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6|回复: 0

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单穴之听宫穴

[复制链接]

925

主题

95

回帖

310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106
发表于 2014-12-13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听宫穴主治中风肢端肿胀、疼痛。

例:王松龄男53岁病历号2526患者右上肢不会动约两月于今年七月十四日下午忽然中风表现为:吐泻伴头痛说话不清晰左上肢不会动送北医急诊按“脑血管病”治疗病情无显著变化转来我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病史。

主要症状为:语言堵涩左手背肿胀痛大便略干舌体偏左苔中间黄脉沉弦。

症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取穴:听宫。该患者取听宫穴治疗十次第一次治疗后即运动稍感灵活三次治疗后疼痛消失约五次治疗后左手背肿胀消退目前左手胀感动作稍感不活症属痊愈。

听宫穴位于耳珠前方下颌关节后方张口时有窝即是。局部有手、足少阳手太阳的经脉所过。

故治疗耳聋目疾偏瘫半身不遂风寒阻络之痹证太阳主开凡外邪袭络必从太阳经注听宫传其输也。

二、配列缺、条口穴主治风中经络。

例:李文贤男57岁病历号2586

患者言塞肢体无力10天于1985年10月11日上下楼时忽然左半身失灵说话不清口眼歪斜伴呕吐二次即送北医留观治疗症无著变转我院治疗。苔白腻中央略厚黄脉沉细。

症系气虚风中于络。治宜化瘀通络。

取穴:听宫为主穴配列缺条口穴。

治疗五次后说话清楚精神好转走路也较平稳拟治疗数次巩固疗效。

听宫、条口该证舒通经脉以听宫为主调节气血濡养筋肉靠条口两穴必须相互配合单独使用效不卓著。

配列缺此乃肺经之穴。肺者气之本也。列缺别走阳明通任脉使气帅血循经运行。

三、配列缺、太溪主治中风后遗症肢体发凉。

例:高仲兰女54岁病历号1824。

患者右手无力不灵活已有一年多1982年2月23日中风十余日后来我院针灸治疗病情时有反复缠绵不愈。于八五年十月七日转到我处时右手仍无力不灵活发凉伴肿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苔白质淡脉弦细。

证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经脉失养。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取列缺、太溪穴后加听宫穴。

初针列缺、太溪穴取得了一定疗效。后加配听宫穴治疗两次获得明显效果右手麻凉缓解肿胀消退行针时感觉右手有热气上行至头部效果甚佳。

听宫太溪、列缺三穴合用达到滋阴制木熄风通络气血流畅诸症愈矣。

配列缺肺经之穴肺者气之本也。列缺别走阳明通任脉使气帅血循径走行唯脉络有以相通而气所随针刺激发而至手足得血濡养故温也。

四、听宫穴配列缺穴主治中风震颤。

例:夏英杰男51岁病历号600227。

患者右上肢震颤一个月于本年9月初突然发作脑血管病半身不遂右手拇指震颤不已如捻球状遂来门诊既往有冠心病史及中风病史。苔灰白质暗脉沉紧。

证系阴虚阳亢筋失所养。治宜养血荣筋。

取穴:列缺后加刺听宫。

初针刺列缺疗效不明显于9月30日和10月7日两次加针听宫穴后震颤明显减轻于10月10日再针一次后震颤症状消失。已告痊愈。现已出访日本。

听宫、列缺二穴相合取其能上走关窍通调血脉使筋肉得其濡养故震颤可除。

五、听宫穴主治落枕。

例:李建国男40岁病历号2551。

患者右项背部痛已7天于10月5日晨起时感到右侧项背疼痛不适头项不能转侧。食欲不佳二便正常眠差面黄舌质淡苔薄白声息正常脉沉缓无力。

证系卫分不固风寒阻络。法宜疏风定痛。

取穴:听宫。针刺一次后疼痛基本消失但在用力活动头时项部反感酸楚不适依法再针一次病属痊愈。

经云:“太阳主升”。凡外邪侵袭经脉阻滞不通必从太阳经注“听宫”此其输也。

六、听宫配翳风、中渚主治暴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4 03:17 , Processed in 0.48789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