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2|回复: 1

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治疗失眠症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12-4 1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2-4 17:31 编辑

[关键词] 失眠;全息穴;全息疗法;第二掌骨
       目前治疗失眠方法颇多,均有一定疗效。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全息治疗仪作用于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治疗失眠患者50,并设药物治疗对照组40,结果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0例中,29,21;年龄最小20,最大64,其中20~244, 26~4034, 41~507, 51~603, 61~642;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2个月,平均6个月。对照组40例中,23,17;年龄最小23,最大63,其中23~273, 28~4025, 41~508, 51~603, 631;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5个月,平均20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轻者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达30~60 min以上),或寐而易醒(睡眠中觉醒2次以上),醒后难再寐,或夜卧不实,睡眠不足5 h,重者彻夜难眠。②反复发作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③常伴有头晕、心悸、健忘、多梦、倦怠等症。④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取坐位,右手持弧形电极(阴极),医者右手持探头(阳极)刺激患者左手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主穴---头穴,作用20 min,配穴依证取穴,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者取肝穴;胸闷腹胀、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者取脾穴;多梦易惊、心悸、心烦懊恼者取心穴;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取肾穴,配穴每次作用10 min。对照组:予地西泮、谷维素及维生素B1常规量治疗, 10 d1个疗程,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 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为治愈;睡眠明显好转,入睡时间在30 min以内,睡眠时间5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醒后精神状态佳为显效;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较前延长1 h以上,伴有其他症状改善为好转;睡眠及伴随症状无改变或加重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7,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21,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2,显效16,好转3,无效1,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中,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3,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5,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5,显效16,好转6,无效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治疗结果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5)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7: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3 讨  论
      失眠即不寐,是以经常不易入寐或寐不深熟为特征,以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为病机的病证。临床分型与心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主选头穴,位于第二掌骨头桡侧后方赤白交际凹陷处,同时据临床类型辅以心、肝、脾、肾穴以养心安神、疏肝除烦、促使植物神经功能协调。头穴及心、肝、脾、肾穴均属全息穴,全息穴是一类彼此独立又与经穴奇穴联系的反应区,与经穴和奇穴一起作为“调试信号输入元”,通过一定的有效刺激向整个人体传递着调节信息。笔者根据此理论采用全息疗法,通过经络的内在联系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促使植物神经功能协调以养神明、交通心肾、疏肝除烦,解除不寐带来的痛苦,以达治愈目的,作用持久,且安全无副作用。药物治疗近期效果较明显,但远期效果欠佳,且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以上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有明显的差异性,全息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但在应用全息疗法治疗失眠必须同时治疗其他器质性疾病,并配以精神安慰,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01:11 , Processed in 0.11822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