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2|回复: 1

火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5-1-17 16: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1-17 16:48 编辑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质料制成的粗细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占代又称之为燔针、焠刺、白针、烧针和武针。
      火针疗法自《内经》中首次用文字记载至今,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使它从简陋的工具,原始的操作方法和狭窄的临床适用范围,逐步改进,不断发展和完善,拓宽了应用范围,提出了临床禁忌,使之成为针灸疗法中一支独特的医疗体系。、
火针的机理
    火针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有针的刺激又有温热刺激。笔者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尽昔致病因素有七情、六淫以及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不同,但疾病发生的机制是相同的,均是由于气血不通、外邪侵袭、邪入经络,致使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病邪通过经络由表入里,则出现脏腑病变。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和则出现脏腑病变,脏腑病变反映在相应的经络上就表现为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利。所以说,疾病的产生皆由于气血不通。《素问·调经论》中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火针治疗对甲皱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使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加快,血流态势好转。另外,通过对针刺局部红外热象图的观察,经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泉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火针能够改善气血运行,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的作用。日本针灸学家也证明灸可以增加红白血球,促进血行,使自行旺盛,并提高组织充血,增强局部营养。
      火针的操作方法
     针具
      在临床上根据病人与症状的不同,选择的穴位不同,所使用的火针种类也不同。种类不同则疗效也不同。火针根据粗细不同可分为3类。
       第一类是细火针。直径0.5mn,的火针属细火针。它主要用于面部穴位。因面部神经、血管丰富,痛觉敏感,所以使用细火针可减少痛苦,另一方面不易留疤痕。除面部外,对体质虚弱及老年人也适宜用细火针。
       第二类为中粗火针。中粗火针的直径为0.8mm,它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除面部和肌肉组织较薄的部位外,其他的穴位或部位均可使用。
        第三类为粗火针。其直径在1.1mm以上,主要适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瘾瘕 ,痞块、疮疡等处。
        除以上3类火针外,还有一种三头火针,常用于治疗体表痣,现在使用很少。
        火针疗法除火针外还需要酒精灯一具,以及酒精和消毒棉球等辅助用具。这此工具齐备后就可施术治疗。
施术
      针刺方法
      火针的针刺方法可分为4:点刺法、散刺法、密刺法和围刺法。其中,点刺法适用于针刺穴位,而后3种方法适用于针刺病灶的部位。
   (1)点刺法:根据临床症状与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施以火针;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泉的压痛点,在“阿是穴”上施以火针,都属于点刺法。经穴刺法是通过火针对经穴的刺激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这种刺法适用于内科疾病。使用的针具以细火针或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深度较毫针浅。
       痛点刺法主要适用于肌肉、关节病变和各种神经痛,因为压痛点是局部经气不通、气血阻滞的反应点,以火针刺激压痛点可以使局部经脉畅通,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痛点刺法可选用中粗火针,进针可稍深一此。
      (2)散刺法:是将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它是通过火针的温热作用,温阳益气,从而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麻木、治疗瘙痒、定痉止痛的功效。散刺法的针距一般为1.5cm,多选用细火针,进针较浅。
       (3)密刺法:即用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刺法。此法是借助火针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灶处的组织代谢,以缓解病症。密刺法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针刺时的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一般间隔1 cm,如病重可稍密,病轻则稍疏。如病损部位的皮肤厚而硬,针刺时可选用粗火针,反之,则用中粗火针。针刺的深度以刚接触到正常组织为好,太浅太深都不适宜。
       (4)围刺法: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针刺的一种针刺法。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在病灶周围施以火针可以温通经脉,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其主要适用于皮科与外科疾患。围刺法所用的针具为中粗火针,每针间隔1--1.5cm为宜。针刺的深浅视病灶深浅而定。病灶深针刺深,病灶浅则针刺浅。
       行针方式
