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4 14:25 编辑
特效腹针疗法的理论
一、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腹针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基础理论明确指出: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经络是脏腑经气运行的通道。十二经分别属于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的关系有如“河流与湖泊”、“沟渠与水库”,奇经八脉可以充分调节十二经的经气。人体的腹部脏腑最多,最集中;经脉最广泛,腧穴最密集;利用腹部的经络调理人体的脏腑技能路径最短,效应最快。腹部的脏腑,经络优势,是腹部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和适应症广泛的基础。
脏腑是经气发生的部位。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脏腑间、脏腑与肢节、与外部器官(眼、耳、鼻、口、舌及二阴)通过经络的联系,使人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发生疾病都与十二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奇经八脉可以充分的调节十二经脉的经气。五脏六腑在腹部有许多器官,腹部分布着的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因此,针刺腹部经脉调节全身的经气,犹如“源头造池,闸门放水”,只要调节适当,即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腹部的脏腑:
五脏六腑除心、肺位于上焦外,其余脏腑均位于腹腔内,女子胞也在腹腔内。心、肺虽位于上焦,手太阳小肠经的分支与任脉交会于中脘穴。手太阴肺经起于胃脘,即起于任脉中脘穴。通过腹部经脉与心、肺联系。
腹部的经络:
(一)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肝经相接。”“经脉分布于第五趾、足底及下肢内侧后线和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
(2)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脾,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经脉分布于头面、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及第二趾和大趾。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滑肉门、天枢、外陵、大距、水道。
(3)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经脉主要分布于胸腹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及足大趾内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在腹部选用的是大横穴。
(4)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目,喉咙之后,鼻咽部,唇内,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经脉分布于足大趾,在内踩上八寸以下的分布于小腿内侧的足太阴脾经之前。在内踝上八寸以上,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至小腹,布胁肋,入鼻咽部,连目系,至巅顶,环唇内,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5)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耳,属胆,络肝.在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接。”循行于腹侧部。“经脉分布于头面、胁肋、下肢外侧中间、第四趾和大趾。
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开窍于诸器官,十二经脉的经别从腹部循行与脏腑相络属。
腹部十二经脉的特点具有:
(I)腹部通过的十二经脉,在头面部、手、足之末端与其表里经脉相交接;通过脏腑或经别使人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2)腹部通过的经脉,都可治疗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病变。
(3)针刺腹部腧穴既可以调理脏腑,又可以疏通经络、行气血;近可调脏腑,远可及头、面和四肢末端:既可调阴,又可调阳,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质基础。腹部脏腑、经络的优势是其它针灸治疗方法所不具有的特殊基础。
(二)奇经八脉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其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与脊柱前”。
“按十四经流注与督脉衔接,交于手太阴肺经”。任脉之中脘穴为“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下脘穴为“任脉、足太阴脾经交会穴”,气海谓“气之海”;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交会穴”,别名“丹田”;中极穴为“膀胱腹募穴,任脉、足三阴交会穴”。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
(2)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其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其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冲”有要冲之意,“冲脉循经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可谓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之要冲,故能通受十二经气血”。且上行者,行于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于下肢渗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冲脉亦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冲脉在腹部与足少阴肾经的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穴交会。
