证,发现了与古代经络记载走行相似的线性结构,从而首先提出了经络实质的筋膜学理论,认为人体筋膜支架是经络的解剖学基础,且拥有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党瑞山等观察到手太阴肺经全部穴位与结缔组织的密切相关性;费伦等以核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方法揭示了穴位都处于各种不同的结缔组织中。郑利岩等用声测经络技术证实了经脉线的物质基础为筋膜组织。 3古代各个医家所沿用的经筋理论 东汉医家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对疼痛的辨证治疗及针药并举的学术思想,对经筋疗法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难经,最早对《内经》理论进行阐发,从解剖角度对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进行了诠释。晋代,皇甫谧的 《针灸甲乙经》其以 《灵枢·经筋》为蓝本,详细论述了经筋的始末,循行分布,病理和治则,对《内经》与 《难经》的经筋学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在经筋理论的发展史上起了承前起后的作用,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指导教学与临床具有深远意义,是经筋疗法历史的第二个里程碑。明·张介宾认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经筋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首次完善提出经筋概念,与上海陈氏的“经筋层理论”和广州原林的 “筋膜学理论”似有合契。 4经筋病的病因病机 常见病因:外感六淫与疫毒,经筋感受六淫,可使经筋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失常,如果长期不能清除外邪,可造成关节功能的器质性损伤。外力伤害即外力致伤,是指外界暴力所致的经筋损伤,诸如挫伤、碾压伤、扭伤、堕落伤等。劳损又称积累性劳动损害,多因职业操作,长年重复相同姿式和劳作,使相关经筋反复慢性损伤。因一般治疗较难奏效,常常成为临床上的顽症,古医家称之为“顽痹”、“深邪远痹”、“瘤痹”等,说明它是临床棘手的顽证。综合以上,外感六淫邪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累过度均为病因。肌组织在受到主动收缩力或被动牵拉力时,其应力点基本在肌的起止点,即肌在骨骼的附着点,《灵枢》经称“尽筋”处,可称作筋结点这里也正是劳损并引起关节痹痛的重要部位。而在该部位的附属组织更首当其冲,是劳损最早发生的部位,筋结点反复损伤,尤其有“横络”形成时,则称之为结筋病灶点。这些筋脉结聚的病灶点反复对机体产生恶性刺激,使软组织长期反复的循环载荷和应力集中或超限的载荷,导致筋膜和肌肉产生代偿性增生肥厚,其不仅使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更造成经络气血循环发生阻滞。神经纤维管、骨性纤维管、键鞘、滑液囊、滑车、籽骨、脂肪垫等作为保护筋结点的附属组织,是更容易出现结筋病灶点的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