       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情况不留针,进针后迅速出针。整个过程还不到1秒钟。火针在进针前针体已烧红,热力已充足,刺入穴位或部位后,借热力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火针的热力在短暂的时间内会消退,这时即使针体仍留在穴位内,已不能起到刺激作用。所以快针是火针疗法的主要运针方式。有此病人需要留针,即要求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留针1--5分钟,然后再出针。在留针期间,施术者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或留针而不行手法,待正气自复。
       古人对留针的问题曾有记载,如《千金翼方》中记载有,大癥块,当停针,转动须臾为佳。在留针期间可使火针的热力漫漫消散,并通过补泻手法使邪气祛除,正气恢复。此法具有祛腐排脓、化瘀散结之功,适用于组织坏死和异常增生一类的疾病,如淋巴结核、肿瘤和囊肿等。
具体操作
      (1)消毒:在选择的穴位或部位上,先用2%的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针刺破溃的病灶时,可直接用酒精或生理盐水消毒。
       (2)烧针: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将灯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
       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中载:“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针红则效力强,痛苦少,祛疾彻底,取效迅速。
      (3)进针: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或部位,并敏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时间很短,要求施术者全神贯注,动作热练敏捷。如《内经》中所说:“手如握虎,神无营于重物。”
        针刺深浅与疗效也很有关系,《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以及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来说,四肢和腰腹稍深,胸背宜浅。
      (4)出针:火针进到一定深度后应迅速出针,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使针孔闭合,防止出血或感染。如需排血或排脓,则应使血或脓出净后,用干棉球搽拭针孔。由于火针是经过加热烧红后刺入人体的,因此消毒很彻底。又因为火针能激发人体的防御功能,所以火针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很小,针后不需要特殊处理。
       (5)留针: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不留针。当火针用于祛瘤、化痰、散结时,则需要留针。留针的时间多在1--5分钟。如针刺淋巴结核需留针1--2分钟;取远端穴位,火针治疗疼痛性疾病时,可留针5分钟。
注意事项
      火针疗法在操作时还应注意3个要点,即“红”、“准”、“快”,这是疗效好的关键。掌握这3点,也就掌握了火针疗法的技巧。
       所谓“红”是指乘针体烧至通红时,迅速刺入穴位或部位。这样可使火针具有穿透力强、阻力小的特点,并能缩短进针时间,减少病人痛苦。另一方面针体通红时施术,刺激最强,疗效最好。
       所谓“准”指进针要准。因火针进针后不能再变动,如针刺不准确也不能再调整。所以要取得好的效果,进针时必须准确。一般在针刺前可在要针刺的部位做个“十”字标志,这样有助于准确进针。
     “快”指进针要快,动作快可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而要做到这点,平时必须练好基木功,主要是指力和腕力,如再加上全身的气力和气功,共同运用于针端,则可做到进针准确,快速敏捷,而不拖泥带水。另外,还应注意烧针时火源应靠近施术部位。做到以上3点就可以保证施针过程顺利完成、
火针疗法的临床作用
       火针的作用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火针的治疗机理在于让温热刺激穴位和部位来增强人体阳气,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激发经气,温通经脉,活血行气。将火针的这此功效应用到临床上,可以助阳补虚,升阳举陷,消瘾散结,生肌排脓,除麻止痉,祛痛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壮阳补肾,升阳举陷
       因火针具有增强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的功能,所以能壮阳补虚,升阳举陷。肾阳虚临床上可出现肾虚腰痛、阳痿、遗精等症;脾胃阳虚则可出现胃脘痛、胃下垂等疾病;心阳虚则胸痛、心悸;中气不足则出现阴挺。用火针点刺肾俞、命门等穴,可起到益肾壮阳的作用,使肾经气血畅通,气化功能加强,腰痛、阳痿、遗精症状得以缓解。如用火针点刺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等穴,可使脾胃经脉气血畅行,温运中焦,振奋阳气,祛除寒邪,使脾胃运化之功恢复,消化、吸收、升降功能趋于正常,胃脘痛、胃下垂得以治愈。火针刺激心俞、内关以及心前区等部位,可壮心阳、益心气,使胸痛、心悸症状缓解。如点刺气海、关元穴,可益中气,升阳举陷,治疗阴挺。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6: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1-17 16:47 编辑

      疏通经气,宣肺定喘
       临床上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都属于顽固性疾患,中药治疗效果较慢,火针疗法则有特殊的效果。以上疾病多以咳喘症状为主,而咳喘多因风寒外袭、邪气闭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成。古人曰:“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治疗宜用温热之法,而火针可通过温热作用刺激大杆、风门、肺俞、定喘等穴,温化肺之寒邪,疏通肺之经气,经气宣通则可驱除邪气,邪气出则肺气得以宣发、肃降,而喘息自止。
温阳化气,消癥散结
       结即肿物或包块在体内或体表的积留。经云:“营行脉中、卫行肺外,荣周不息”。如气滞血瘀,痰湿凝积,荣卫之道涩而行迟,积久则成癥结。一方面火针可温热助阳,激发经气,故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癥结;另一方面火针又能助阳化气,使气机疏利,津液运行,凝滞之痰邪湿邪因而化解。临床多治疗腱鞘囊肿、脂肪瘤、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如病灶在体内的,针刺宜深,使瘾结消于体内;如在体表的,针刺则宜浅,使病邪排于体外。
攻散痰结,消除瘰疬