(3)带脉:“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带”有束带之意,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约束纵行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主司妇女带下。”
(4)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交会之处,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到咽喉,与任脉相会。”“阴维者,维络诸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5)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内踩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夫跷脉者,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作之所由也,故日跷脉也。”阴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司眼险之开合。
由于腹部脏腑、经络的特殊优势,利用腹针来治疗各种疾病,适应症非常广泛,能迅速控制病情,疗效稳定,复发率低,腹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二、腹部的早期经络:
根据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体通过脐向胎儿输布气血的现象,薄氏在《腹针疗法》中提出“神阙经络调控系统”假说,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经络调控系统。因此,神阙经络调控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经络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薄氏把“神阙经络调控系统”称为人体的“先天经络系统”。
从中医理论分析,人体的脏腑与经络在母体内已基本形成,胎儿在母体内能正常生长,是由母体通过脐向胎儿输布气血,当胎儿的五脏六腑在母体内生长基本完备后,胎儿自身的成长,仍要依赖胎儿本身的脏腑、经络来完成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所以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体通过脐向胚胎、至胎儿输布气血的通道,是人体的早期经络。
早期经络分布于人体腹壁的浅层。胎儿出生后这一早期经络通道虽不再利用,但在人体腹壁浅层的早期经络通道其结构依然存在,把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连线成一体,其图形很象一个“人”形,这一“人”形的早期经络范围,“仰卧’,在人体腹壁的浅层。位于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剌点,与人体的整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在选用十四经脉所组成的腹针各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点,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应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取穴,是腹针治疗重要的取穴方法之一,是一种以腹部局部区域调治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是腹针治疗中相对特殊的有效针刺方法。
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与人整体的对应关系是,人体的头部在中脘穴上下、左右附近,躯干的颈部从下脘穴上、双石关穴、双商曲穴,躯干向下延伸,经气海、双金河穴、关元、气穴穴终于中极穴附近,人体的上肢,由双滑肉门穴伸出,在上风湿点穴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穴及其附近,下肢由外陵穴向外下伸展,经下风湿点穴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及其附近。早期经络分布韵范围,与人体的头部、躯干部、肢体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
三、针刺腹部十四经穴,首先调理脏腑,疏通径络,在其基础上,再浅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完全可以调理人体栩对应部位的病痛,用以治疗广泛的疾病。
掌握腹针针法的环节
特效腹针疗法是一种针灸治疗的新疗法。特点之一是:操作方便、容易学习、容易掌攫,并能不断地提高治疗水平。
掌握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熟悉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好三个环节:
一、掌握好多种取穴方法腹部存在广泛的经脉,理解十二经、奇经八脉和早期经脉的规律,灵活用好三种取穴方法,即(1)循经取穴法;(2)定位取穴法;(3)八廓取穴法。循经取穴法和八廓取穴法,目的在于调理人体的脏腑机能和疏通经络;定位取穴在于治疗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证。综合灵活使用三种不同取穴方法是掌握腹针的重要环节之一。八廓取穴法是根据后天八卦和五行
学说的规律,以腹部八个方位中的有效腧穴,用以加强调理脏腑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是腹针治疗各种疾病处方中的基本方。掌握这些基本处方,灵活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常见病中的难治病、慢性病、以至疑难病等。
三、掌握好不同针刺深度的规律腹针治疗在针刺深度上有严格的区别和要求。腹针针刺的深度,应根据治疗所达到的不同效应,而选用不同的针刺深度。针刺深浅的目的和原则是:为调理脏腑功能,一般采用中刺或深刺;为疏通经络多采用中刺;为定位调治人体各部位病证时选用不同程度浅刺或中刺。定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选择不同的深度,以提高腹针治疗效果。存针刺深度的实践中,彭印高氏2001年的论文报告中明确提出:调脏腑,通经络,改善脑血流异常,腹针针剌的深度以“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完全能取得良好疗效。
特效腹针疗法的可重复性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和经验医学的特点,钊灸学更具有经验医学的明显特征。特效腹针疗法由于有脏腑、经络基础理论的指导,腹针理论明确,经络条理清晰,腧穴定位准确,综合取穴合理,基本处方有效,临证选方得当,施术手法轻缓,针刺深浅有度,腹针的临床治疗是完全可以重复的。
