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1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 治疗方法:取穴踝部下1点。位置在内踝最高点上3寸,靠近跟腱内缘。令患儿仰卧,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30号1.5寸毫针,医者左手拇指、食指分开,绷紧进针点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使针体与皮肤呈30°角,针尖方向为向心方向,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体放平,在皮下沿向心方向循踝部纵线水平刺入,最后使针体在皮肤外留出2~3mm,用胶布将针柄固定,在针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感染,留针1日。以后每天左右踝互换埋针,10次为一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遗尿完全停止,与正常儿童无异。显效:遗尿现象基本消失,有排尿意识,但有时仍需家长提醒起床排尿。好转:基本有排尿意识,尿床次数明显减少。无效:遗尿现象无任何改变。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 53例患者中,痊愈8例,占15.1%;显效22例,占41.5%;好转20例,占37.7%;无效3例,占3.7%。 腕踝针疗法是将人体分为6个区,每个区在手足腕踝部各有6个点相对应,刺激这些对应点,可以治疗其所对应区域的疾病。其中1区为人体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心、脑、肾、膀胱等重要脏器,而与排尿有关的如肾、膀胱等器官,则属于下1区,针刺下1区所对应的下1点,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整膀胱的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支配的括约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踝部下1点埋针,延长了治疗时间,加强了刺激幅度,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与传统针刺方法相比较,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腕踝针是沿皮下刺入,基本无痛感,小儿患者易于接受,极少哭闹,易于配合,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