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5-1-15 16:21 编辑
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引起的持续性疼痛,临床上多采用肌注和口服止痛药物止痛,但止痛维持时间短,又可成瘾。本人尝试用指压全息穴治疗术后的肛门疼痛,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止痛药物止痛,经临床32例应用观察,多数病人对全息穴位群中第2掌骨节肢的下腹穴压痛敏感,以此处力治疗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年龄20~67岁,其中行肛瘘切除术者1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者14例。 操作方法: 选穴:选用第2掌骨节肢下腹穴。定位:紧靠第2掌骨桡侧距近心端1/6位置上。 方法:嘱病人平卧或半卧,全身放松,医者用拇指指端施力按压穴位,连续做小圆周运动,也可左右拔动,缓慢揉按,左右两手交替进行,按压力量以患者感到酸、麻、重、胀为宜。对压痛敏感者,手法宜轻,指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操作时间每次3~4min,为巩固疗效,在治疗后30min和临睡前再各行指压1次,连续3日,病人多能顺利度过疼痛阶段。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指压后疼痛消失。 有效:指压后疼痛减轻、或指压2~3次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无效:指压2~3次后疼痛未减。 经治疗,32例患者中,显效14例,占44%;有效16例,占50%;无效2例,占6%;总有效率为93.8%. 典型病例:①任某某,男,53岁。以瘘疮收入院。入院后行两次肛瘘切除术。第1次术后肌注杜冷丁,5h后疼痛又发作,口服去痛片无效,病人十分痛苦,第2次术后疼痛加剧,影响了睡眠和饮食,经检查第2掌骨节肢下腹穴有较强的压痛点,,即行双侧交替指压各3min,忠者疼痛顿减,当晚照此法患者自行指压1次,患者睡眠好,未述明显瘩痛,第2日又行指压2次,痛觉基本消失。 ②宋某某,女,32岁。以痔疮、裂疮收入院,并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及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末后病人拒用止痛药物镇痛,检查第2掌骨节肢下腹穴有明显压痛,行双侧交替指压4min后症状缓解,30min后又加强指压1次,疼痛基本消失,术后第3日,因便结难下,便后肛痛加剧,行指压后疼痛减轻,当日指压2次,连续治疗2日,并配以润肠通便药物,病人顺利度过“疼痛关”,痊愈出院。 全息疗法是近几年创立的新疗法。全息理论认为人体任一节肢或耳、头、足等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位恰象是整个人体的缩小,这些部位(从远心端到近心端)存在着从头到足有序排列的穴位群,这些穴位群与人体各部位和组织器官均有相关的“对应点”,对这些“对应点”进行刺激,可以治疗和机体相对应部位的疾病,按照此穴位分布的全息规律,下腹穴为对应于二阴的部位。因此,对下腹穴进行刺激,能够治疗前后二阴的病变,这就是全息治疗原理。祖国医学认为:术后疼痛为局部损伤,气血亏损、血脉瘀阻所致。指压第2掌骨节肢下腹穴,能够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则说明此疗法具有温通血脉,使对应部位气血通畅,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曾见报道用全息疗法治疗急性的器官痛证及器官性疾患的痛证,通过对32例患者术后止痛效果的观察,证明此法不仅对急性的器官痛证及器质性疾患的痛证有效,对于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也有显著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