一种技能具有非常良好的疗效,必须要规范操术。这些原则规范是特效腹针疗法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也是应用腹针能获得可重复性的保证;这些规范更为广泛普及、推广和发展腹针奠定了技术基础。从腹针的广泛的重复中,也充分体现了特效腹针疗法所具有的疗效明显,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只要掌握特效腹针疗法的知识和技术,患者的病情明确诊断、合理辨证、正确施术,腹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腹针临床疗效的特点
腹针针刺的安全与无痛“腹部深如井”,比喻人体的腹部既有腹壁的厚度,也有腹腔的深度。腹壁组织解剖具有不同的结构,从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直至腹膜壁层。如针刺透过腹膜脏层,即深入腹腔内。腹针针刺的深度应浅在皮下浅筋膜,深至不过腹横肌,其间的各层次组织。这不仅是针灸学明确规定的针刺解剖深度,同样也是腹针针刺的有效层次。腹针施术应严禁刺入腹腔内。
由于腹壁的痛觉呈现弥散性,痛觉不敏感,使腹穴与其它部位腧穴表现出不同的针感反应。传统针刺时产生酸、麻、胀、痛、重等得气感,大多认为出现针刺得气感,并向病变部位循针感传时,所谓“气至病所”疗效才好。腹针的针刺,一般无酸、麻、胀、痛、重得气感,但在中、深刺时,术者针刺时可有“手下沉紧”、“阻挡”或“如鱼吞饵”等手感,并出现“刺至病所”之显著疗效,让患者在毫无痛苦下,而使腹针治疗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快速出现的针刺疗效,被许多患者誉为“神针”或“神奇的疗效”。
腹针不但可以治疗内伤性疾病,慢性病。腹针还能治疗许多常见病、常见病中的难治各种病症。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腹针也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腹针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用于美容。在广泛的临床与保健应用过程,腹针的应用价值将会更加巨大。“特效腹针疗法”是一种发展中的针灸新技能,其疗效完全能在实践中证实。实践必然不断地充实腹针的理论、经验和
科研成果。
腹针近期文献临床治疗效果
腹针常用的腧穴
腧穴概述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意思相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穴的意思,俗称穴位。人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一经脉一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随着对腧穴主治性能知识的积累,古代医家把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的孤立点,而是与经脉、脏腑相通。
腧穴的归经在《内经》中已论及穴名约100个。随时代的发展至清代李学川著《针灸逢源》定穴名361个。
人体的腧穴很多,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包括现代发现认可的新穴。这类腧穴也有其主治作用,有的奇穴可有特殊的疗效。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的名称,亦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阿是”之称,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
在腹部共有经穴48个,经外奇穴45个。特效腹针疗法常用腧穴为23个。掌握这些常用腧穴,便可以应用腹针进行治疗,并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腧穴都具有它的相对特异性,特效腹针疗法使用的腧穴更具有明显的特性。腹针治疗要求术者要准确地取穴和掌握每个常用腹部腧穴的穴性,在临床实践中并应不断地探索腹穴新的治疗作用,这不仅是是学习和掌握特效腹针疗法的需要,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更是不断补充和发展特效腹针疗法需要。
腹针常用的腧穴
一、特效腹针疗法常用的经穴
腹部的腧穴虽然很密集,很多,在腹针治疗中,选用很少的腧穴来治疗广泛的疾病,是特效腹针疗法的特点之一。腹针治疗共选用22个腧穴,其中十四经穴17个,经外奇穴1个,新穴4个。腹针选用的腧穴数量少,便于学习,更便于术者掌握,更有利于推广和普及这一有效的针灸技能。
(一)任脉的腧穴:
1.中脘zhongWan(RNl2)胃腹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手太阴肺经起点。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食不化、泄泻、黄疸;咳喘、痰多、失眠、癫狂等。
中脘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口部;八廓取穴中脘主心与小肠。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2.下脘Xiawan(RNl0)足太阴脾经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胀、食谷不化、呕吐、泄泻、虚肿、消瘦。
下脘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颈部之第七颈椎。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
3.水分Shuifen(RN9)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浅动、静脉网。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反胃、呕吐:水肿、腹胀、小便不利。
腹针用其治疗水肿,并治疗软组织的肿胀、充血、水肿,水分亦具有镇痛作用。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4.神阙Shenque(RN8)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解剖:皮肤一结缔组织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久泻、脱肛、痢疾、水肿,虚脱等。
神阙穴腹针用于定位。
操作:禁针;可灸。腹针用灸治,可壮元阳。
5.气海Qihai(RN6)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阳痿、遗精、闭经、痛经、崩漏、带下、阴挺、疝气;中风脱症、虚劳赢瘦等。
气海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腰部。
操作:传统针刺1.0一2.0寸;可灸。孕妇慎用。膜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6.关元
