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系门诊病例,年龄18~56岁;病程最短6小时,最长5天。疼痛属气滞型22例,血瘀型18例。均有扭闪及挫伤胸胁病史,均排除胸肋骨折及肺部疾患,其中服三七片及止痛剂无效26例。临床表现胸胁痛,呼吸咳嗽加重,转侧困难,疼痛拒按,部分患者局部青紫等。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大陵穴,先取健侧,后取患侧。用32号1.5寸毫针,嘱患者轻咳一声,随咳进针,斜刺向掌心进针1~1.2寸,行呼吸提插法的泻法1分钟,有放电感向指端放射为佳。初痛(1天内)或气滞型者可不留针,血瘀型或病史稍长或即刻效果不显者可留针20分钟,间隔5分钟运针1次。 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随诊无复发者为痊愈。气滞型治愈19例,血瘀型治愈11例,占75.0%;深呼吸、咳嗽微痛者为显效7例,占17.5%;仍感疼痛,程度减轻为有效2例,占5.0%;连续治疗7次疼痛无改善1例,占2.5%。总有效率97.5%。其中气滞型1次治愈11例,占气滞型总数的50.0%。 本病是门诊常见病,患者多因突然扭转或屈伸姿势不协调使胸胁筋膜、肌腱韧带受损而致闪伤,多属气滞型,俗称“岔气”;因跌仆、撞击导致胸胁部挫伤,多属血瘀型。总的病机为局部经气壅滞不通或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