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2-8 11:25 编辑
笔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配合拔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6例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治疗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47.3±4.3)岁;病程最短1个月,病程最长10余年,(4.5±0.3)年。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46.5±3.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4.2±0.4)年。 1.2诊断标准 1.2.1临床表现 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粘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不应忽视少数只有便秘或无血便的患者。既往史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眼、口腔、肝脾等肠外表现。 1.2.2结肠镜所见 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③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变钝或消失。 1.2.3粘膜活检 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线体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1.2.4钡剂灌肠检查所见 ①粘膜粗乱和(或)有细颗粒变化。②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③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针刺取董氏奇穴:肝门(支正穴后一寸),肠门(在支正与养老的中点),四花下穴(足三里穴下八寸贴胫骨外),腑肠(四花下穴直上一寸半),均取双侧;拔罐取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肝门、肠门、腑肠、四花下穴均用毫针直刺,针至1.0-1.5寸,患者有强烈放射胀痛感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不行针。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用闪罐法拔罐15min。 2.2对照组 取穴:按常规循经取穴,取天枢(双侧)、气海、大肠俞、脾俞、肾俞、关元、肝俞、胃俞,中脘。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进针有强烈胀感后,留针30min,15min行针一次,行捻转补法。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 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肠镜检查粘膜病变处恢复正常或遗留疤痕;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肠镜检查病变程度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肠镜检查病变无变化或加重。 3.2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u=1.98,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体会 董氏奇穴乃台湾董景昌先生绍衍祖学,研究发展,自成一派的一家之学,董氏奇穴具有施针手法简便,穴位针感强,不需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的特点。 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