Guanyuan(RN4)小肠腹募穴;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虚劳赢瘦、中风脱症;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遗尿、小便频数、癃闭、疝气;腹痛、泄泻;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关元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下腰、骶部;八廓取穴关元穴主肾与膀胱。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7.中极Zhongji(RN3)膀胱腹募穴;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有骼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和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骼腹下神经的分支,骼腹股沟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癃闭、遗尿、尿频、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阴挺、遗精、阳痿、疝气等。
操作:传统针刺1.0一1.5寸。需在排尿后针刺;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二)足少阴肾经的腧穴
8.商曲Shangqu(KI16)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下脘穴旁开0.5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脏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淡动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
商曲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颈部。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9.石关Shiguan(KI18)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建里穴旁开0.5寸。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传统治呕吐、腹痛、便秘;不孕等;
石关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颈部。
操作:传统针刺1.0—l.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或浅刺。
10.阴都Yindu(KI19)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中脘穴旁开0.5寸。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胀、便秘;不孕等;
阴都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头部-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11.气穴Qixue(KIl3)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关元穴旁开0.5寸。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传统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崩漏、小便不利;泄泻等。
气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腰骶部。
操作:传统针刺1.0—I.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深刺。
(三)足阳明胃经的腧穴
12.滑肉门Huaroumen(ST24)
定位:在上腹部,水分穴旁开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一腹直肌鞘后壁。浅层布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胃痛、呕吐、癫狂。
滑肉门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肩都
操作:传统针刺0.8—1.2寸;可灸。腹针可选中、不同程度浅刺。
13.天枢Tianshu(ST25)大肠腹募穴
定位:在腹中部,神阙穴旁开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胀、肠鸣、绕脐腹痛、便秘、泄泻、痢疾;癥瘕、月经不调、痛经等。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深刺。
14.外陵Wailing(ST26)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阴交穴旁开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腹壁浅动、静脉。深层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痛经、疝气等。
外陵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髋部。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不同程度浅刺。
15.大巨Daju(ST27)
定位:在下腹部,石门穴(脐中下2寸)旁开2寸。
解剖:同外陵穴。
主治:传统主治小腹胀、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惊悸不眠。
操作:传统针刺1.0—l.5寸;可灸。腹针用中刺。
16.水道Shuidao(ST28)
定位:在下腹部,关元穴旁开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的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痛经、不孕、疝气等。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
(四)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17.大横daheng(SPl5)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薄氏主张距脐中3.5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动、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主治:传统主治泄泻、便秘、腹痛等。
大横穴腹针八廓取穴左大横主下焦。右大横主肝胆。
操作:传统针刺1.0一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二、特效腹针疗法选用的奇穴
