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1-16 15:50 编辑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30一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常因感受风寒、湿邪侵袭、负重过久而发为本病,天气变化或劳累过度时加重,严重时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夜不能寐。若未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或年长者痛觉减退而延误病情,来诊时已形成明显黏连,致使治疗难度加大。笔者采用全息针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史,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约在50岁,一般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或家庭主妇,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夜间尤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④肩关节活动障碍,尤以上举、外展、内收、后伸受限,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病程较长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最为明显;⑥X线摄片检查一般显示为阴性。 排除标准:①从未接受针刺治疗,对针刺反应过度敏感者;②长期服用相关药物或采取综合治疗者;③合并肩部脱位或骨折未愈合者;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⑤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 治疗方法:根据人体全息穴区的分布及全息信息平衡对应特点,选取患侧第二、五掌骨及前臂赤白肉际线三条线状全息元的上肢(肩)穴。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30mmX40mm毫针,针刺0.5一0.8寸,针尖向手的背侧和上肢背侧方向刺入,并让患者得气使针感向肩部传导,然后指导患者做患侧肩部主动运动,分别做肩关节内收、外展、上举、后伸运动,角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活动幅度逐渐加大,并配合划圈、爬墙等,每5min强刺激行针1次,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l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上肢(肩)穴定位见图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有效: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经治疗,38例患者中,治愈2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肩周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是一种肩关节周围组织退行性改变的疾病,在感受风寒侵袭、扭伤、漫性劳损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产生的一种范围较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并逐渐形成茹连而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但在急性期时,患者疼痛较为剧烈,此时又不可施以较重手法,于是就要求医者寻求一种较为轻松但疗效明显的方法。虽然目前临床上己有很多疗法,如针灸、温针灸、针灸配合中药、电针、激光疗法等,但疗效不甚满意。于是,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疗法。随着全息医学不断地发展,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全息针法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亦取得很大进步。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生理、病理结构上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而全息医学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整体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全息元是生物体具有一定形态和基本功能的结构单位,也就是说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体的缩影,反映整体的信息。全息元中穴位分布有点、线、面、体等特点。笔者选用的就是线状全息元中的穴位,而人体全息信息平衡对应有正对应、逆对应和点对应的特点,所选取的第二、五掌骨和前臂赤白肉际线全息元都属于逆信息对应关系,通过针刺强刺激对应点,改善相应区域的微循环,再配合肩关节做内收、外展、上举和后伸活动,这两者结合共奏消肿止痛!舒筋通络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