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热带常见的传染病,高热是其症状之一。本人观察了针灸疗法对疟疾高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所治患者为笔者参加援几内亚医疗队期间治疗的疟疾病人。年龄15~53岁,平均36.4岁;病程0.5~3天。患者均已由血涂片证实为疟疾,发热38~40℃。 常规消毒后,于大椎穴周围用注射针头点刺3~5针,之后快速于大椎穴上拔罐,出血量约1~5 ml,30秒左右出血停止并凝固,继续留罐10~15分钟起罐。然后于背正中线督脉上拔罐5~6个,留罐10~15分钟。 疗效观察:拔罐后4小时,28例患者体温降至37.5℃以下,其中24例于24小时内体温下降至正常,继续使用抗疟药治疗后痊愈,占77.4%;另4例首次拔罐4小时后体温降至37.5℃以下,但又于24小时内上升,次日治疗1次,体温下降至正常。有效率为90.3%。3例体温未降至37.5℃以下,视为无效。 非洲疟疾的特点为持续高热,与我国南方的间日疟、三日疟不同。高热型疟疾一般体温骤升,伴寒战、颈项强痛、关节疼痛,体温持续不降可导致昏迷(脑型疟)。多属邪热炽盛,正邪交争于体表。大椎穴位于督脉,为诸阳经之交会穴,主治热证表证,于该穴刺血拔罐可使邪热外出,佐以沿督脉拔罐,可清泻实热,通阳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