18.金河jinhe(气旁qipang)
金河穴为经外奇穴。薄氏《腹针疗法》作为“新穴”改名气旁穴。
定位:在下腹部,气海穴旁开0.5寸。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小儿腹股沟疝。
腹针用于治腰痛、腰肌劳损、酸睏、下肢无力,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操作:传统针刺1—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
三、特效腹针疗法选用的新穴
腹针的四个新穴,在腹针治疗中用于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并在定位取穴中治疗和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证。
19.上风湿点Shangfengshidian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5寸(滑肉门穴旁开0.5寸,上0.5寸)。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浅层布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肘部。用于治疗肘关节疼痛、肘臂麻木、肘屈伸不利等。腹针八廓取穴左上风湿点主脾胃,右上风湿点主肝与中焦。
操作:针刺;可灸。腹针选不同程度浅刺、中刺、深刺。
20.上风湿外点Shangfengshiwaidian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l寸,距前正中线旁开3寸(滑肉门穴旁开3寸或上风湿点穴下5分外5分)。
解剖: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手部。用于治疗腕关节疼痛、手关节疼痛、活动不利、麻木等;
操作:针刺;可灸。腹针可选不同程度浅刺、中刺。
21.下风湿点xiafengshidian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5 寸(气海穴旁开2.5寸或外陵穴下5分外5分)。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外斜一腹内斜肌一腹横肌。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膝部;腹针用于治膝关节痛、膝关节活动不利等。腹针八廓取穴左下风湿点主大肠和肺,右下风湿点主肝与上焦。
操作:针刺:可灸。腹针选不同程度浅刺、中刺、深刺。
22.下风湿下点Xiafengshixiadian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旁开3寸(石门穴旁开3寸或下风湿点穴下5分外5分)。
解剖:同下风湿点。
主治:腹针定位取穴相当于人体足部,用于治疗小腿外侧疼痛、活动不利、踝关节痛、踝关节活动不利麻木等。
操作:针刺:可灸。腹针可选不同程度浅刺、中刺。
腹部的取穴
腹部的取穴,传统取穴任脉的腧穴以腹正中线为标准。薄氏强调任脉应以腹白线为准,主张腹白线的深层是任脉的循行路线。腹部纵轴以胸剑联合中点、脐中点、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上腹部以神阙穴到胸剑联合中点的中庭穴定为8寸度量。下腹部以神阙穴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曲骨穴定为5寸度量。
任脉腧穴定位后,再确定两侧的足阳明胃经的平行线,并以此为标准,对其它的腹穴进行度量。传统腹部横寸则以双乳头之间定为8寸度量,为临床取穴方便,腹针取穴以神阙经天枢、大横到腹侧缘的水平直线定为6寸度量。
由于腹部胖瘦差异较大,而且腹部又不是一个平面,往往为腹穴定位带来一定困难,腹部水平线的标定,切忌沿腹部弧线定位。
腹穴的特点
十二经的经脉和腹针新穴在腹部两侧相对称,两侧的经脉、腧穴左右同名。但是,脏腑在腹腔内虽然有一定的位置,但并不列称,因此,腹部腧穴深刺的主治作用,应依据腹部脏器的解剖位置考虑其腹穴的特性。根据腹部经脉、腧穴的分布,腹针针刺的不同深度,腹穴穴性也表现不同的效应。当中刺、深刺腹针常用腧穴时,调整的是脏腑功能或通经络、行气血;深刺腧穴中的特定穴,如腹募穴、八会穴、交会穴,或八廓穴的腧穴时,目的在于调理相关的脏腑功能。当浅刺腹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用以调治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痛,治疗患者各类疾病。左右同名的腧穴,腹穴针刺不同的深度,完全可以出现不同的治疗效应,而治疗不同的病证。
腹部左右同名的经脉与相同的腑穴有相同的穴性,其腧穴的特点除具与所属的经脉相关外,还和相应部位的早期经络相关。腹针常用的上腹部腧穴,分别可以治疗头、面、颈、肩、肘、手和脐以上躯干部的疾病:下腹部的腧穴,用以治疗脐以下躯干部、腰、骶、髋、膝及足部的疾病。
腹部深如井。在面积局限而厚厚的腹壁上,有着丰富的经脉和腧穴:在腹腔里又有众多的脏腑,为腹针治疗提供了脏腑一经络一腧穴的优势,这正是特效腹针疗法具有广泛适应症和能取得良好疗效的物质基础。
腹部腧穴第二个显著特点是,由于腹部的痛觉呈弥散性,痛觉不敏感,腹穴的针感和循针感传也表现的不明显,传统针法强调刺穴时要出现酸、麻、胀、痛、重的得气感,并使针感向病变部位感传而“气至病所”时,疗效才能明显。腹针治疗有时也出现不同的针感,但中刺和深刺时术者可能有“手下沉紧”、“阻挡”或“如鱼吞饵”等手感,或达到“刺至病所”之疗效。
由于腹针治疗用于临床的时问尚短,对腹穴的认识还在不断地加深,需要学术界和广大的临床医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腹穴的穴性.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提高,使特效腹针疗法不断充实,更加完善。
1.十二经脉通过腹部的各条经脉在头面部、四肢末端与表里经脉相连接;通过脏腑或经别等经络使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腹部经穴治疗的范围,近调脏腑,上可调头面,远可及四肢末端,为腹针治疗全身疾病捉|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质基础。
2.针刺在腹部循行的各条经脉,都可以治疗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病变。
传统针灸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往往疗效时间短移,要经过多次反复治疗疗效才能稳定。或仅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但某同一疾病用腹针来调治,能迅速控制病情,疗效稳定,复发率低,腹针治疗起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治的功效。
3.循经取穴与腹针的关系:
循经取穴在腹针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腹针疗法的基本取穴方法。“特效腹针疗法”所应用的每一个基本处方都属于循经取穴,各基本处方都是腹针循经取穴的典范。腹针离开循经取穴,治疗各种疾病离开基本处方,将不会取得任何的治疗效果。
