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7|回复: 1

平衡针疗法治疗病毒性脑膜炎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5-2-5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5-2-5 16:19 编辑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脑膜刺激征及相应的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表现是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临床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引起头痛症状的疾病有: 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中医讲“异病同治”。故凡有病毒性脑膜炎引起头痛症状均可以针刺同穴为主进行治疗。
       患者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年龄15 ~ 37 岁。
       治疗方法 :均按常规方法治疗,清热解毒、降颅压、降体温。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衡针头痛穴为主进行治疗 3 ~5 天。
       针刺方法 :采用一次性 30 号 3 寸无菌毫针,头痛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交叉取穴,快速针刺,不过于强调针刺法,也不强调补泻,只要求通过提插或滞针手法获得针感即可出针不留针。
      疗效标准: 显效: 脑膜炎引起头痛的相关症状、体征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或自理生活,脑电图正常;有效: 脑膜炎引起头痛的相关症状、体征减轻,仍有不同程度的遗留症状及体征,脑电图正常或异常; 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脑电图异常。
       经治疗, 16 例患者中,显效 12 例,有效 14例,总有效率 100%。
       典型病例   例一: 周某某,男,22 岁,2011 年 3 月25 日以“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为诊断入院予清热解毒、降颅压等常规治疗 2 天后,出现头痛难忍,以前额头痛明显,用针灸治疗,取穴: 头痛穴( 双侧) 。首次针灸头痛立即缓解,针刺 5 天( 日一次) 脑膜炎引起头痛消失,脑膜炎相关症状,体征明显缓解。
       例二: 丁某某,男,18 岁,2011 年 5 月 12 日以“水痘合并脑膜炎”为诊断入院予清热解毒、降颅压等常规治疗 1 天后,脑膜炎症状———右侧头痛明显,予针灸治疗,取穴: 头痛穴( 左侧) 。针刺 3 天( 日一次) 脑膜炎引起头痛消失,脑膜炎相关症状、体征明显缓解。
       例三: 辛某某,女,33 岁,2011 年 6 月 25 日以“风疹合并脑膜炎”为诊断入院予清热解毒、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入院时出现明显脑膜炎头痛症状,予针灸治疗,取穴: 头痛穴( 双侧) 。针刺 2 次( 日一次) 头痛消失。
       呼吸道传染病常引起脑膜炎症状———头痛,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诸痛皆因于气”,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止痛。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分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直接输给患者人体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输送到大脑高级中枢系统,大脑中枢调控指挥系统接到信息后迅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指挥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释放大量的能量物质,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的止痛效应。传统针灸治疗头痛取穴: 列缺穴、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等进行加减,而平衡针是单穴疗法原则,80%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6: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吸道传染病青少年者居多,故了解针灸治疗的人少,多数因怕疼痛而拒绝针灸绿色治疗,其中主要原因是传统针灸取穴较多,留针时间长,而平衡针的特点主要是单穴治疗,不需留针,只要有针感并进出针3 秒钟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同时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深受患者好评,这是笔者在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针灸治疗中获得宝贵经验的心得,其意义正体现中医治病的价值观———“简、便、验、廉”,近些年呼吸道传染病逐年暴发,肆虐性的流行,给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中医人肩负重担,故我们从事针灸人士亦肩负重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2 01:25 , Processed in 0.4427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