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3|回复: 1

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

[复制链接]

582

主题

89

回帖

199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92
发表于 2014-9-12 2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体针配合腕踝针,对照组采用单纯腕踝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l)。结论 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疗效优于单纯腕踝针疗法。【关键词】抑郁症;失眠症;针刺;腕踝针 抑郁型失眠症患者常在凌晨两三点钟醒来,情绪低落,十分痛苦。失眠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患者如不及时接受治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可能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医院工作期间,治疗并观察了80例抑郁型失眠症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6年,平均7年。对照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8年,平均6年。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分值均>35分,睡眠状况评测超过V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 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 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严重标准为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1. 3睡眠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颁布的睡眠检测法,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X 100%。睡眠状况分5级。Ⅰ级为睡眠率71%~80%,睡眠尚可;Ⅱ级为睡眠率61%~70%,睡眠困难;III级为睡眠率51%~60%,睡眠障碍;Ⅳ级为睡眠率41%~50%,中度睡眠障碍;V级为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2治疗方法2. 1治疗组2.1.1体针 取百会、四神聪、大椎、身柱、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肝俞、脾俞穴。心肾不交加内关、太溪穴;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穴;心脾两虚加足三里穴;痰热内扰加丰隆穴;肝郁化火加太冲穴。选取0. 30 mmX 40 mm毫针,用75%乙醇严格消毒诸穴,斜刺百会、四神聪0. 5寸;直刺大椎、身柱0. 5寸;直刺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0. 5寸;斜刺背俞穴肝俞、脾俞0. 5~0. 8寸,留针40 min。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星期针刺3次,10次为1个疗程。2. 1. 2腕踝针 取上1、上2、上6穴,选取0. 30 mm X 40 mm毫针,用75%乙醇严格消毒诸穴,按腕踝针操作要求,沿皮下刺入1. 3寸,留针40 min。每星期针刺3次,10次为1个疗程。2. 2对照组 单纯采用腕踝针治疗,操作方法同上。3治疗效果3. 1疗效标准 痊愈 经过6个月治疗后,症状消失,睡眠率达75%以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分值35分。3. 2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 =8. 53,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3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职员。2010年1月20日初诊。始于工作压力大,加上生活不规律,常熬夜渐致早醒、梦多,白大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工作能力降低,兴趣减少,不愿意多说话,常自责。曾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及安眠药物,效果不显,遂求助中医治疗。舌苔微黄,舌尖红,脉弦。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过久必然导致肝失调达,肝气郁结可致情绪更加抑郁,夜寐失调。正如《素问·生气通大论》所云“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气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针刺百会、四神聪、大椎、身柱、肝俞、心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申脉穴,配合腕踝针取上1、上2、上6穴,留针40 min,每星期针刺3次,10次为1个疗程。经过3个月治疗,抑郁情绪消失,睡眠质量恢复正常。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2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4讨论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郁证”范畴,抑郁型失眠症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多因情感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所致。《景岳全书·杂症谟·不寐》:“盖寐木乎阴,神其主之,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因此调和阴阳,解郁安神成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所选百会为督脉之穴,调节督脉经气,宁心安神;四神聪安神益脑;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补心气,养心神;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交会穴,针刺此穴可柔肝益阴,交通心肾。背俞穴的最早记载首见于《灵枢·背俞》,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重要部位。故针刺肝俞、脾俞可以调和脏腑之气。照海、申脉分别为阴跷、阳跷脉的八脉交会穴,针刺二穴意在调整阴跷、阳跷脉之气血,促进卫气的正常运行,平衡阴阳。配合腕踝针更可以加强调和气机,舒畅情志,宁心安神,以达调和阴阳之功。正如《灵枢·大惑论》所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以上诸穴同用,相辅相成,解郁安神,平衡阴阳,获得了满意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4 10:56 , Processed in 0.74175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