同样,腹针利用早期经络治疗与人体各部位相对应的病证,也存在着循经取穴的意义,如治疗肘部的病痛,必须先刺滑肉门穴;治疗足部的病痛,要先刺外陵、下风湿点穴,再刺下风湿下点穴.通过沿早期经络循行路径的针刺,才能出现腹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定位取穴法
腹针是以中医学脏腑一经络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许多的重要器官,而且腹部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
一、腹部的早期经络与定位取穴法:
从中医理沦分析,人体的脏腑与经络在母体内已基本形成,胎儿在母体内能正常生长,是由母体通过脐向胎儿输布气血,当胎儿的五脏六腑在母体内生长基本完备后,胎儿自身的成长,仍要依赖胎儿本身的脏腑、经络来完成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所以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体通过脐向胚胎、至胎儿输布气血的通道,是人体的早期经络。
早期终络分布于人体腹壁的浅层。胎儿出生后这一早期经络通道虽不再利用,但在人体腹壁浅层的早期经络通道其结构依然存在,把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连线成一体,其图形很象一个“人”形,这一“人”形的早期经络范围,“仰卧”在人体腹壁的浅层。位于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特点,与人体的整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在选用十四经脉所组成的腹针各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点,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应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取穴,是腹针的定位取穴法,定位取穴法是一种以腹部局部区域调治人体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是腹针治疗中栩对特殊的有效针刺方法。
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早期经络与人整体的对应关系是,人体的头部在中脘穴上下、左右附近,躯干的颈部从下脘穴上、双石关穴、双商曲穴,躯干向下延伸,经气海、双金河穴、关元、气穴穴终于中极穴附近,人体的上肢,由双滑肉门穴伸出,在上风湿点穴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穴及其附近,下肢由外陵穴向外下伸展,经下风湿点穴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及其附近。早期经络分布的范围。与人体的头部、躯干部、肢体都有若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
针剌腹部十四经穴,首先调理脏腑,疏通径络,在其基础上,再不同程度地浅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完全可以调理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痛。用以治疗广泛的疾病。
二、定位取穴法的特点:
人体的整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而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既是在妊娠期母体向胚胎、胎儿输布气血的通道,也是构成人体之整体的缩影,反映在腹部便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在临床上能否准确地选用与人体相对应的腧穴及其针刺点是取得腹针疗效的关键。要掌握和熟悉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与人体的对应关系;要不断探索腹穴的穴性:要结合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腹针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教果。
三、腹部早期经络分布与腹穴的关系:
1.定位取穴治疗头部疾患,取中脘、阴都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2.治疗颈部疾患,取下脘、商曲、石关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3.治疗上肢疾患.取同侧滑肉门至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剌点。
4.治疗下肢疾患,取同侧外陵至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5.治疗腰骶、会阴部疾患,取关元、中极等相关的腧穴和周围的针刺点。
四、定位取穴的特点:
1.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位于腹壁的浅层,是多层次的结构形武,取穴时针刺的深度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刺不同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与疗效非常相关。
2.定位取穴法是特效腹针疗法中特效而重要的取穴手段,也是腹针治疗组方、配穴的组成部分。在腹针治疗中具有某种“画龙点睛”的神奇治疗效果。
3.特效腹针疗法要建立在中医的理、法、方、穴的基础上。是综合取穴的针灸疗法,定位取穴要在循经取穴法的基础上,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原则,腹针的定位取穴方为全面而有效,腹针的治疗效果才能显著和巩固。
八廓取穴法
《周易》是阐释人体生命科学的一门学说,医易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皆原于易理。腹部的“八廓”亦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因此“易理”对“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八卦的内容,“卦”是《周易》最根本的东西。八卦方位图分为伏羲八卦图与文王八卦图,即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八卦图是由太极图演化而来,即:“太极本无极,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八卦图中,不仅含有阴阳运动的意向,而且含有太少阴阳四种不同程度的倾向,使八卦本源与时序和方位变化规律有密切关系。
《说卦》中还讲到了与五行的关系。说:“乾为金”、“坤为地”(土)、“巽为术”、“离为火”、“艮为山”(土)。虽没有提到震、兑两卦与五行的关系,但因震居东为木、兑居西为金。
