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2-30 16:18 编辑
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筋伤”范畴,多因腰部负重、姿势不当或外力闪挫撞击等,致局部肌肉、筋膜、肌腱、韧带、皮下组织、关节囊、关节软骨等软组织发生痉挛、充血、水肿,临床以腰部肿痛、局部功能障碍为主症。本病以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及体育运动员多见,男性好发,且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失治误治常常可转为慢性腰肌劳损,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临床上治疗本病多应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其中腕踝针见效快、病程短、疗效高,因而得到医学界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然而对其治疗机理探究者较少,笔者对此略述己见,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1踝部下5、6刺激区贯通腰部经气 腕踝针疗法是张心曙教授上世纪60年代创立的,是在腕踝部相应点浅刺以治疗人体相关疾病的新针疗法,是十二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本病病位在腰,病位属腕踝针疗法的下5、6区。从经脉循行而言,分布于腰部的经脉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腰部第一、二侧线)和侧腰部的足少阳经;另有足少阳之经筋所布《灵枢·经筋》。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在体表的反映,就人体皮部与各自经脉的隶属关系而言,下5、6刺激区分别为足太阳皮部和足少阳皮部所在之处。足太阳与足少阳二经经气相通,其皮部之气也必相求与相通,故针刺此两经踝部之皮部即腕踝针下5、6刺激点可起到疏通活络,消散瘀阻之气血,使其腰部经络气通,“通则不痛”而有效治疗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 2踝部刺激点为太阳少阳经的特殊穴位 腕踝针疗法是根据病变所属区域而确定其刺激点,就本病所对应的下5、6区而言,其刺激点与传统腧穴相关,如下5区刺激点在踝关节上3寸外侧中间1/3的皮部区域内,与足少阳经之悬钟穴为同一位置,而下6区刺激点分别在踝关节上3寸外侧后1/3的皮部区域内,虽与足太阳经腧穴无直接对应关系,但它是足太阳经的皮部,隶属于足太阳经经脉,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取穴原则,故可将每个区内的刺激点看作是隶属于该经脉的穴位,它们同足太阳、足少阳经的经穴一样,刺激后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因此在治疗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时,取下5、6刺激点有效。但因为踝部刺激点为所属区域内的一个点,这一刺激点有别于经穴,故称其为特殊的穴位。 3配合运动疗法可促使损伤肌肉、韧带复位 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后,局部软组织,尤其是肌肉、肌腱、韧带等可发生撕裂,严重时可出现断裂或附着点的撕脱,使之移位,正常力学结构遭到破坏,故患者局部常有剧烈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在应用腕踝针治疗时,多在留针的过程中要求患者配合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等腰部活动,针刺和运动疗法相结合,可使损伤移位的肌肉、韧带重新复位,同时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改善,缓解了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反应,促进其功能活动的恢复,此疗法的效果较单纯针刺为优。这与在针刺过程中配合腰部主动或被动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活动的资料报道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