       瘰疬多发生于颈侧的皮里膜外之处。大者属瘰,小者为疬 。古人云:“无痰不成核”,故此病的发生多与痰有关。颈侧为少阳所主,少阳为气多血少之经,若情志不舒,则造成肝郁脾虚,酿湿成痰,气血受阻,聚而不散即成瘰疬结核。如虚火内动、灼津为痰、痰火互结也可形成此病。火针温通阳气,攻散痰结,疏通气血,消积化瘀,故可治疗瘰疬。再配合体针,调节脏腑,疏肝解郁则疗效更好。在治疗时一般用中火针,采用点刺法。
祛寒除湿,通经止痛
       古人云:“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疼痛的发生多由于邪阻经络,使气穴发生郁滞、瘀结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脏腑、经络等局部或全身疼痛。而邪气之所以侵入人体,多由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所致。引起疼痛的邪气主要为汗邪。《素问·举痛论》中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细急,细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灵则痛立止。”灵为热的意思。也就是说,寒邪引起的疼痛得温热可以缓解。而火针具有有形无迹的热力,可以温其经脉,鼓动人体的阳热之气,因而可以驱散寒邪,使脉络调和,疼痛自止。另外,风邪、湿邪、热邪等也可引起疼痛。如为风邪所引起的,也可以利用火针治疗。因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故可促进体表的气血流动,使营养加强,驱动风邪无处存留,使疼痛缓解。如因湿邪引起,则可利用火针的通经络、行气血的功能攻散湿邪,或利用它助阳化气的功能,使气机疏利,津液运行,从而祛湿除邪,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灵枢·经筋篇》中记载有:“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受,无用燔针”。由此说明,寒邪引起的拘急疼痛适于用火针治疗,而热邪引起的则不适宜。
       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临床上治疗脓肿已成而未破溃的,可用火针点刺。一针或多针,使脓排出,脓肿消除。治疗上选用火针,主要是由于它能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
       对于脓肿破溃、疮口久不收口,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皮肤表面出现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也可用火针治疗。因为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流通加速,使疮口周围瘀积的气血得以消散,同时增加了病灶周围的营养,促进了组织再生,使疮口自然愈合。治疗时多选用中粗火针,用围刺法。如疮口大,有腐肉,可在中心点刺。
助阳益气,解除麻木
       麻木属感觉异常的一种病变,麻与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麻者,非痛非痒。木者,按之不知,扪之不觉。麻木之症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类型有:气虚者,遍身麻木;中风先兆多半身麻木;肝郁脾虚筋失所养的,常手足麻木;外伤经脉引起的麻木,多发生在局部等。尽昔麻木之症复杂多样,但其发病机理是相同的,即都因脉络阻滞、阳气不能统帅营血濡养经脉肌肤所致。而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致血通,麻木自除。操作时采用散刺法,选择细火针。
      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痒症是一种发生在体表的不舒适的感觉,状若虫行,搔痒无度。《外科证治全书·四卷》中云:“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诸病源候论》则称为“风瘙痒”,“风痒”。可见,痒症多与风邪有关。风邪为外邪入侵或气血生风所致。火针疗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可促进体表气血流动,营养加强,从而驱动风邪无处存留,血足风散则痒止,具体治疗时可用粗火针点刺病变局部,或用细火针,针刺曲池、血海、风市等穴。
运行气血,解痉止挛
       痉挛为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分为颜面、四肢两种。火针适用于颜面的抽动。颜面抽搞多与情志因素有关,且女性多于男性。病因多为肝血失荣、肝风内动或风痰阻络。肝血不足、风痰阻络可引起筋脉失养,风扰经络则出现肌肉抽动。火针治疗多选用细火针,点刺局部。火针疗法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加局部的血液供给,除祛风邪,营养筋脉,则拘急、抽搞自止。再配合体针,平肝息风、补气祛痰则效果更好。
引热外达,清热解毒
        火针属温法,一般认为,只适用于祛寒,不可用于热症。但临床实践证明,火针也可治疗一此热症。占人曾提出:“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理论。当热毒内蕴、拒寒凉之药不受、清热泄火之法未发挥作用之时,火针疗法有引气和发散之功,可使火热毒邪外散,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临床可治疗乳痛、颈痛、背痛、缠腰火丹及痄腮等。
健脾利湿,温中止泻
      《景岳全书·泄泻》中说:“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飨泄、食不化”。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升清气而输布精微。中阳素虚,或寒湿直中,脾阳运化失司,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不降,津液糟粕并趋大肠而为泻。火针具有增强人体阳气、调节脏腑的功能,故用火针点刺中脘、天枢、长强等穴,可补益阳气,收摄止泻。临床多用中粗火针快速点刺法,治慢性肠炎等。
补脾益气,通利筋脉
        临床上火针可以用于治疗痿症。凄证指四肢凄软无力、或肌肉萎缩、肌体功能障碍等。治疗多用补益后人脾胃之法,如《内经》中所谓:“治痿者独取阳明”。火针治疗多选用中脘,气海、天枢及阳明经的下肢穴,同时再加上督脉的阿是穴。因火针能助阳气,行气血,故可使脾胃气盛,气血生化充足,筋脉得以润养,肌力增强,肌肉丰满。治疗可选中粗火针,采用点刺法。
通经活络,散瘀消肿
       不慎扭伤后,局部组织可出现肿痛,活动不利。这时也可用火针治疗。因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故可祛瘀消肿止痛。治疗多选对侧阿是穴,用点刺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5 02:49 , Processed in 0.31229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