文王八卦图不仅概括了自然界及人体阴阳五行关系,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生理规律,适合于中医的研究。《灵枢·九宫八风篇》还记载了八卦所取脏腑之象。“心应离,脾应坤,肺应兑,小肠应乾,肾应坎,大肠应艮,肝应震,胃应巽。”为腹部的八廓定位提供了轮廓。
一、八廓的定位及八廓取穴法:
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与五行关系为腹部八廓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长期腹针实践发现,许多疾病不仅与脏腑有关,而且腹部脏腑的分布与调节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与后天八卦相合,人体内脏的生理也大致合于八卦所取脏腑之象的规律。心居上焦为火,肾居下焦为水,肝胆位右肋下为木,脾居左肋下为土,而肺金与大肠相表里,降结肠与乙状结肠又恰位于左下腹,位
人体内脏的生理用粗线条清晰的表达出来。
二、腹部八廓方位与腹穴的关系:
腹部八廓定位以后天八卦与五行为基础。以神阙为中心把腹部分为大致相等的八个方位:
中脘穴为火,为离,主心与小肠。
关元穴为水,为坎,主肾与膀胱。
左上风湿点穴为地,为坤,主脾胃。
左大横穴为泽,为兑,主下焦。
左下风湿点穴为天,为乾,主肺与大肠。
右上风湿点穴为风,为巽,主肝与中焦。
右大横穴为雷,为震,主肝胆。
右下风湿点穴为山,为艮,主上焦。
三、八廓取穴的意义:
1.八廓中每廓的腧穴都对所主脏腑具有特效的治疗作用,为调理脏腑功能的平衡起着良好的效应。
2.腹针八廓取穴法不仅具有增强调理脏腑的治疗效应,也加深了对腹穴穴性的进一步认识,明显地提高了腹针治疗的效果。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虑者的病症也具有复杂性。特效腹针疗法的三种取穴方法,有利于在一个有限的腹部范围,针刺少量的腧穴,使患者的多种疾病得到同时的调治。充分地体现了腹针操作方便的特点,从而使人体的脏腑失调逐渐得到调整,而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从腹针综合取穴的方法中,也体现了特效腹针疗法具有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临床应用与规范
特效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腧穴以调节脏腑一经络治疗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许多疾病只要明确诊断、合理辫证、正确施术,腹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良好疗效。
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腹针不仅治疗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的疑难病、慢性病。实践证明特效腹针疗法的适应症是非常广泛的。目前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病症。
1.病程较短,但与脏腑正气不足而致的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老年性痴呆、小脑萎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
3.临床各科常见病如: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面瘫等;常见的细菌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睑腺炎,妇科感染、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痔感染: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4.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女性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性功能障碍;痔等手术后镇痛、血栓痔;骨折固定后功能恢复等。
5.其它经各种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欠佳的。
6.疑难病:如产后风、肺纤维化等等。
由于腹针广泛普及的时间尚短,目前采用腹针治疗的医疗队伍还很小,腹针治疗经验、利研交流的机会目前尚少。因此,临床治疗的适应症,有待于广大学高和中西医的实践加以补充。
二、禁忌症:
1.由于腹针针刺腹部,因此,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肝、脾肿大引起的腹部静脉曲张;腹腔肿瘤;妊娠中、后期均成列为禁忌症。
2.慢性病、体质虚弱的患者,施术时应谨慎为宜。
3.肝、脾肿大者针刺两季肋部不宜针刺过深,避免刺伤脏器。
4.腹针深刺不宜针刺过深,严禁刺入腹腔。
腹针的针具及针刺手法
腹针治疗前应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要对患者腹部进行常规检查。施术时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疾病的虚实,形体的胖瘦,腹部脂肪的厚薄,年龄的大小等。并要选择适合的针具,针刺的深度及手法的补泻等。
一、针具:
二、针刺的深度:
腹壁较厚的患者便于施术。由于腹部的经络系统,及早期经络范围位于腹壁的不同层次,针刺同样腧穴,针刺的深浅不同可出现不同的效应。针刺深浅的原则是,腹针治疗为调理脏腑,一般采用中刺或深刺。为调理经络多采中刺。为调治人体相对应部位病症,选用定位取穴,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时应浅刺。定位取穴应选用不同程度的浅刺,其浅刺深度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加以选择。
2001年彭印高氏“为探讨腹针治疗的机理,研究腹针系统的本质”,在治疗89例脑血流异常的论文报告中明确提出,腹针针刺的深度“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即可出现良好疗效。彭氏为腹针治疗的针刺深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腹针针刺的深度也可视病情加以选择,如腰部的疼痛,虽病程短,采用深刺也能收到明显的疗效。因此,在腹针临床应用时,针刺的深度也应灵活掌握,并加以总结经验。
三、针刺的手法:
进针时,为减少完全可以避免的疼痛,应注意:选用毫针应锋利,针体无弯曲,针尖无分义、无倒钩;针刺应尽可能避开毛孔:针刺透过皮肤层时速度要快,针刺角度应与皮肤垂直。
腹针施术的手法原则要轻、缓。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留针过程可根据患者针刺后症状改善状况,或因患者体位滑动等因素造成针体深度改变的需要进行调针,调整针的深度、调整针的角度,必要时采用加针以增加治疗效果。腹针一般留针30至40分钟。留针过程患者应避免大声讲话。过度改变体位,尽可能减少腹部浅刺针体的深浅度而影响疗效;起针次序应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起针前不宜改变针刺的深浅度,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腹针的补泻依刺激的强弱而定。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因腹针治疗多以慢性病为多,而慢性病又久病则虚,故腹针治疗补多泻少。施补法时除手法外,可施以灸法,灸时可由上而下地对每个针刺穴位温灸,也可以艾灸架置于神阙穴,以壮元阳、温经络,提高腹针的疗效,高血压者要禁忌炙治。要辨证患者虚实的程度,避免强补,而出现不必要的治疗反应。
四、腹针常用的加针:
腹针治疗时常可以在针刺后使疾病的症状很快缓解,当症状的缓解与某一个穴位有明确的相关性时,可在该穴的周围各针刺点加刺l—2针或更多。使针刺如同三角形、三点一线、梅花形等以加强该穴的治疗作用。针刺点的加针,不仅增加了疗效,还增加了许多腹部阿是穴,使医者便于掌握,关键在于能使腹针针刺治疗取得更佳的疗效。
加针应在治疗需要所选的腧穴周围或痛点部位,处方中相对特效腧穴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如何加针,应依据病位的大小、疾病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加针的方法要灵活运用,加一针便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无需再刺。二、三针效果欠佳,亦可再补加一针以提高疗效。总之,医者不应追求加针的形式和数量,应以患者病情需要为原则而掌握。
腹针的规范及其疗效
特效腹针疗法安全、无痛、高效、快捷,对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等都有着很好的疗效,具有很广泛的适应症。特效腹针疗法在施术中应有一定的规范,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一、腧穴要准确定位:
传统针灸取穴方法多种多样,如:折量寸法、手指同身寸法、简易取穴法等。同一腧穴在治疗时因人因法而异,可能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没有统一定位,以致许多的临床经验报道很难重复,也可能是各家的取穴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得到相同的疗效,在针灸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腹针治疗取穴方法统一,要求严格精确,各腧穴只有唯一定位,如取穴位置不当,则疗效不佳、甚至无效,初起使用腹针时,常常因为取穴不准而影响疗效,也可出现疗效时好时坏,甚至疗效很差,这些情况有可能发生在同一患者的治疗过程。因此,腧穴定位准确是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的规范,也是针刺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凡应用过腹针治疗的术者都能理解腧穴定位准确的重要性,要掌握腹针技术,必须要在取穴的基本功上狠下功夫,才能提高腹针的治疗水平:如治疗肩周炎,选用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三穴治疗。“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再环绕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此乃肺经在胸、腹内的循行路线。治疗首先针刺中脘因其是肺经的起点,刺之可调理肺脏之气,商曲位于肺经的循行路线上,是肺、肾两经之交会穴,刺之可疏通肺经经气,滑肉门是膜部早期经络上肩部的对应点,刺之可调整肩部局部之气,治疗中腧穴的取法,中脘穴位于腹前正中线、中庭穴与神阙穴的中点,商曲穴位于下脘穴旁开0.5寸,滑肉门位于水分穴旁开2寸处。各穴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腹针治疗肩周炎的良好疗效。
二、组方要综合取穴:
针灸临症,唯穴是用,只知遣穴,不知有方。在传统针灸临床中,缺少良好地腧穴配伍,同一疾病的治疗,不同医师的选穴可能差异很大,缺乏同定的处方,致使针灸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方法很多,但可重复性很小,给针灸临床和科研带来很多的不便,制约了针灸的发展.特效腹针疗法有别于传统针灸,明显特征是:每个疾病都有相应的处方,每个组方都配伍得当,保证和提高了腹针治疗的可重复性。如治疗肩周炎用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三穴。所选中脘是肺经的起点,刺之可调理肺脏之气,用循经取穴调理脏腑;再选刺商曲疏通肺经经气;滑肉门是腹部最早期经络上肩部的对应点,刺之可调整肩部局部之气,为定位取穴法。组方充分体现了综合取穴的特点,腧穴配伍合理,也保证了疗效。
三、针刺要有必要顺序:
传统针灸在针刺顺序上常无严格要求,先上、先下、先左、先右均可,针灸医师往往注意选穴和配伍,而忽略针刺的顺序,这也可能使许多临床经验报道不能重复的另一因素。特效腹针疗法有严格的针刺顺序。在治疗肩周炎选穴中,必须先刺中脘调动脏腑之气,调理脏腑;再刺商曲疏通肺经经气,后刺滑肉门在调理局部之气。腹针针刺的顺序,犹如“饮水灌田”,如未调动水
源,疏渠何用?反而未疏通沟渠,则水无灌处。在腹针治疗时,必须先刺调理脏腑之腧穴,再刺疏通经脉之穴,后刺定位之穴才能调整局部之气。才能使患者机体脏腑逐渐趋于稳态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这一针刺的必要顺序,也充分发挥了“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治疗原则。
四、针刺要有不同深浅:
传统针灸对针刺的深度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临床上也忽视了同一腧穴针刺不同深度的效应,这也可能是影响针灸疗效可重复的又一原因。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现代经络研究已证实经脉的客观存在,并证明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立体空间结构。特效腹针疗法不仅针刺十四经腧穴,还要定位选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加针点。腹针将针次腹壁的深度分为浅、中、深,通过针刺不同的深度,而达到经脉的不同层次而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如治疗肩周炎,中脘穴深刺或中刺可调理脏腑功能,商曲穴中刺疏通经脉经气,以上两穴针刺的深度为调理十四经脉;浅刺滑肉门治疗肩部病变,目的在于针刺调理早期经络,而定为治疗相应的肩部病变。腹针针刺的不同深度是掌握特效腹针疗法的难点,掌握好不同的深度,也保证腹针治疗效果的关键,要在实践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摸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